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间距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测墙、板类构件的钢筋间距时,在每个检测部位连续检出7根钢筋,少于7根钢筋时应全部检测,在构件表面标注出
每根钢筋的相应位置;测量第一根钢筋和后一根钢筋的距离,计算出钢筋的平均间距,精确至1mm;
2 检测梁、柱类构件的箍筋间距时,对加密区的箍筋,宜全部检测.
委托单或检测合同中应注明工程名称,所检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间距与钢筋直径设计值,检测依据等必要信息.
混凝土钢筋检测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校准:
1 新仪器启用前;
2 经过维修或更换主要零配件;
3 超过校准有效期;
4 检测数据异常,无法进行调整.
钢筋位置确定以后,应按下列方法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1 首先设定钢筋探测仪量程范围及钢筋公称直径,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邻钢筋影响较小的位置,读取第1次检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值.应在被测钢筋的同一位置重复检测一次,读取第2次检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值;当同一点读取的两次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值相差大于1mm 时,该组检测数据无效;
2 取两次检测值的较小值作为该点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垫块时,扣除垫块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