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新版VP-IIX静脉识别机供货商 VP-II 静脉识别考勤
价格:面议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西宁新版VP-IIX静脉识别机供货商
行 业:安防 门禁识别设备 一卡通系统
发布时间:2022-02-26
VP-II X 静脉识别终端机 产品具有“多功能”和“通用性”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多功能:“会员管理”,“进出门”,“记考勤”等,都可以通过搭载了“Job code”机器来实现。可通过“不法出入”这个功能有效阻止违反规定的人员出入实现可靠的在室管理。通用性:因为搭载了“Bio card”系统,所以不会出现错误识别,普通的Card同样可以识别。对于临时进出的对象,可使用“限制型Card”来进行认证。静脉、Card、密码认证,无论何地都可灵活构筑。
现在很多大型企业在员工加班费上伤透了脑筋,企业每年的加班费都是不小的一部分开支,那么实际真的有那么多的加班费产生吗?手背静脉识别系统作为考勤机使用,那么考勤就只能员工本人完成了,杜绝了代打卡并遏制虚假加班费的申报。不需要以前的考勤卡了,从而消减其发行及管理成本;员工无需担心考勤卡丢失或忘带,提高了考勤的便利性;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管理者可以更加地跟踪员工出勤动态,做好时间上的人员调配,作为考勤系统,是企业必选的一款好产品。
韩国VP-II X 指静脉识别门禁终端机,操作快捷安全
手背静脉识别系统(HVPRS)通过区分人的手背静脉形态来识别单个人。VP II-X 是目前执行手背静脉血管识别的系统。
肉眼无法看到手背静脉的形态,也不容易受到或手部污染的影响。这不会导致在恶劣环境下的性能下降,使其100%防篡改,并消除了其他生物识别方式对隐私的担忧。该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为单门或多门访问控制以及考勤验证。
操作规范与网络管理
VP-II X规格
环境规格
电源 DC 12V / 1.** (SMPS: AC 100~250V, 50Hz/60Hz)
运行温度 -5 ~50°C
运行湿度 10%~90%
物理规格
材料 扫描仪: PC + ABS
后面板&支架:金属
重量 820g (不包含读卡器模块)
大小 110 * 200 * 130 (详见图纸)
生物识别特征
应用的技术 HVPR (手背静脉识别)对人类的手背
准确性 FAR(错误接受率):0.0001%
FRR(错误拒绝率): 0.01%
安全等级1-5: 1(度高)~ 5;可以设置整体系统的等级;
也可以单*设置每个用户的等级。
可用性 99.98% (所有可以使用生物识别系统的人的比率)
速度 0.4秒/次(认证时), 2次*0.4秒/人 (注册时)
灱活性检测 HCD(准则决策)算法:非生物体登陆不能进入
可配置的等级: 1(严格)~ 3,或禁用
基于红外传感器装置
非身体接触的静脉识别
皮下生物识别功能(静脉数据)
1997年,韩国的BK System公司发布了个商用手背静脉识别产品BK.100,并于第二年取得了美国专利。2000年,BK System的一些成员组建了新的公司,继续研发静脉识别产品,终推出了VP.II。他们在图像采集和滤波算法上都进行了很多改进,使用了当时很多的滤波算法,如组合常态滤波、增强滤波、基于静脉走向的方向滤波等,并且利用了当时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采用红外光源补偿,而且改进了静脉特征的抽取算法,通过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防止欺,大大改进了可靠性并且提高了性价比。报道称该研究采用10000人进行了测试,识别精度很高,并声称适用于99.98%的人群。该产品生成加密注册模版,仅仅需要占用300个字节的存储空间,可以将这一模板存储在任何媒介上或通过网络快速识别,己成功应用于机场,银行和医院等单位。随后,日立公司推出了系列手指静脉识别产品。富士通公司则推出了手掌静脉识别产品。此后静脉识别技术的发展就进入了研究和产业化交织的状态。
静脉识别是利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近红外光线的特质,使用感红外的相机获取在近红外光(波长在700nm—1000nm)照射下的静脉图片。由于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的吸收,图片中的静脉血管要比周围的组织暗,从而形成了个人特的静脉特息。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身份鉴定是保证系统安全的必要前提,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满足了人们对识别技术安全可靠的要求。在众多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中,静脉识别以其特的优点逐渐脱颖而出。
静脉识别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如在门禁、机场、ATM、局、部门、电子商务等多种场合。
静脉识别技术
类别
通常,静脉识别可分为手背静脉识别、手掌静脉识别和手指静脉识别。
指静脉识别
手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也是当前生物识别技术中研究为活跃的一个领域。[4]研究,手指静脉的形态是由人体的DNA及手指发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人的手指静脉形态各不相同,即使相同DNA的同卵双胞胎的手指静脉形态也不相同,而且同一人的不同手指静脉形态也不相同。此外,成年人手指静脉的形态不易发生变化。曾有研究对6000根手指静脉跟踪了30年,发现手指静脉结构仍保持稳定不变。这就为手指静脉的性和稳定性提供了依据。手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将近红外光穿透手指区域,并得到手指的静脉纹路红外图像,根据手指静脉纹路图像对人身份进行识别。手指静脉识别技术因作为一种具有高防伪性的第二代生物识别技术而备受瞩目。[5]
