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头制造有限公司 精工打造 质量有保证
价格:6.00起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封头制造有限公司
行 业:建材 管材管件 管帽
发布时间:2020-01-02
椭圆封头管帽中不仅有粉料和物料的热交换,还有水和物料的热交换,但是不管哪种介质对于设备的内外侧侵蚀、冲洗和结垢都有所不同,比如复杂的环境等。如果对板边纵向的弯曲抗力越小的话,那么就会更加的任意发生起皱。比如带有S、Cl-的介质的话,那么碳钢必定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侵蚀,而不锈钢也会产生点蚀或者是核应力之间发生侵蚀而导致破裂,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会造成换热设备的运行周期缩短,像是有机的椭圆封头正常情况下都是需要带有一定厚度的,这就需要多道的涂装和高温的烘烤,所以整个施工的工艺还是比较复杂的,主要的是其耐温的性能不怎么好,特别是油品的椭圆封头,在每次检验时都要使用高压的蒸汽进行吹扫,所以比较容易造成涂层的破坏情况。
在进行热冲时如果板坯料在加热时的温度不均匀、模具和下模圆角的间隙过大、压边发生不均匀等都会造成鼓包或者是皱折,封头在椭球的部位是需要经过线曲率变化而平滑连续的,所以一定要将应力分布的足够均匀,而且卵形的封头在深度上要比半球形少很多,也比较容易冲压和成型,可以说是目前中低压容器中比较常用的封头之一 封头厂专业生产椭圆封头 不锈钢封头 碳钢封头 合金蝶形封头 旋压封头等等 产品符合GB/T 标准 各种材质材料封头标准
制造封头的材料,除应分别符合一下标准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图样或订货技术协议要求;
a)钢制封头按GB150或JB4732
b)铝制封头按JB/T4734
c)钛制封头按JB/T4745
d)铜制封头按JB/T4755
e)镍和镍合金封头按JB/T4756
封头对金属坯料(不含板材)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改变尺寸、形状及改善性能,用以制造机械零件、工件、工具或毛坯的成形加工方法。
锻造的种类和特点
当温度超过300-400℃(钢的蓝脆区),达到700-800℃时,变形阻力将急剧减小,变形能也得到很大改善。根据在不同的温度区域进行的锻造,针对锻件质量和锻造工艺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冷锻、温锻、热锻三个成型温度区域。原本这种温度区域的划分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地讲,在有再结晶的温度区域的锻造叫热锻,不加热在室温下的锻造叫冷锻。
在低温锻造时,锻件的尺寸变化很小。不锈钢封头在700℃以下锻造,氧化皮形成少,而且表面无脱碳现象。因此,只要变形能在成形能范围内,冷锻容易得到很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润滑冷却,700℃以下的温螺纹管件,对焊管件,不锈钢管件锻也可以获得很好的精度。热锻时,由于变形能和变形阻力都很小,可以锻造形状复杂的大锻件。要得到高尺寸精度的锻件,可在900-1000℃温度域内用热锻加工。
另外,要注意改善热锻的工作环境。锻模寿命(热锻2-5千个,温锻1-2万个,冷锻2-5万个)与其它温度域的锻造相比是较短的,但它的自由度大,成本低。坯料在冷锻时要产生变形和加工硬化,使锻模承受高的荷载,因此,需要使用高强度的锻模和采用防止磨损和粘结的硬质润滑膜处理方法。另外,为防止坯料裂纹,需要时进行中间退火以保证需要的变形能力。为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不锈钢封头可对坯料进行磷化处理。在用棒料和盘条进行连续加工时,目前对断面还不能作润滑处理,正在研究使用磷化润滑方法的可能。根据坯料的移动方式,锻造可分为自由锻、镦粗、挤压、模锻、闭式模锻、闭式镦锻。
1、封头的种类
封头包括凸形封头、锥壳、变径段、平盖及紧缩口的设计。凸形封头包括:半球形封头、椭圆形封头、碟形封头和球冠形封头。从受力角度看凸形封头中从半球形封头逐渐不好,但从制造难度上看,逐渐好制造。
2、封头的制造方式
a)小封头:整体成型;
b)大、中型封头:先拼接后成型——用的多,标准中的要求主要针对它而言;
c)特大型封头:因运输及开档等因素要求,先分瓣成型,后组焊在一起。
3、封头的拼接位置
拼接的距离应有要求,为大于3δ,且不小于100mm(焊接热影响区是个高应力区,并且在该区的化学成分会有烧损。所以要避开高应力区,该区域与厚度有关。根据实践经验,应力衰减长度为大于3δ,且不小于100mm)。但制冷设备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有其特殊性。
碟形封头的r处避免拼接,会减薄、高应力。
拼接时焊缝方向要求只允许是径向和环向。以后大型封头可能会取消此要求。
4、拼接封头的焊接接头系数
先拼接后成型的封头,拼接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波检测,合格级别随设备壳体走。后成型的焊 缝检测级别、比例与设备壳体相同,高了浪费。举例:
假如设备壳体是20%检测,III合格。那封头拼接焊缝和后焊缝也是III合格,焊接接头系数为0.85;
假如设备壳体是100%检测,II合格。那封头拼接焊缝和后焊缝也是II合格,焊接接头系数为1。
所以封头拼接虽然100%检测,但合格级别不一样,随设备壳体走。
但要注意工艺制造过程:
正确的做法是:下料(划线)-小板拼成大板-成型-无损检测。
如果未成型之前做检测是不对的,保证不了成型之后还合格。也就是说无损检测是指终的无损检测。
-/gbadg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