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池州当地铁塔检测机构
行 业:生活服务 装修装饰 房屋检测
发布时间:2022-12-14
铁塔检测设备:
激光测距仪、钢卷尺、游标卡尺、里氏硬度计、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探伤仪、电磁轭探伤仪、渗透探伤试块、超声波探伤试块、涂层测厚仪及拉拔仪、高强螺栓轴力扭矩复合智能检测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通过对某居民小区基站铁塔检测得出以下结论:
对本铁塔检测报告中提及的构件镀锌层腐蚀,有轻微锈渍产生,尚不影响结构承载力,基本符合现行规范使用要求,建议做防腐处理。铁塔节点连接焊缝饱满,螺栓质量以及构造要求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铁塔尺寸及结构水平位移符合设计要求,相邻基础间的沉降差小于规范限值,满足规范要求。铁塔主要受力构件相邻节点间的弯曲值小于1‰,均满足规范要求。对塔腿根部连接处等部位无损探伤、金相及硬度检测,检测结果均合格。使用3D3S软件对塔结构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铁塔结构应力与效应比值均大于1,少数构件长细比不满足要求,结构基本满足规范要求,建议对长细比超标的构件增加侧向支撑。
根据《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135-2006)相关规定,结合现场测绘数据对铁塔基础承载力进行了验算,计算结果显示:铁塔基础承载力及抗拔、抗压、抗滑稳定均满足规范要求。
铁塔尺寸、螺栓及其焊缝数量和质量检测:
一、现场可使用:
钢卷尺、测绳、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经纬仪、地质罗盘、塔尺、钢直尺、塞尺、扭矩扳手、超声波探伤仪、放大镜、卡尺、焊接检验尺等。
二、检测方法:
依据塔体实际体型情况,采用测绳、钢卷尺、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测量塔高,以塔脚底板底面至塔顶避雷针安装支撑面的垂直距离为塔高标准,测量节长、变坡截面宽度和高度、平台相对高度等体型数据,并用简图记录。检测垂直度,以塔身轴线两个垂直方向进行垂直度测量。用塞尺沿节点板/法兰贴合处插入,用0.3塞尺不能插入即认为达到实际接触要求。目测检查馈线外形有无多大变形、老化、扭曲、破损现象,观察馈线接头处接触密封情况,有无曝胶露胶、进水,包扎是否规范情况;检测馈线安装情况,主要包括馈线布置是否悬空、整洁、均匀、无交叉,固定是否安全、可靠;馈线入室处有无回水湾,封洞板安装是否牢固,密封是否良好。焊缝的质量检验应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
1、焊缝质量检查应由焊缝无损检测人员担任;
2、焊缝均应进行外观检查,通过目测,辅于大于5倍放大镜并在合适的光照下进行。尺寸的测量应用量规,卡尺。不得有裂纹、未溶合、夹渣、未填满弧坑和超出相关规范规定的缺陷。
铁塔尺寸、螺栓及其焊缝数量和质量检测:
1、现场可使用:钢卷尺、测绳、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经纬仪、地质罗盘、塔尺、钢直尺、塞尺、扭矩扳手、超声波探伤仪、放大镜、卡尺、焊接检验尺等。
2、检测方法:依据塔体实际体型情况,采用测绳、钢卷尺、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测量塔高,以塔脚底板底面至塔顶避雷针安装支撑面的垂直距离为塔高标准,测量节长、变坡截面宽度和高度、平台相对高度等体型数据,并用简图记录。检测垂直度,以塔身轴线两个垂直方向进行垂直度测量。铁塔尺寸、螺栓及其焊缝数量和质量检测。
铁塔检测基本内容如下:
1、调查结构的建造、使用和修缮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结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等措施。
2、全面检查和记录结构承重结构和维护结构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1)抽样检测承重结构材料性能,构件抽样数量和部位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抽样部位应含有代表性的损坏构件。
2)检测该塔的结构的完损程度,分析损坏原因。
3)检测结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现状。
3、根据实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荷载、使用情况和结构体系,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结构现有承载力。
4、按照相关规范标准结合现场检测数据及计算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评估。
杆塔基础强度的检测一般采用混凝土回弹仪检测法,检测时要求如下:
1、检测时应按测区为基本单元进行,每个测区分布16个点,测区一般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
3、测区应选择和布置在构件的浇筑侧面上,即检测时回弹仪的中轴线处于水平方位;如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选择和布置在上表面上。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相对称的可测面上,条件不允许时也可布置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但应避开预埋铁件。
5、单个测区的面积以控制在0.04㎡为宜,即在20㎝×20㎝的正方形范围内。
6、测区表面应为原状砼面,且应清洁、平整,不允许呈疏松层、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杂物等,检测面上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7、对弹击时可能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设置支撑予以加固。研究结果表明,回弹检测时有颤动,造成回弹能量损失,弹测的回弹值偏低。
8、混凝土回弹仪使用时应垂直被测面,避免倾斜弹击,回弹值偏低。
9、回弹仪使用频繁时,在有效检定期内,应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