掌静脉识别
掌静脉识别是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利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方法,通过分析人体手掌里面的静脉血管来进行身份识别。相对于手指静脉或指纹,掌静脉拥有更大的面积;相对于语音,掌静脉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相对于人脸,掌静脉识别能轻易地区分双胞胎;相对于掌纹,掌静脉不易受手掌脱皮和磨损的影响;相对于虹膜,掌静脉的采集方式更容易让用户接受;相对于手背静脉,掌静脉拥有更为丰富的信息。[6]
手背部静脉识别
手背部静脉识别是一种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通过提取人的手部静脉图像特征进行人的身份识别,具有非接触、不可复制、特征稳定等优点,在手背三种手部静脉识别方式中,手背皮肤较薄且静脉血管结构较复杂。
系统组成
静脉识别系统的组成框架下图所示,由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静脉特征提取模块、静脉特征存储模块和静脉特征识别模块组成。在图像采集模块中,由采集设备获取近红外的手静脉图像,采集到的图像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静脉特征识别。而图像预处理模块,先要分割出包含静脉特征的手部特定区域的图像子块,用以特征提取。然后对分割出的图像进行滤波去噪,以及尺度的归一化。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对图像进行光照补偿,平移或旋转等形变的校正。静脉特征提取模块负责抽取静脉信息,它包含了个人特征的性,是静脉识别方法的关键所在。存储模块存放静脉的特征数据或特征模板,并在识别时提供相应的数据。识别模块负责比较提取到的特征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特征,并根据一定的决策给出识别结果。
特征
掌静脉识别
手掌静脉血管生长在人体的表皮下面,在可视光条件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根据生理学特征,波长在750nm~1100nm之间的光线能较好的穿透人体的表皮组织,得到相对清晰的血管图像。人体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对于750nm~1100nm波长范围内的近红外光的吸收率相对较高,而人体组织中的水在这个波长范围内吸收率相对较低,所以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手掌静脉部分会因吸收了较多的光线而呈暗色,同时手掌中的其它组织细胞由于水的反射作用而呈现亮色,这样就可以得到手掌静脉的图像。
指静脉识别
(1)内部特征
手指静脉藏匿于手指内部,而且它不容易受到手指表面赃物,破损等情况的干扰,所以,手指静脉被仿制的可能性非常小。
(2)活体识别
手指脱离人体后,静脉血管中的血液特性会发生变化,致使不能通过手指静脉识别采集装置的身份验证,所以手指静脉是一种活体识别。
(3)安全等级高
手指静脉分布于皮肤以下,形状错综复杂,难以取,从而具有更高的安全等级。
(4)非接触性
在获取手指静脉图像时无需手指与设备接触,不仅避免了被盗或者复制的缺陷,而且更加卫生。一方面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们使用指静脉进行身份认证的意愿。
安防系统是用来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的,因此系统自身必须安全。这里所说的高安全性,一方面是指产品或系统的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应该保证设备、系统运行的安全和操作者的安全,例如:设备和系统本身要能防高温、低温、温热、烟雾、霉菌、雨淋,并能防辐射、防电磁干扰(电磁兼容性)、防冲击、防碰撞、防跌落等,设备和系统的运行安全还包括防火、防雷击、防爆、防触电等;另一方面,及安防系统还应具有防人为破坏的功能,如:具有防破坏的保护壳体,以及具有防拆报警、防短路和开路等。现阶段,为安全可靠的保密识别方式就莫过于技术了。
目前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声纹识别等各种生物识别方式都存在弊端或不足,不够安全,所采用的生物特征能够被获取和复制;不够方便,客户在应用时被动接受因素明显;不够稳定,识别经常不能通过,拒真率过高等。 从的角度讲,生物识别技术涉及两个很重要的概念:拒真率和认假率。通俗地说,拒真率是指是本人但是系统识别不出来,被拒绝了;认假率是指不是本人但系统误认为是本人。很多情况下这两个数值是一种反比的关系,假定一种识别方式认假率非常低,只要是就会被系统拒绝,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系统设计的严密度非常高,这样必然会随之带来系统拒真率的上升。只有在这两个数值都做到相对低的时候,才认为是一种稳定和合理的识别方式。
手背静脉识别技术是利用近红外线穿透手背后所得的静脉纹路影像来进行个人身份识别,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的世界上的生物识别技术,在各种生物识别技术中,因其是利用外部看不到的生物内部特征进行识别的技术,所以作为具有高防伪性的活体生物识别技术备受瞩目。
创新技术:手背静脉识别利用近红外光照到手背后接受到反射线成线,进行手背静脉对比和识别的工作。近红外线穿过人类的手背时,部分射线就会被血管中的血色素吸收,从而捕捉到的手背静脉图样,然后再和预先注册的手背静脉图样进行比较,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