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66.00起
0
联系人:
电话:
地址:
电商之外还有一个支撑的是消费升级,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年龄,消费者的年龄非常稳定,基本上是80后至95后,并且该年龄段在未来长时间内维持在总人口的30%左右,可以预测到整个电商还会稳定、高速成长。二是地域下沉,电商早普及的是一线城市或者是二线城市,但是中国的地域广大,中国的三四线城市、农村级别的地区人口也非常大,基本上比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要多七千万人口,而且渗透率非常低,一二线城市到40%,但是三四线城市只有10%,所以我们看到像拼多多这样的企业能够在夹缝中进行崛起。这是我们对中国主要的细分赛道做的规模统计,看到在城配赛道目前来看,至少有1.5万亿的市场规模,并且每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成长期。但是城配行业集中度非常低,当然这和它分散,不像快递和零担具备网络效应有直接原因。这是研究机构给的数字,前10家占了4%,我认为1%都不到,1%是150亿,因此我认为4%都有点多。集中度很低,但也是机会,我们从发展的动因的需求端与供给端来看:首先看行业,没有问题,城配市场大,有机会。其次看企业创始人、创始团队是什么样的背景,在一个行业之内,如果对行业不熟悉,这企业走不长,特别是物流非常注重运营的行业,纯的互联网颠覆非常难,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创始团队的背景、基因。第三,商业模式是否真正的解决了行业的痛点,比如说驹马是以自由的模式来组织运力,给大客户进行服务,因此他不管在标准化上,还是服务能力上强于个体或者小车队。上游是活跃供给端,包括新零售、电商、O2O等,还有C端个人需求市场,如搬家、打车、货运。供货模式如前置仓、中转仓,现在发现前置仓越来越多,为什么?因为消费者越来越挑,你之前三天快递送到你家里,现在接受不了,你可能要求次日达,甚至半日达,这时候就通过城市周边设置前置仓,把货物提前放在前置仓里面,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商业形态决定交付的模式,第二是完全改变,之前我们说制造为王、渠道为王,现在是消费者为王,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你的商业模式。中游是服务的主体,有大量区域性的车队、个人车主存在,同时也有比如说以平台的模式或者是像合同物流的模式共同提供服务。我认为解决城配痛点的三个主流的模式:比如驹马是标准物流服务商,像京东、苏宁可能会有自营的运力,还有互联网平台的模式。当然各种模式,各有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