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石家庄石墨聚板规格
行 业:化工 塑料 塑料制品
发布时间:2021-03-10
石墨聚板
产品介绍:聚颗粒形式的小黑珠里含有发泡剂,因此可以使其膨胀。这种独特的原材料采用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制造将其转变成各式各样的保温材料。 这些黑色珠粒 在常规EPS机器上发泡后制成银泡沫块、板和模制件。然后泡沫块被切割成不同厚度的板。
石墨聚板除了具备普通EPS的所有性能外,还具有如下优势:
1. 绝热能力更强(导热系数低)
石墨聚板是经典隔热材料发泡聚通过化学法进一步精炼的产品,绝热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它含有的石墨颗粒,可以像镜子一般反射热辐射,并且其中含有能够大幅度提升保温隔热性能的红外线吸收物,从而减少房屋的热损失。它的绝热能力比普通EPS至少高出30%,石墨聚板导热系数为0.030W/m.k-0.032 W/m.k,这就是在保温能力上远优于其他材料的原因。有助于提高能效并减少的排放
2. 防火性能达到难燃性能B级
石墨聚板燃烧性能经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完全能通过GB/8624-2010《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B级,具有良好稳定的防火性能。
3. 良好的保温确保室内舒适。
没有不利于健康的漏风,墙上不凝水珠。保温差的墙壁不但会生出讨厌而又不健康的霉菌,而且导致严重的结构损害。
4.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节约客观的原材料意味着节约更多资源,与此同时,保温有利于减少CO₂排放,从而为气候保护做出宝贵的贡献,有助于降低取暖成本,有助于更高的能效。同时使用重量大为减轻的保温板,这不仅在安装过程中而且还在整个运输物流链中降低了费用。少行驶的每一公里都为环境减轻了一份负担。
产品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Ⅰ Ⅱ Ⅲ Ⅳ
表现密度 kg/m3 15 20 25 30
压缩强度 kpa 105 124 171
导热系数 W/(m•k) 0.032 0.031 0.031 0.031
尺寸稳定性 % 0.3 0.3 0.2 0.2
水蒸汽透过系数 ng/(Pa•m•s) 4 3.8 2.8 3.3
吸水率(体积分数) % 2 2 2 2
熔结性 断裂弯曲负荷 N 26 34 36 37
弯曲变形(C) mm 20 —
燃烧性能 氧指数(V) % 32
燃烧分级 达到GB8624-2010 B级(等同于GB8624-1997 B1级)
操作方法:进入施工现场复检合格后,按施工方案说明进行使用,使用时必须要注意避开电焊等明火操作,以免发生火灾。
注意事项:
储运施工时严禁接触明火
禁止露天长期暴晒、雨淋,与化学品接触
不得重压猛摔或与锋利物品碰撞,以免破坏或变形
胶粉聚颗粒保温砂浆是以聚颗粒为轻质骨料再加入适当的抗裂纤维及多种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而成的。胶粉聚颗粒保温砂浆是一种新型隔热保温砂浆材料。使用时加水搅拌成浆体,抹在工作面上,硬化后形成保温层。外墙内外表面均可使用,施工方便,且保温效果较好。
一、胶粉聚颗粒保温砂浆材料特点:
1、胶粉聚颗粒保温砂浆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隔热防水、抗雨水冲刷能力强。
2、水中长期寖泡不松散。
3、胶粉聚颗粒保温砂浆导热系数低、干密度小、软化系数高、干缩率低、干燥快、整体性能强。
4、厂家称耐候、耐冻融、不开裂、无无污染。
5、胶粉聚颗粒保温砂浆施工方便,现场加水配置成浆状即可施工。
主要生产:聚板、B1级聚板、石墨聚板、EPS造型、砂浆等墙体保温材料。欢迎各界人士多方,共创美好明天。
石墨聚板
产品介绍:聚颗粒形式的小黑珠里含有发泡剂,因此可以使其膨胀。这种独特的原材料采用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制造将其转变成各式各样的保温材料。 这些黑色珠粒 在常规EPS机器上发泡后制成银泡沫块、板和模制件。然后泡沫块被切割成不同厚度的板。
外墙保温为什么选石墨聚板好
我只能从我的工作职位接触到的东西来回答你。从建筑验收规范看来,我认为在使用过程中,保温材料的核心指标是传热系数和安全性,现在大量采用的玻化微珠浆料从现场实际情况看来很难保证施工质量,应为浆料类的材料靠现场工人拌制,做出来的成品质量差距非常大。
实际上从去年七月份起我所在的省份有明文规定不得采用浆料类保温材料,所以用板材好像没什么好考虑的
石墨聚板是膨胀聚板的一种,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的经典之作产品,在聚原材料里添加了红外反射剂,这种物质可以反射热辐射并将EPS的保温性能提高30%,同时防火性能很容易的实现了B2级到B1级的跨越。在欧洲以及国内近期的外保温展会上,石墨聚板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在我国的首部被动式建筑设计标准里,也将石墨聚板列为标准化的产品。那么为什么石墨聚板成为建筑节能的新宠呢?小编通过本文与大家一起学习了解。
石墨聚泡沫塑料是采用进口的新材料和新型工艺制作而成。它除了具备普通EPS保温板的所有性能外,还具有以下优势:防火性能达到难燃型B1级、绝热能力更强、同等效果成本更低、更具生态效率,减轻环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