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问题
在室内,智能照明有一个强大的“健康功能集”,可以在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调节,以提高机敏性和舒适性。
在卧室里,智能照明可以用模拟日出的色调来身体的自然唤醒机制,14小时后,通过提供低光照水平和抑制蓝色波长的光线体验,来帮助您准备睡觉,有证据表明这有助于促进睡眠。(来自iothome)全天,嵌入灯具中的物联网传感器可以与个人健身设备通信,以增强昼夜节律,从而提供更加一致和自然的照明曲线。
在工作场所,建筑经理可以调整灯光角度,以减少眩光,改善情绪并增强注意力和机敏性。借助占用传感器,智能系统可以将高质量的光导向员工更喜欢工作和聚集的区域。
让我们从物联网正在定义的智慧城市户外开始。
这里的可能性是惊人的。嵌入在智能灯杆中的物联网功能可以通过报告黑暗街道上响起的声,或者目击者在发现附近建筑物着火时时间通知应急人员。
不太引人注目的是,将传感器和其他物联网设备集成到智能街道照明基础设施中,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停车位可用性的自动更新,从而改变城市中的驾驶体验。传感器还可以检测到哪些街道需要打扫,这样环卫工人就可以直接过去,而不像往常一样开着重型车辆在大街上密集式巡查。
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可见,我国智慧城市发展之迅速。在智慧城市建设浪潮席卷之下,智慧路灯在全国遍地开花。2019年我国智慧路灯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按照这一发展速度,据预测:到2022年我国智慧路灯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通过智慧路灯杆系统在地下管廊配置相应的传感器,如出现异常,系统平台会自动生成报警、时间通知到相关人员,将可能出现的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当发生突发事件时,运维人员通过随身佩戴安全卡或安全腕带上的读写器,可在终端上实时直观查询到对应的人员所在位置,及时进行营救,避免伤亡。由于市政建设需要,大型机械会在地下管廊周边施工,对管廊结构造成一定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地表坍塌等事故,针对第三方破坏导致管廊结构损坏的现象,可通过智慧路灯杆系统接入的管廊防外破监测系统对周边土壤震动进行连续监测和分析,实时获取巡检数据,对日常安全设施进行巡视检查及维修人员任务,对存在的隐患问题及时汇报,时间作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