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xroth进口 力士乐液压缸 CDL1MF3/125/70/150D1X/
价格:8888.00起
我公司具有优势:质量优势,提供国内外各厂家生产的产品,如出现质量问题,包退包换;价格优势,我们以厂商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以竞争力的价格供应市场,以求长久和双赢;服务优势,我们以“全员服务,全日服务,全程服务”为理念、专人待命,随时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我们的宗旨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真诚期待与您合作,并创新的辉煌。
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考察、洽谈业务
液压缸装配 活塞 钢筒局部 4-2 活塞内孔和钢筒倒角 3.2.5 声响与噪声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1 声响与噪声原因分析: (1)滑动面的油膜破坏或压力过高,造成润滑不良,导致滑动金属表面的摩擦声响。 (2)滑动面油膜破坏或密封圈的刮削过大,导致密封圈外出现异常声响。 (3)活塞运动到缸的端部时,特别是立式液压缸,活塞下行到端头终点时,发生抖动和很大的噪声,系活塞下部空气绝热压缩所致。 2 声响与噪声消除方法: (1)停车检查,防止滑动面的烧结,加强润滑。
(2)加强润滑,若密封圈刮削力过大则用砂纸轻轻打磨唇边,或调整密封圈压紧度,以消除异常声响。 (3)将活塞慢慢运动,往复数次,每次均走到顶端,以排除缸中气体,即可消除此严重噪声。平时必须使用正确的安装方法,运转前的调整、拆卸、检查和组装等都是日常的维护管理,而且还要根据使用状态确定定期检查时间,以便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液压缸的故障多种多样,而且一般情况下都属于突发性故障。为了避免液压缸故障,影响生产,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液压缸的工作情况。平时通过查看液压系统的工作情况,从而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检查有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位,对简单的故障加以排除。油缸使用前要放气,缓冲调节阀要调到合理的位置,油液清洁度要定期检查,油缸上的灰尘定期清理,另外注意防水、防火。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故障,一般都是因为液压油过脏或弹簧折断造成密封不严引起的,渐发性故障多数是因元件磨损严重或密封圈老化导致的。对于一般性的故障,可以通过机器运转声响的节奏和音律来判断出发生故障的部位。经过试验,通过不断的优化液压缸的设计,并采取以上措施对液压缸进行保养,能够有效的防止液压缸爬行、冲击、推力不足、漏油、声响与噪声等故障的发生,明显的降低液压缸的故障率和提高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3.3维修液压缸故障时的注意事项 压故障问题都可归纳为:压力、流量、方向问题引起的,泄漏、堵塞、油管接错、压力调整不对等是造成挖掘机液压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在维修液压系统故障时必须注意: (1)拆卸液压油缸之前,应使液压回路卸压。否则,当把与油缸相联接油管接头拧松时,回路中的高压油就会迅速喷出。液压回路卸压时应先拧松溢流阀等处的手轮或调压螺钉,使压力油卸荷,然后切断电源或切断动力源,使液压装置停止运转。 (2)拆卸时应防止损伤活塞杆顶端螺纹、油口螺纹和活塞杆表面、缸套内壁等。为了防止活塞杆等细长件弯曲或变形,放置时应用垫木支承均衡。 (3)拆卸时要按顺序进行。由于各种液压缸结构和大小不尽相同,拆卸顺序也稍有不同。一般应放掉油缸两腔的油液,然后拆卸缸盖,后拆卸活塞与活塞杆。在拆卸液压缸的缸盖时,对于内卡键式联接的卡键或卡环要使用工具,禁止使用扁铲;对于法兰式端盖必须用螺钉顶出,不允许锤击或硬撬。在活塞和活塞杆难以抽出时,不可强行打出,应先查明原因再进行拆卸。 (4)卸卸前后要设法创造条件防止液压缸的零件被周围的灰尘和杂质污染。例如,拆卸时应尽量在干净的环境下进行;拆卸后所有零件要用塑料布盖好,不要用棉布或其他工作用布覆盖。
(5)卸后要认真检查,以确定哪些零件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零件可以修理后再用,哪些零件必须更换。 (6)装配前必须对各零件仔细清洗。 (7)要正确安装各处的密封装置。
