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简阳小龙虾苗养殖基地
行 业:养殖 畜牧/水产养殖 小龙虾养殖
发布时间:2020-05-11
龙虾苗养殖怎样养殖龙虾
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大洋洲,是近几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一种大型淡水虾,包括红螯螯虾和牙别螯虾两个品种。该虾终生生活在淡水中,杂食性,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能在淡水中自然繁殖孵化,有较高的成活率和较强的抗病能力,攻击性弱,耐低氧,耐污,适应性强并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食比率高(腹部占总体重的42%~47%),并具有耐长途运输、可鲜活上市、人工繁殖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根据水产研究所对引进两种澳洲淡水龙虾试养研究,红螯螯虾生长速度比牙别螯虾快,牙别螯虾耐低温能力比红螯螯虾强。本章重点介绍有关红螯螯虾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方法。大部分摄食在黄昏和夜间进行,晚上的投饲量要占全天70%~80%以上,饲料应沿四边投在池塘浅水处,投喂均匀,防止争食,残饵应及时清除,避免败坏水质,诱发虾病。
龙虾苗养殖基地 精心选育的优良龙虾种苗,具有生长速度快、适性广、产量高、抗逆性强、怀卵量多、个体大等优良性状。经数年观察、试验小龙虾养殖和相关部门的检测,结合我公司完善的最新增养殖技术,养殖淡水龙虾,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利润丰厚。 按亩投放80公斤虾苗为例,其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亩投放量:80kg/亩60尾=4800尾/亩
亩雌雄比:按自然雌雄比例一般雌性多于雄性HR1:1比例
成活率:一般虾种运输成活率95%,饲养成活率80%
怀卵量:每次每只雌虾的200-600粒,自然受精率为80%,孵化率40%,自然环境下成活率仅10%,年怀卵产卵次数为2-3次,依不同区域自然气温不同而改变。
商品虾重:常见个体重量一般为50-100g,取最小值计算,则亩产量为400kg左右。
(亩雌虾只数)(年产卵最低次数)(年最低怀卵量)(自然最低成活率)(个体最低重量) 以上产量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若模拟生态环境条件好,饵料充足,单位产量将逐步提高。本公司试验结果最低产量为300kg/亩,最高产量为500kg/亩,但并不排除自然灾害和人为操作失当对亩产量的影响。
亩产值:400kg30元=12000元/亩
小龙虾养殖技术 至今已有十余年水产养殖经验,养殖经验丰富。主要从事小龙虾养殖和养殖技术开发、龙虾苗培育、龙虾苗销售、龙虾养殖指导服务等。 四川内江西部红水产是水产养殖基地。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虾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虾、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1、池塘条件 养殖池池深1.6m左右,池底淤泥50㎝,池塘中间有3~4条深沟,供小龙虾夏季遮阴,池塘周围水草丰富,有少量低矮树木,排灌方便。龙虾苗放养前20天,池塘排干水,曝晒5天后,清除过多淤泥,使用150g∕亩生石灰干法清塘,并除去过多杂草。根据龙虾的习性,在池塘边加设50㎝高的防逃网,防止龙虾外逃。 2、苗种放养 四月中旬即放养龙虾前10天左右,在池塘四周浅水域移植部分水葫芦、水花生,再加上原有的苦草、芦苇等水草面积约占池塘面积的1/2至1/3。四月下旬放养购买规格为3.5g∕尾的小龙虾苗,放养量为4万尾∕亩,同时放养亲本33㎏∕亩,放养亲本雌雄比例2:1,平均规格40~60g∕尾,让其自然繁殖以增加池塘放养量。 3、饲养管理 3.1投饵 淡水龙虾属杂食性动物,因而动植物饲料都可以使用。植物性饲料为小麦、水草、菜籽饼等,动物性饲料为杂鱼、杂肉以及畜内脏等。一般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上午10:00和下午5:00,投喂点选择在岸边和浅水滩草丛处。投喂饵料根据天气、水温及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龙虾苗放养前施足基肥,保证虾苗肥水下塘,提供充足适口的饵料是龙虾苗前期高成活率的关键。 3.2水质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20~50㎝,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具体操作方法是从5月中旬开始到6月份,每半个月注水1次,每次20㎝左右,透明度保持在20~30㎝,7~9月加大注水量,改为每周注水1次,每次透明度40~50㎝左右,同时每半个月泼洒生石灰1次,用量15~30㎏∕亩,以提高pH值,促进龙虾蜕壳生长。 3.3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早晚巡视池塘2次,观察小龙虾摄食、蜕壳、生长和水质变化情况,特别注意在蜕壳期间保持安静,严禁干扰惊吓,定期检查水质理化指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4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一是定期泼洒生石灰,二是定期在饵料中加入虾蟹脱壳素和三黄粉,三是定期泼洒EM原露和芽孢杆菌,培植有益生物饵料,保持良好水质,用量500ml/亩。
饲料红螯螯虾成体的大部分所需营养是从腐败的有机物中获得,而幼体所需的营养大部分是动物蛋白,它们靠捕食各种微生物为食。在生长初期,稚虾属肉食性,大部分时间离开池底,附在水草上,捕食它们喜食的食物。水中浮游生物丰富程度对刚孵出的稚虾的生存、生长至关重要。如果是土池,只要经常施肥,使水中保持适当的浮游生物(或水色)。有时也需要增加一些无机盐类,使浮游生物迅速生长。如是水泥池,必须通过在池塘捕捞浮游生物,洗净后再投喂,或增喂少量煮熟的鱼肉碎片。投喂为每日3次(早上8时、下午2时和晚上8时),每次投喂后,检查各池的吃食情况,增加或减少投喂量。投喂鱼肉时,一定要掌握好投喂量,以免水质恶化。
-/gjfb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