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490.00起
0
联系人:
电话:
地址:
1、回路号码:配置哪一个PID回路。如果项目包含使用STEP7Micro/WIN3.2版建立的现有PID配置,必须在继续执行步骤1之前选择编辑其中一个现有配置或建立一个新配置。2、设置回路参数:回路给定是为向导生成的子程序提供的一个参数。回路给定(SP)应当如何标定。为“范围低限”和“范围高限”选择任何实数;下列回路参数:比例增益、采样时间、积分时间、微分时间。3、回路输入和输出选项:回路过程变量(PV)是您为向导生成的子程序的一个参数。回路过程变量(PV)应当如何标定。可以选择:单极性(0至32000)、双极性(-32000至32000)、20%偏移量(6400至32000,不可变更)。在环路设定值(SP)的下限必须对应于过程变量(PV)的下限,环路设定值的上限必须对应于过程变量的上限,以便PID算法能正确按比例缩放。本次设计计算的上限值为23040。4、为计算存储区:PID指令使用V存储区中的一个36个字节的参数表,存储用于控制回路操作的参数。PID计算还要求一个“暂存区”,用于存储临时结果。需要该计算区开始的V存储区字节地址。一般选择建议地址就行。5、初始化子程序和中断程序:如果项目中包含一个激活PID配置,已经建立的中断程序名被设为只读。因为项目中的所有配置共享一个公用中断程序,项目中增加的任何新配置不得改变公用中断程序的名称。向导为初始化子程序和中断程序了默认名称。可以编辑默认名称。6、生成代码该屏幕显示PID向导生成的POU列表,并对如何把它们集成进用户程序作出简要说明。7、经过以上PID向导配置,点击“完成”,S7-200指令向导将为的配置生成程序代码和数据块代码。由向导建立的子程序和中断程序成为项目的一部分。要在程序中使能该配置,每次扫描周期时,使用SM0.0从主程序块调用该子程序。该代码配置PID0。该子程序初始化PID控制逻辑使用的变量,并启动PID中断“PID_EXE”程序。根据PID采样时间循环调用PID中断程序。电梯轿厢与机房之间信号传输通过随行电缆实现,电梯物联网中需采集轿厢上或轿厢内的电梯数据,如电梯振动数据、门机电流信号、轿厢音视频信号等,需借助现有的随行电缆通道或者增加新的数据通道实现此类信号的传输,为保证电梯物联网平台与电梯轿厢信号采集装置数据交互的可靠和稳定,需在电梯轿厢与机房之间建立高质量的数据传输通道。文本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研究了Wi-Fi点对点无线传输方式和电力线载波有线传输方式,经实际对比研究后得出,基于电力线载波技术的电梯物联网井道传输方案性能佳,该方案已在多个实际项目中进行了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电梯物联网井道传输点对点Wi-Fi电力线载波1、研究背景物联网技术为实现电梯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手段,电梯物联网基本功能之一需实现电梯运行状态数据采集和远程信息的下发,需建立电梯物联网平台到电梯控制系统各个监测点之间的交互通道,由电梯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可知,如需采集轿厢数据(如电梯轿厢振动数据、警铃信号等),现有的电梯控制系统通讯协议中一般都不包含这几个信号,因此需在轿顶或者轿厢内单独加装测试装置;当需实现电梯物联网语音视频对讲,也需在轿厢内安装语音视频对讲装置,如LCD显示屏、一键报警装置等。这些外加装置需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与电梯物联网平台进行交互。考虑到电梯井道内的运营商信号一般很难保证完全覆盖,特别是在住宅小区或者一些运营商基站覆盖边缘地带,由于井道和轿厢金属的障碍,无线信号衰减严重,因此在电梯轿顶或者轿厢内直接加装数据传输单元可行性受限;另外考虑到电梯物联网一般需通过采集器采集电梯控制系统的数据,通过采集器或者采集器附近的数据传输单元接入运营商网络,因此单独在轿顶或轿厢内再增加数据传输单元,对于电梯物联网成本也是挑战。基于上述应用背景,需要建立机房与轿厢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现有的电梯井道随行电缆中,基本不会有多余的通讯线缆,常规的28芯线或者18芯线中,一般包括,AC220V信号4芯(照明2芯,门机电源2芯);AC110V信号4芯(门锁、抱闸);通讯信号4芯(通讯电源、通讯双绞线);对讲机信号3芯;门区信号线2芯;贯通门后轿门锁2芯;异步主机副轿门锁2芯。这些芯线中,若在不更改控制系统软件和电气设计的前提下,很难再承载如音视频对讲装置数据、警铃报警信号及轿厢振动数据等。当然,佳方案是在不增加随行电缆芯线、不改变电气回路及不修改软件的情况下实现轿厢与机房之间的数据传输。本文在实际工程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实现了电梯物联网数据链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案例应用电梯工作环境一般比较恶劣,供电线路中存在非线性负载,造成线路上产生高次谐波,变频器运行中也会产生高次谐波,实际测试发现,使用窄带电力线载波技术时,通讯不稳定,无法满足电梯轿厢语音和视频传输速率要求。本案例采用宽带电力线载波技术,并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机制,在工作频带内,以一定的频率间隔使用多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经过编码后的数据调制到多个子载波上发送,因此适用于电梯恶劣环境下的数据通讯。