1-1 单活塞杆式液压缸的结构 1—缸体;2—活塞;3—活塞杆;4—支撑坏; 5—Y型密封圈;6、8—导向套;9—端盖;10—螺母 (2)柱塞式 ①柱塞式液压缸,如1-2所示,是一种单作用式液压缸,靠液压力只能实现一个方向的运动,柱塞回程要靠其它外力或柱塞的自重; ②柱塞只靠缸套支承而不与缸套 接触,这样缸套极易加工,故适于做 长行程液压缸; ③工作时柱塞总受压,因而它必须 有足够的刚度; ④柱塞重量往往较大,水平放置时 容易因自重而下垂,造成密封件和导向 单边磨损,故其垂直使用更有利。 活塞仅能单向运动,其反方向运动需由外力来完成。但其行程一般较活塞式液压缸大。
液压缸的包装、贮存与运输 (1)液压缸贮存与运输过程中应加相应包装,油口结合面及活塞杆外露部分应加防护装置。
(2)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固定牢靠,防止磕碰。 (3)起吊时应拴挂牢靠,以免摔碰。 2.3 不同工作环境下的防护 (1)在风雨环境中,液压缸的外表应进行防锈处理,及液压缸表面涂好防锈油漆。 (2)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应在液压缸周围设置隔热装置,如石棉板等。 (3)在尘土较大环境作业时,机构应考虑附加防尘罩等。
3 液压缸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3.1 液压缸的常见故障 (1)爬行。即液压缸运行时出现时走时停的速度不均匀现象。 (2)冲击。液压缸快速运动时,由于工作部件质量较大时,具有很大的动量和惯性,往往在行程终端造成活塞与缸底或缸盖发生撞击。 (3)推力不足,工作不稳定。 (4)外泄漏。 (5)内泄漏。 (6)声响与噪声。 3.2 液压缸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与排除方法 3.2.1 爬行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1 爬行原因分析: (1)空气侵入。 (2)液压缸两端支架上的封油圈压得太紧或过松。 (3)活塞杆和活塞不同心。 (4)活塞杆弯曲。 (5)液压缸的安装精度不够。 (6)液压缸孔径直线性不良。 (7)液压缸内壁或活塞表面局部磨损或腐蚀。 2 爬行消除方法: (1)增设排气装置。拧开排气阀,活塞在全行程情况下运动多次,把气排完后再把排气阀关闭;若没有排气装置,可开动液压系统采取大行程使工作部件快速运动,强迫排除空气。 (2)调整两端油封圈,使之不紧不松。 (3)校直活塞杆全长或局部弯曲。 (4)检查缸孔与导轨的平行性。 (5)镗磨修复,然后根据孔径配活塞或增装O形橡皮封油环。 (6)轻微者除去锈蚀和毛刺,严重者必须镗磨。 (7)活塞杆两端螺帽不宜拧得太紧,保持活塞杆处于自然状态。 3.2.2 冲击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1 冲击原因分析: (1)液压缸未装设缓冲装置,运动速度过快,造成冲击。
(2)缓冲装置中的柱塞和孔的间隙过大严重泄漏,节流阀不起作用。 (3)两端缓冲的单向阀反向而严重泄漏,缓冲不起作用。 2 冲击排除方法: (1)调整换向时间(<0.2S),降低缸的运动速度,或增设缓冲装置。 (2)更换缓冲柱塞或在孔中镶套,使间隙达到规定要求,并检查节流阀。 (3)修理,研配单向阀与阀座或更换。 3.2.3 推力不足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1 推理不足原因分析: (1)液压缸与活塞磨损其配合间隙过大或活塞上的密封圈因装配和磨损致伤老化而失去密封严重内泄。 (2)液压缸工作段磨损不均匀,致使局部密封性能不良而内泄。 (3)液压缸两端活塞杆密封压得太紧或活塞杆弯曲,使磨损力增加而别劲。 (4)油液污染严重,污染进入滑动部位而使阻力,致使速度下降,工作不稳。 (5)油温太高,黏度降低,泄漏增加,致使液压缸速度减慢。 (6)为提高液压缸速度所采用的蓄能器的压力或容量不足。 (7)溢流阀调低了或溢流阀控压区泄漏。 (8)缸内有空气,致使液压缸工作不稳定。 (9)液压泵供油不足,造成速度下降,工作不稳定。 2 推力不足消除方法: (1)密封圈老化而严重内泄,液压缸几乎不走,应及时更换密封圈。若间隙过大,应在活塞上轨道槽装上密封或更换活塞。 (2)镗磨修复缸孔,新配活塞。 (3)调整活塞杆密封圈压紧度,以不漏油为宜,校直活塞杆。 (4)更换油液。 (5)检查油温原因,采用散热和冷却措施。 (6)蓄能器容量不足时应更换,压力不足可充压。 (7)按推动要求调整溢流阀压力性,检查溢流阀内泄进行修理或更换。 (8)按进气爬行故障处理。 (9)检查液压泵或流量调节阀,并诊断和排除故障。
液压缸漏油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漏油可分为外泄漏和内泄漏。
