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1000.00起
0
联系人:
电话:
地址:
术语和定义除特别说明外,本手册采用ISO9000:2015和Q/SY1002.1-2013中的术语和定义:部分常用术语: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供方:提品的组织或个人。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相关方:关注组织的业绩或成就,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表现的利益或成就或受其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表现影响的个人或团体。管理者:在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合格:满足要求。不合格:未满足要求。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事故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事件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持续改进 为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总体绩效,根据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组织强化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总的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便于组织对与其业务相关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的管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 组织对其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目标 组织在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指标 直接来自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要求(准则),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量化。 绩效 基于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控制有关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可测量结果。 危害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根源和状态。 危害因素辨识 识别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程度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不符合 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的组合。安全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健康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的条件和因素。可接受风险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的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1确定与公司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本公司与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部门包括: a.顾客:包括现有顾客、潜在顾客及终消费者。 b.供应商/承包商 c.主管部门、行业协会 d. 竞争对手 e. 员工。4.2.2获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对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获取的方式可包括: a.市场调研、顾客走访、处理顾客投诉b.供应商考察、供应商业绩评定c.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的获取d.新闻媒体报道、行业协会活动、行业调查e.员工座谈、合理化建议、日常工作检查、考核等。4.2.3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回应及应对措施a.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的应对措施:不断开发新产品,编制产品安全使用说明书,履行服务承诺,制定顾客投诉处理流程等b.供应商/承包商为供应商提供市场信息,协助供应商共同解决问题;根据供应商的业绩,为供应商提供改进的机会和建议 c.质量主管部门、行业协会: 及时获取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及行业动态,制定调整内控标准,按规定及时对产品进行型式检验进行软件测试。。 d. 竞争对手:吸取竞争对手的经验教训,开发潜在客户 e. 员工:采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为员工提供培训。 公司对相关方的而需求和期望进行动态监视,并对应对措施进行评价,以不断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6.2 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管理方案6.2.1 公司针对管理体系所确定的相关职能、层次和过程设定管理目标。管理目标应:a) 与管理方针保持一致;b) 可测量;c) 考虑适用的要求;d) 与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e) 定期进行考核;f) 确保各级员工理解和掌握公司的管理目标;g) 根据需要,定时更新。 根据公司产品和服务特点,确定公司的管理目标:a.管理目标a.质量目标1.完井交付合格率100%; 2.合同履约率100%;3.顾客满意程度90分以上。b.HSE目标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6.2.2 对目标的实现进行策划,包括a) 实现目标的保证措施b)实现目标所 需要的资源;c) 措施实施的负责人;d) 措施完成的时间;e) 如何评价结果。公司编制《目标考核制度》,对目标的制定、分解及保证措施进行策划,并规定考核的频次和方法。1.3 手册管理本手册为受控文件,既可对内又可对外。但对外发放需要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在手册使用期间,各部门如有修改建议,可将意见及时汇总至项目部。项目部可根据公司需要对手册的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进行修订,修订后要经总经理批准方可生效。此外,每年12月份项目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对手册进行周期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必要时可对手册进行修订,同时将评审结果提交管理评审。除上述的特别说明外,手册的其它管理,如制订、修改、批准、分发、回收、申领、保管与销毁等皆执行《文件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