本案例借助电力线载波技术,实现电梯物联网远程图像视频下发,通过机房多功能网关网口,经电梯随行电缆照明线送到轿顶电力线载波模块,其网口输出与轿顶音视频对讲主机通讯,打通电梯轿厢与机房的数据链路,实时速率达到94Mbps。由于井道到机房之间的照明线或者随行电缆备用线都在一个变压器范围之内,无需通过中继等措施解决电力线载波跨变压器难题。该电力线载波模块符合IEEE802.3和IEEE1901标准,采用CSMA/CA(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Avoidance,带冲突避免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机制,即不论当前信号是否忙,发送端都需等待一个帧间间隔,当发送端检测到当前信道为空时,则等待一个帧间间隔,之后继续侦听,当检测到当前信道为空时,则执行一个随机后退过程,随机后退过程结束后,再次侦听信道,若仍为空,则发送端开始发送数据,在此过程中,任何阶段检测到信道忙信号,则发送端退出等待上述等待过程,继续检测当前信道是否为空。采用这种主动避免冲突而非被动侦测的方式来解决冲突问题,能大大提高数据传输的成功率。西门子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开放创新。公司专注于数字化创新,将多点布局的创新中心网络、全球研发体系以及本地业务需求相结合,开发满足本地客户需求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西门子在中国不遗余力地打造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携手当地政府、领先企业、中、小、微及初创企业,以及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创新,实现多方共赢。截至2019 财年,西门子在中国拥有21 个研发中心,近5000 名研发和工程人员,以及近13000 项有效专利及专利申请。顶尖的研究人员在西门子设在北京、上海、苏州、南京、武汉、无锡、青岛和成都等地的世界一流的创新实验室里工作,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西门子中国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06 年,目前已成为西门子研究院德国总部以外大的研究机构。中国研究院的科学家们致力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前沿科技创新,支持西门子各项业务的发展。同时,西门子中国研究院正在主导公司全球自主机器人的研发工作,重点围绕新型机电一体化、人机协作及人工智能在机器人控制器中的应用等课题开展研发。2016 年9 月,西门子中国研究院苏州院正式揭幕,在大数据、工业物联网、互联城市、工业网络信息安全和自主机器人等领域从事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这是西门子在中国的第一个专注于数字化技术的研发中心。2019 年5 月,西门子工业信息安全运营中心在苏州正式启用,工业信息安全服务体系正式发布。西门子中国研究院苏州院的工业安全专家负责监控客户的数字化工厂及产线,识别客户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及时提醒用户,并协调主动应对措施。西门子工业信息安全运营中心已正式加入西门子全球工业信息安全网络,与西门子在德国慕尼黑、葡萄牙里斯本和美国米尔福德等地的工业信息安全运营中心协同工作。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于2016 年3 月成立。这是西门子在德国本土以外设立的首个智能制造创新中心。2019 年底,西门子携手青岛澳柯玛建立机器人应用联合实验室,共同从事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以及智能装备的合作研发。西门子无锡创新中心成立于2013 年,通过多种合作模式,结合本地企业的需求,在智能装备、透明化工厂、PROFINET 等技术研究领域与企业深度合作,助力产业升级,推动企业自动化进程。西门子无锡创新中心已与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完成汽车装配线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帮助天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实现业务快速增长。西门子的创新科技也在帮助改善城市生活质量。2019 年9 月,西门子城市物联网创新示范项目获得政府批准,将在五年内为无锡新吴区提供100 余套嵌入式城市物联终端,用于采集城市数据、感知基本环境和交通流量等情况,帮助无锡探索成为世界级智慧城市的路径。2019 年1 月,西门子工业众创空间在武汉投入使用,与当地政府和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并建立中国智能制造的创新模式和产业生态系统,并联合当地大学与科研机构共同促进中、小、微企业加速创新。西门子工业众创空间是西门子武汉创新中心的一部分。武汉创新中心于2013 年成立,专注于在工业物联网数据集成和应用支撑技术、智能制造以及智慧水务等方面开展研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