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深圳二级等级保护公司
行 业:IT 软件 安防及入侵检测
发布时间:2020-08-17
等保2.0测评: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基本方法。在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广义上为涉及到该工作的标准、产品、系统、信息等均依据等级保护思想的安全工作;狭义上称为的一般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的综合性工作。
经过多年的实践,等级保护由1.0正式进入2.0时代。等级保护2.0相对1.0除了增加了一些保护范围之外,就是对1.0的一些标准进行了改进,让每一条规定都更合理化,人性化。
等保2.0中取消了“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定级原则,采取专家评审, 主管部门审核的定级方式。修改后的定级工作包括5个环节:确定定级对象——初步定级——专家评审——主管部门审核——公安机关备案审查。
也就是说,二级及二级以上所有系统定级必须经过专家评审和主管部门审核,才能到公安机关备案。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应当在评审后报请主管部门核准;跨省或者全国统一联网运行的网络由行业主管部门统一拟定安全保护等级,统一组织定级评审。
等级保护测评流程是:
1、定级备案
准备:合格的定级备案材料
2、调研梳理
准备:①全套管理制度文档(包含记录文档)②《基础环境调研表》③《漏洞扫描报告》④《渗透测试报告》。
3、初步测评
准备:整改全套:包涵高、中、底危整改记录及其他整改过程记录。
4、整改建设
准备:①《差距性分析报告》②《整改意见书》(在问题汇总清单后撰写落地解决方案)。
5、正式测评
准备:测评机构执行:根据整改结果复测达到目标分数。
为什么要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1.降低信息安全风险,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重要原因是为了通过等级保护工作,发现单位系统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足,通过安全整改之后,提高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降低系统被各种攻击的风险。
2.等级保护是我国关于信息安全的基本政策。
《国家信息化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2003]27 号,以下简称“27号文件”)明确要求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实行等级保护制度。
2007年6月发布的关于印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公通字[2007]43号,以下简称“43号文件”)。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3、合理地风险。
等保工作有没有开展就是衡量一个企业信息安全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和安全风险,同时等级保护也是是国家基本信息安全制度要求。
关于等级保护怎么办理欢迎咨询我们在线客服!
如何开展等保定级:
等级保护定级是开展等级保护工作的个环节。只有定级准确才能保证等保工作不走偏,安全投入有成效。本文将以问答形式解读等保定级工作。
一、谁负责定级
等保定级一般由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开展。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应当经上级主管部门对安全保护等级进行审核批准。
二、安全保护等级分几级?
根据等级保护相关管理文件,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级。从级到第五级,安全防护要求不断提高。
三、定级对象是谁?
定级对象是等级保护工作所有保护的重点,可以是较大信息系统的一部分,但其具有以下特征:具有确定的安全责任单位;具有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承载单一或相对独立的业务应用。
四、等级保护的定级要素是什么?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由两个定级要素决定: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和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分为:造成一般损害; 造成严重损害;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五、如何确定安全保护等级?
信息系统安全包括业务信息安全和系统服务安全,与之相关的受侵害客体和对客体的侵害程度可能不同,因此,信息系统定级也应由业务信息安全和系统服务安全两方面确定。
-/gbage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