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ISO45001认证ISO9001认证申请材料_流程简单
价格:面议
宁波正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专注于企业体系认证咨询的同时,基于公司雄厚的师资实力,拓展到集管理咨询、管理培训、营销策划、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信息化等综合性管理、技术服务领域。全面覆盖了5S培训、6S现场管理、QCC、GB/T19580质量奖、绩效考核、清洁生产、安全标准化、现场管理、各种内审员培训、工具培训等助于企业管理精神更上一个层面,企业形像得以得高,使企业整体运转的更加顺畅,减少企业管理开支,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3.16)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3.5)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3.7)的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3.16)的环境因素(3.6)给环境(3.5)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管理体系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MS)
组织(3. 16)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3.11),并管理其环境因素(3.6)。
注 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
注 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3.19)、过程和资源。
环境目标 environmental objective
组织(3.16)依据其环境方针(3.11)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环境绩效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组织(3.16)对其环境因素(3.6)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注:在环境管理体系(3.8)条件下,可对照组织(3.16)的环境方针(3.11)、环境目标(3.9)、环境指标
(3.12)及其他环境绩效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
环境方针 environmental policy
由高管理者就组织(3.16)的环境绩效(3.10)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3.9)和环境指标(3.12)提供了一个框架。
环境指标 environmental target
由环境目标(3.9)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
(3.16)或其局部。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关注组织(3.16)的环境绩效(3.10)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内部审核 internal audit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3.16)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
系统的、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对于小型组织,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来体现。
不符合 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
[GB/T 19000 一 2000,3.6.2]
注:此术语在 GB/T 19000-2000 中为“不合格(不符合)”。
组织 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
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
为消除潜在不符合(3.15)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污染预防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3.7)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
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
循环、再生和处理。
程序 procedure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 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注 2:摘编自 GB/T 19000—2000 的 3.4.5。
记录 record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3.4)。
注:摘编自 GB/T 19000—2000 的 3.7.6。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与华、李燕、王顺祺、刘克、陈全、张天柱、黄进、糜建青、史春洁、陈建伟。
本标准 1996 年发布,2005 年修订。
引 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来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
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绩效。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措施
相继制定,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价自身的环境绩效。但仅靠这种“评审”和“审
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绩效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
律和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纳入组织整体的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
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这些要素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
织实现其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他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
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重要环境因素信息来制定和实施
方针与目标。本标准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其运行模式
如图 1 所示。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组织中各个层次与职能的承诺,特别是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
体系可供组织制定其环境方针,建立实现所承诺的方针的目标和过程,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进环境绩效,
并证实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本标准的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和经济需求
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
管理评审
检查
持续改进
注:本标准基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运行模式。关于 PDCA 的含意简要说明如下:
——策划: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所期望的结果;
——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
——检查:根据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并报告其结果;
宁波企业要跟上质量时代的步伐
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经济体,这离不开质量的重要支撑。我国已经是全球大出口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近两年都稳定在90%以上,充分说明中国产品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但是,我国质量技术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特别是标准整体水平有待提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推动质量强国的实施,认真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年度行动计划,把质量纳入发展规划和考核体系,下大力气提高农产品、工业产品质量水平,加快提高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全面提升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健全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快建立健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国家质量奖励制度和配套政策。深入推进质量工作考核,引导各方面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着力提升质量治理能力。当前,我国产品质量体系特别是质量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够完善,质量力量特别是基层力量不足,社会诚信体系还不够健全,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进一步做好质量工作,必须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健全“双随机”抽查机制,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产品伤害监测和服务质量监测制度,推进质量信用分类,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完善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推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认证认可制度,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