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D12*2 80D12*3 80D12*4多级泵轴承弹性块轴承型号
价格:面议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80D12*2,80D12*3,80D12*4多级泵轴承弹性块轴承型号
行 业:能源 泵 离心泵
发布时间:2024-09-20
①多级离心泵入口前的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入口直径D的3倍。
②当多级离心泵的安装位置高于吸入液面,多级离心泵的入口直径小于350mm时应设置底阀。入口直径大于或等于350mm时,应设置真空引水装置。
③吸入管口浸入水面下的深度a不应小于入口直径D的1.5~2倍,且不应小于500mm。吸入管口距池底的距离b不应小于入口直径D的1~1.5倍,且不应小于500mm。吸入管口距池壁的距离c不应小于入口直径D的1.25~1.5倍。相邻两泵吸入口距离d不应小于入口直径D的2.5~3倍。
④当吸入管路装置滤网时,滤网的总过流面面积不应小于吸入管口面积的2~3的倍。
⑤为防止滤网堵塞,可在吸水池进口或吸入管周围加设拦污网或拦污栅。
⑥多级离心泵应在倒灌情况下运转。倒灌高度宜为2~3m,且吸入管宜倾斜3。
①应装设闸阀,其内径不应小于管子内径。旋涡泵还应装设安全阀。
②当扬程大于20m时,应装设止回阀。
3.多级离心泵的进出口管路均不应急剧转弯,防止堵塞。
多级泵轴体缝隙对泵功效的制约
多级泵全部安装完毕后,由于各级叶轮都压在各导流壳的上端面上,传动轴处于轴向受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泵是无法起动的。因此,必须用调节螺母上提传动轴,使叶轮离开导流壳上端面一定的距离,这个过程称为“调节轴向间隙”。合理的轴向间隙,是多级泵良好运转的重要条件,因此,在使用调节螺母调整轴向间隙时,其正确的调节步骤为:盘车、零点确定、调节量计算、分次调节。
(1)盘车。多级泵机组安装完后,在电动机轴上安上勾头键,此时应进行盘车,即是用手转动电动机传动盘或用手转动传动轴,以此消除由于安装不当在传动轴之间存在的间隙。当感到阻力大,或盘不动时,停止盘车,装上调节螺母。
(2)“起始点”(零点)的确定。正确计算调节螺母转动圈数的关键在于找准起始点。一般在逐渐旋拧调节螺母、上提叶轮的同时,用手转动传动轴,则传动轴由转不动到转动沉重,再开始变为转动较轻,或能转动时阻力从很大突然变得很小,这说明叶轮刚和导流壳脱离。这时调节螺母的位置点就叫做轴向间隙调节的起始点,它是计算轴向间隙的起点(或称零点)。
(3)调节量的计算。从“起始点”开始上提叶轮,所提升的距离,也就是从“起始点”开始转动的圈数叫做调节量。它的大小和传动轴安装长短、材质的不同以及水中的含沙量和调节螺母螺距有关。
(4)调整。轴向间隙调整须分两次进行,才能保证起动良好。在初调起动后,应运行一段时间(一般为0.5~2小时),并密切注意观察机组振动、噪音、转动情况,测试电流、电压、流量、扬程是否正常,若无异常情况,应停车再次进行调节。这时,松开调节螺母使叶轮重新座落在导流壳上端面上,以消除轴的伸缩影响。然后再按初调时终的调节量,上提叶轮投入正常工作,即终调。
轴向间隙调节注意事项在调节轴向间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经初调后,用双手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电动机传动盘时应不太费劲,即传动盘转动比较灵活。如果转不动,不是调节量不当,就是安装有问题,应当细致检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2)如果初调试车时,电流超过电动机额定值太多,表示间隙调得过小,应继续调大一些,或放松调节螺母重新调节。
流动着的流体除了具有静止流体所具有的位置势能与压力势能外,由于具有速度,必然存在动能;另外,由于惯性力与粘性力的作用,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必然要消耗能量,这部分能量损失也称流动阻力或水头损失。由此可见,多级离心泵流动流体的能量形式有:位置势能、压力势能、动能及能量损失。
从物理学可知,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能量形式可以相互转换,但不能消失。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流动流体中的能量也是如此,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伹转换前后的总能量必然相等。多级离心泵流动流体中的位置势能、压力势能与动能可相互转换,流动阻力可转换为热能而耗散掉,但总能量必然守恒。
机械密封又称端面密封,是一种旋转轴向的接触式动密封,它是在流体介质和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两个垂直于轴心线的密封端面紧密贴合、相对旋转,从而达到密封效果,因此要求两个密封之间要受力均匀。但由于多级泵产品设计的不合理,泵轴运转时,在机械密封安装处产生的挠度较大,使密封面之间的受力不均匀,导致密封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