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件埋装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首先告诉大家预埋件的定义:在建筑主体浇注混凝土前,预先埋置在结构中的钢板与锚筋(钢筋)焊接而成的铁件就是建筑幕墙预埋件。
其次,幕墙预埋件按施工时间的先后顺序可分为前置预埋件(简称预埋件)与后置埋件(后置钢板/后补预埋钢板/后补埋板等多种叫法)。
预埋件产品的质量取决于加工质量和装配质量,而预埋件的质量是装配质量的基础。加工精度的高低是评定预埋件质量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以加工误差形式来表示。
预埋件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是以两种观点对预埋件质量好坏进行评定的。实际工作中常常从降低预埋件加工误差和测量误差的观点出发,以达到提高预埋件加工质量为目的。
预埋件的测量实施步骤:用准直仪传递基准点。为了提高传递的精度,准直仪架设于已知基准点上,用向下视准轴十字丝中心照准基准点中心,然后用向上视准轴十字丝中心照准传递层基准点中心标志,临时固定。待全部的临时基准点都设定后,待全部的临时点之间的角度和距离。用小二乘法求得把临时点归化为标准矩形的改正数,然后仔细归化所有临时点到理论位置,并固定标志。
预埋件的放线定位:根据施工图规定的幕墙分割尺寸,在基准层依据一级控制基准点的尺寸:
1、确定每立面边长两端的钢支座。
2、用钢丝固定连接两端支座的垂直端面,使之形成安装水平面上其它各钢支座的施工控制线,在各基准层面端准确安装完毕的支座端面中分线上,自上而下用钢丝垂直固定连接,使之形成安装其它各楼层相同位置上的支座垂直控制线。
3、当支座被调整至符合要求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后,用电焊沿边缘使之与幕墙预埋件焊接在一起,焊接应呈45°坡度连续满焊并除尽焊渣。钢支座安装焊牢后,应除尽焊缝表面杂物,用防锈漆进行两度涂刷,和面漆一度涂刷。
预埋件施工重难点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关于施工重难点的问题,可根据主体结构施工情况,想从根本上解决几大重难点,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放线定位,对容易产生偏差的部位进行局部重点控制,对各项难点进行试点施工后大面积施工。具体表现如下:
1、制定预埋件施工计划,进行全面有组织的施工。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分批次、分部位,避免产生窝工,这样,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劳动消耗损失。
2、预埋件较难固定,是整个预埋件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研讨,组织工人学习和借鉴大量预埋件施工经验,采取"先封三面模板,后将埋件塞进去,经过位置调整后焊至柱筋上,若是无可靠支承点,可选择废料钢筋作为过渡段,连接柱筋和锚筋"。
3、现场槽式埋件槽向左右偏差控制有效。现场施工员负责对每层控制线进行吊线,并在模板上弹出墨线,继而对预埋件位置进行准确确定,这样,左右偏差控制在设计图纸允许的范围内。
4、哈芬槽预埋件水平标高控制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难点。现场测量人员在悬挑板侧模上弹出标高线,作为预埋件标高控制线,电焊工按照依次准确定位。这,固然较准确,控制较好,但混凝土浇筑后,效果并不乐观,后经过现场分析,发现挑板下模板支撑并不牢固,浇筑混凝土后模板发生变形,导致预埋件也下沉,产生偏差。因此,我们组织木工进行技术交底,对挑板处模板支撑体系进行加固,保证模板不会发生较大变形。
5、预埋件焊至挑板钢筋上,容易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振动集中而发生移位,产生过大的偏差。因此,应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是必要的。通过研究试验,我们采用双加固方案,将预埋件用铁钉固定在模板上,再焊至板底筋上,几乎没多大偏位,效果较为显着。
预埋件工艺流程:
1、测量定位:首先由技术员熟悉图纸,进行测量技术交底,然有专职测量工根据技术测量要求从测量控制网上引出控制埋件和螺栓的控制线和标高控制线。再根据设计预埋地脚螺栓及预埋件的中心、标高定出具体位置。
2、在大型和要求进度高的螺栓和预埋件安装前应先支设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立桩上投上相对标高点,底部应焊接可靠,与模板固定架,钢筋固定架等完全分开,并且保证固定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3、安放螺栓及临时固定。固定架支设好后,螺栓安装时应先根据定位线固定好中心,然后调整标高,并按方案要求进行临时加固。
4、复测及*固定。螺栓及预埋件安放后由测量工再次对螺栓及预埋件进行调整、校核,经检查达到规范要求后,再把螺栓下部与固定架焊牢固定。同时对螺栓固定架纵横两个方向加焊剪刀撑予以加强。
预埋件和预埋螺栓有什么区别?
1、形状不同
①前者主要呈钢板状;
②后者则呈钢管状。
2、对象不同
①前者主要用在dao门、窗、幕墙、水管、煤气管等地方进行连接和支撑;
②后者经常用于混凝土墙梁上的管道预留孔进行穿管或留洞口。
3、应用不同
①前者在结构浇筑时安置用于砌筑上部结构的搭接,以利于外部工程设备基础的安装固定;
②后者在设备基础上提前把地脚螺栓预制在水泥基础之中,凝固之后用来固定设备。
-/gbaih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