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潜水轴流泵技术参数
行 业:机械 泵 轴流泵
发布时间:2024-03-24
————————— 德能泵业(天津)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个企业的所有动力及凝聚力不是来自质量,价格,资源和技术,而是企业文化。德能泵业,立德、立能、力实、力新。为广大合作伙伴提供良好的产品和的服务。同时我们将在传统泵类基础技术上,持续创新和进步,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创建国内,打造国际标准。
关于潜水轴流泵、混流泵的型号选择
(1)流量、扬程、功率是确定轴流泵型号的重要条件;
(2) 泵站环境、水质、温度决定了轴流泵的材质选择,常规轴(混)流泵材质是铸铁HT250,泵轴是2CR13,叶轮是2CR13的,如果遇到水质含有腐蚀性,也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将水泵的过流部件换成不锈钢的。
如过扬程在10米以下,选用潜水轴流泵,如果扬程在10米以上20米以下则选用潜水混流泵。
(4)泵站的建设都是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水泵的井筒长度一般会在设计图上体现,通常配合穿墙管、拍门使用。
叶轮采用目前的水力模型换算所得,性能优良、稳定、成熟。选择较小的nD值,抗汽蚀性能好,确保运行平稳。两套立的机械密封,使电机与泵密封隔离;上下串联安装,提供多重保险,提高了可靠性。油室运用油润滑并冷却密封,在电机与所输送的介质之间起到隔离作用。内留的体积可减缓油室内压力的升高。
潜水轴(混)流泵的特点
(1).由于电机与水泵构成一体,无须在安装现场进行耗工、耗时的电机——传动机构——水泵轴线对中的装配工序,现场安装方便、快速。
(2).由于潜入水中运行,可以大大简化泵站的土工及建筑结构工程,减少安装面积,节约工程造价30~40%。
(3).噪声低,泵站内无高温,改善操作环境,可按要求建成全地下泵站,保持地面的环境风貌。
(4).潜水电机采用双重或三重机械密封,F级(耐温155℃)防潮绝缘,防护等级为IP68。泵段采用全国统一设计的水力模型,可靠性高,且与传统水泵性能具有互换性,便于用户选型。
(5).操作方便,易于实现遥控和自动控制。
(6).采用该型潜水电泵是解决水位涨落大的沿江、湖泊地区建泵站,解决防洪问题彻底的办法,且省去了机泵间的长轴和中间轴承,使机组运行更为稳定可靠。
?
流量范围:300至20000立方米/小时
扬程范围:1-20米
绝缘等级:F级
防护等级:IP68
功率范围:3至450kW(二级转速电机,可定制四、电机)
可选材质:HT200、HT250,304,316,316L。
电压:220V、380V、660V、1140V、6KV、10KV
潜水轴流泵工作原理:
QZ系列潜水轴流泵是特别为大流量、较低扬程场合设计的。潜水轴流泵使用扬程一般在10米以下。本产品是传统轴流泵的佳替代产品,电机与水泵构成一体,潜入水中运行,具有传统机组无法比拟的一系列优点。
在农业中,用于灌溉与排水:在市政中用于排雨水、轻度污水;在工业中用于给以用水、冷却水及原水供应;在水利中用于调水工程。适宜用于输送清水或者轻度污水。泵名义出水口径有350、500、600、700、8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mm等口径。
使用与保养:
(1)轴承采用稀油润滑时,应经常检查和控制轴承体的油二根标线间;轴承采用润滑脂润滑时,应定时补充油量。对100~350HW型泵拆去前盖和后盖来补充,对400~650HW型泵可通过油杯来补充。
(2)经常检查轴承的温升。一般不得高于环境温度40℃,高温度不得超过80℃。
(3)注意泵运转时有无摩擦和撞击声。如泵盖与叶轮摩擦,可在泵盖和泵体间增加纸垫。实际使用间隙0.3~0.7毫米。
(4)填料的调整必须适当,液体应从填料压盖处成滴状间断漏出。填料太紧,轴会发热和功率增加;填料太松,液体泄漏过多,效率降低。
(5)如电机与泵直联,两轴的轴心线应在一直线上。
(6)检查进水管路有无漏气现象。
(7)注意功率是否突然或降低,流量是否突然减少,如有,应停车排除。
(8)经常检查各螺栓是否因振动而松动。
(9)在冬季,停车后应将泵和管路内存水放出。
(10)泵初期使用200小时或半年后,应更换润滑油(脂)。以后每1000小时或一年后换油一次。
(11)泵工作3000小时或三年后,应解体检查和保养。
(12)对于长期停用的泵,应将运转部分拆下,作防锈处理后妥善保管。
安装要求:
(1)尽量降低安装高度。
(2)尽量减少进口管长度和弯头数量,以减少吸入阻力。
(3)泵的安装位置尽可能靠近液体源,以减少管路长度。
(4)泵安装地应保持通风良好,有利于泄漏物或有害物质的快速消散和散热。
(5)泵安装地应保持明亮、干燥,利于保养和维护。
(6)安装地应宽敞,应留有足够的安装维修空间。
(7)安装地地基应尽量坚实,防止松动产生振动和噪声。
(8)仪器仪表应安装在操作或维护时能看得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