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备加强一级处理效果宜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对现有一级处理工艺进行改造以加强去除效果和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技术。工艺流程对于综合(不带病房)污水处理可采用“预处理→一级强化处理→消毒”的工艺。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去除携带、病菌的颗粒物,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剂的用量,从而避免消毒剂用量过大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废水处理的初级处理介绍
废水初级处理是指通过格栅或沉淀池等除去部分悬浮固体和有机质的过程。通过初级处理,悬浮物、生物化学需氧量(BOD)以及病菌一般可降低50%左右。在沉淀池中加入一些化学或微生物絮凝剂以及石灰等可加速悬浮物质的沉淀(强化初级处理)。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废水处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按生活污水BOD5200mg/L.处理出水BOD520mg/L设计。NT-W-DSY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主要有六部分组成:污泥吸附池、初沉池、多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和消毒装置。NT-W-DSY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槽等,均设置在若干个碳钢防腐或玻璃钢制作的箱体内,箱体内用ABS管道联接,结构紧凑,为便于维护与保养,箱体配置检查孔。此设备同时考虑了它的集装运输等问题。
KS设备主要有七部分组成:(1)全自动格栅(2)缺氧池(3)生物接触氧化池(4)二沉池(5)消毒池(6)污泥池(7)风机房、自动控制柜。
污水迸人设备前先设置——调节池,以调节污水水质、水量、调节池有效停留时间一般为8-10小时,调节池进口处设置格栅网箱,以污水中的大颗粒杂物确保水泵正常运行。
(1)全自动格栅:调节池中的污水由水泵抽至格栅内,格栅用于污水中的微小漂浮物和悬浮颗粒,下来的污物随格栅齿耙自动迸人污池中,污水流太后续工艺中,该格栅为日本进口设备,具有分离效果(栅条间距2mm)能自动除污物、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格栅选用二台,一备一用。
(2)缺氧池:缺氧池为脱氮处理而设置,经过格栅分离后的污水自流进缺氧池与接触池中的回流硝化液相混合,缺氧池中放置NZP一II型填料作为反硝化的载体,填料对氮、磷、硫化物去除效果好,停留时间为2-3小时与前续工艺中的污泥池相结合形成A/0法处理工艺,从而达到脱磷、脱氮的目的。
(3)生物接触氧化池共分,总生化时间6-8小时,前二级采用NZP-I型填料,该填料水流特性十分优越,第采用NZP-II型填料,该填料比表面积大,处理负荷达14kgB。
脱水压滤段: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与浓缩带机相配套,接受来自污泥浓缩装置的稠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预脱水辊筒采用钢制挂胶材料,污泥压榨剪切脱水辊筒采用浸塑处理,以滤带的使用寿命。污泥压榨脱水段以预脱水段的结构为污泥脱水效果的关键,为保证脱水效果,污泥入剪切区的前端,应设置特的双向弧形板装置,且该装置的位置可调,以确保污泥理想均料,防止污泥的溢流与滞流。
沉淀是废水中的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与水分离的过程。这种工艺简单易行,分离效果好,在各类废水处理系统中往往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序。
此处沉淀池作用是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生化池中剥落下来的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使废水真正净化,使出水效果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