1 外泄漏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 (1)活塞杆密封圈密封不严,系活塞杆表面损伤或密封圈损伤老化所致。 (2)管接头密封不严而泄漏。 (3)缸盖外密封不严,系加工精度不高或密封圈损坏所致。 2 内泄漏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 (1)缸孔和活塞因磨损使配合间隙超限,造成高低压腔串通内泄。 (2)活塞上的密封圈磨损或老化致使密封破坏造成高低压腔串通而造成内漏。 (3)活塞与缸筒安装不同心,使活塞倾斜或偏磨造成内泄。 (4)缸孔径直线性差或局部腰鼓形导致局部内泄。 3 液压缸检验过程: (1)检查外漏首先检查液压缸焊缝处有无渗透油出现:将活塞分别停留在缸筒两端,按试验要求保压2 min以上,如焊缝处有渗漏油出现,先做出标记,等试压完成后进行补焊处理。然后检查导向套外露端和活塞杆外露端有无漏油:将液压缸进行3次无负载往复运动,观察活塞杆与导向套外露端有无漏油,如有渗透油出现,先测量导向套尺寸是否符合纸的技术要求,再检查活塞杆表面光洁度,如是上述原因,可更换新的导向套、密封件来解决。 (2)检查内漏 如液压缸活塞杆不能正常伸缩,可能因为活塞密封件损坏或缸筒拉伤造成的。这时可通过更换密封件,修复缸筒内径或将活塞槽底尺寸加大来解决内泄现象。列举一个特例: 当液压缸活塞杆全伸出时很正常,当收回活塞杆时,压力指示为0 MPa,即活塞杆不能动作。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分析原因,首先想到的是内泄,可能活塞密封损坏造成,当即拆开检查,发现活塞密封完好无损,接着重新做试验,检查试验台的泵运转正常,手动换向阀也在工作状态,液压缸伸出再缩回时依然不能动作,工作暂时停下。 经过对纸仔细分析,初步认定活塞杆不能收回的原因还是内泄,是活塞端密封有问题,是活塞与活塞杆连接0型圈失效造成的,因为活塞左端面受油压推力的作用紧贴在A面上,又因A面与活塞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很小,一般要求小于0.04 mm,A面相当一个密封环,油压能推动活塞前进,走完整个行程。当换向后从左面推动活塞收回活塞杆时,活塞离开端面A,紧贴卡键,由于卡键为两半结构,有开口(这样结构是为了便于装配),液压油便从破损的0型圈流出,直接流回到油箱,相当卸荷了,所以工作压力为0 MPa。 分析原因后,拆开检查,发现0型圈已被切掉一半。换上一个新的O型密封圈,并将活塞的内孔倒角车成4x20,并去除毛刺(4-2),活塞内孔这样倒角才能使0形圈在装配时不被切伤,缸筒也是如此。
1.活塞杆2.防尘圈3.支承环4.导向套5.轴用Y密封圈6.0型圈7.斯特封 8.活塞9.0型圈 10.组合密封11.轴用卡键12.卡键帽 13.缸筒
CDH1MP5/80/45/700A1X/B1CGDAWW
CDH1MP5/100/70/2600A1X/B1CGDAWW
CDH1MP5/100/70/635A1X/B1CGDAWW
CDH1MP5/100/70/1700A1X/B1CGDAWW
CDH1MP5/100/70/2200A1X/B1CGDAWW
CDH1MP5/40/28/270A1X/B1CGDAWW
CDH1MP5/100/70/438A1X/B1CGDAAB
CDH1MP5/100/70/400A1X/B1CGDAWW
CDH1MP5/80/56/640A1X/B1CGDAWW
CDH1MP5/63/36/70A1X/B1CGEMWW
CDH1MP5/50/28/100.0A11B1CGEMWW
CDH1MP3/100/70/350A1X/B2CGEMEW
CDH1MP3/100/70/680A1X/B1CMEAAY
CDH1MP3/100/70/680A1X/B1CMEAAW
CDH1MP3/100/70/260A1X/B2CGEMEW
CDH1MP3/100/70/400A1X/B2CGEMEW
CDH1MP3/100/70/400A1X/B4CGEMEW
CDH1MP3/100/70/540A1X/B2CGEMEW
CDH1MP3/100/70/540A1X/B4CGEMEW
CDH1MP3/100/70/260A1X/B4CGEMEW
CDH1MP3/125/70/260A1X/B2CGEMEW
CDH1/125/90/800A1X/B1CGDAWW Xv=610
CDH1/125/90/100A1X/B1CGDAWW Xv=260
CDH1/80/56/1200A1X/B1CGDAWW Xv=720
CDH1/80/56/475A1X/B1CGDAWW Xv=447.5
CDH1/140/90/400A1X/B1CGDAWW Xv=460
CDH1/140/100/500.0A11/B1CADMAW XV=350
CDH1/80/56/400.0A11/B1CADMAW XV=450
CDH1/100/70/710A10B1CADMAW XV=630
CDH1/220/140/280A1X/B1CGDAWW
CDH1/250/180/775A1X/B1CGDAWW
CDH1/100/70/380A1X/B1CAEMWW XV=535
CDH1/125/90/500A1X/D2CGDWW XV=487,5
CDH1/125/70/1900A1X/B1CGDAWW
CDH1/125/70/200 A1X/B1CMUMWW, XV=283CDH1/50/36/600/A1X/B1CMDA WW
CDH1/160/110/2075A1X/M1NSEMWB XV=830
CDH1/250/160/1850/A1XD1CGUMWW
CDH1MF3/125/90/300A1X/B1HGEMWW
CDH1MF3/80/56/555A1X/B1CGDA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