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ISO认证 iso环境体系认证 费用便宜 快捷
价格:30000.00起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宁德ISO认证
行 业: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发布时间:2019-09-12
设备报废
5.3.1生产设备在确认其性能达不到技术要求时,生产部应及时填写《生产设备报废申请单》由技质部确认后报呈总经理批准报废。
5.3.2报废设备技质部须在《生产设备台帐》上注明,确保账、物相符。
5.4设施及设备策划
生产部负责技术、质量、采购、销售部门对设施及设备进行策划,策划时包括对风险识别和风险缓解方法具体按照《风险管理程序文件》进行,生产部制定年度的《设施和设备改进计划》并包含设计工厂布局内容为:
a)优化材料的流动和搬运,以及对空间场地的增值利用,包括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并且
b)在适用时,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
生产部每年进行开发并实施对新产品或新操作的制造可行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制造可行性评估应包括产能策划。这些方法还应适用于评价对现有操作的提议更改。
生产部保持过程有效性,包括定期风险复评,以纳入在过程批准、控制计划维护及作业准备的验证期间作出的任何更改。
工装管理
工装指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辅
具、工具等。
5.5.1工装的标识与建档
5.5.1.1工装须由生产部加贴标签,注明工装名称与工装编号等相关内容;对于顾客提供的工装,工装编号前加注顾客的商标或顾客公司名称的缩写,以利区分与识别,生产部应确保工装编号的**性。
5.5.1.2生产部负责建立《工装台账》,注明工装编号、工装名称、接收时间、制造商、使用场所等内容,新增工装时,生产部应及时更新《工装台账》,确保账、物相符。
5.5.2工装的使用
5.5.2.1生产工装在搬运与安装时应轻拿轻放,防止碰伤、跌落,造成工装损坏、变形、精度下降等现象。
5.5.2.2在投入使用前,技术员应先检查工装的状态,确认正常后进行工装安装调试。
5.5.2.3生产过程中,注意做好防护工作,防止损坏和减少磨损。当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生产与使用,并反馈给技术员、生产经理,已生产产品交品质巡检处理。
5.5.2.4工装经维修后,经品质巡检确认生产品的品质状况,判定合格的方可继续使用。
5.5.3工装的维护保养
5.5.3.1日常保养,工装在使用前,由使用人员每日对其进行检查、清洁,如需修复,则由技术人员进行。
5.5.3.2定期预防性保养,工装在长期使用状态下,维修人员应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定期保养或更换。
5.5.3.3预测性保养,工装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数据分析发现工装异常时,通知技术人员及时对工装进行检修与保养。
5.5.3.4存储保养,工装停止使用时,技术人员与品质巡检对工装夹具检验,以判定工装夹具可继续使用的程度。对于处于良好状态的工装夹具需作清洁、封存等保养。
5.5.4工装的报废
5.5.4.1工装的报废由研发部提出,研发部主管确认后,填写《工装报废申请单》,注明报废原因,经生产部经理批准后,作报废处理。
5.5.4.2工装报废后,生产部应在《工装台帐》上注明“报废”字样与报废日期。
5.5.5易损工装的更换
生产部制定《易损工装更换计划》,按计划定期更换易损工装,并记录于《易损工装更换记录表》中。
专家风采,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为众多企业提供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深知ISO9001的策划、建立、运行及改进的规律,指导企业的质量管理从入门到熟练直至精通。 通过培训让企业从内外部有一个整体的提升,真正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训练出良好的测试和质量管理素质,能更轻松地应对审核,让您以后站在更高的高度以更广阔的视角进行企业管理。
甲方义务与权利
1、当咨询进行时,应及时向乙方提供真实、准确的单位相关情况及信息,以确保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
2、提供咨询专家现场咨询、培训、指导方便。
3、有权要求咨询工作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在满足相关要求的情况下,有权要求确保资质的获得。
五、乙方义务与权利
1、应高质量地完成咨询工作,在满足相关要求的情况下,确保甲方顺利获得实验室国家认可的资质。
2、有权要求甲方按本合同的规定,及时支付咨询费用。
? 新产线的配置与布局建议
? 产线效率的梳理,压缩可能存在的浪费空间
? 人员效率的提升,优化作业指导过程
? 可能的精益生产工具的引入
? 流程的持续改进 持续关注,与公司一起探讨可能存在的改进空间,优化现场布局。
? 额外生产类工具的培训与实际使用引导
? 生产人员的能力建设与梳理
? 公司培训课题(时间、心态、管理意识等方面的分享与跟进过程) 根据现场需求,整合培训资源,进行室内专堂培训。
公司知识的应用推广
5.4.1各部门应规定公司知识的推广和应用途径,*大限度的发挥公司知识的作用,改进过程,提升产品质量,改善成本和交期绩效 .
5.4.2各部门应定期的通过各种形式(传阅,会议,讨论会,座谈会,专题演讲等)对与本单位相关的公司知识进行推广和交流,并建立应用推广记录.
5.4.3涉及到需要多个部门共同推广应用的公司知识,应由相关部门组织相关部门交流推广,并建立应用推广记录.
5.4.4各部门应每年对本部门公司知识的应用和发挥作用进行分析,总结,评价公司知识的价值,提出改进意见,持续提升知识管理水平,并将总结报告报送技质部办公室.
5.4.5文控每年将各部门的总结报告进行汇总整理,形成公司年度知识管理总结报告.
5.5检查、评价和考核
5.5.1办公室每年进行一次公司知识管理工作的检查,评价和考核,并将结果公布。
6.相关文件
6.1《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
7.相关记录
7.1《公司知识管理表》
员工的培训
4.2.1入职培训
4.2.1.1 行政部视招聘人员数量安排时间集体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质量/环境方针、质量/环境目标、厂规厂纪、人事行政制度、ISO9001╱ISO14001/IATF16949:2016基础知识等。
4.2.1.2培训时受训人员必须在《培训记录表》上签到并在培训完成后由授课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接受培训,培训课程与考核结果记录在《培训记录表》中。
4.2.2岗前培训
4.2.2.1当有新员工或调职员工,包括合同工与代理工作人员,上岗前相关部门须安排培训,须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给顾客带来的后果告知对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培训合格后方可安排独立上岗,并将培训课程与考核结果记录在《培训记录表》中。
4.2.3在职培训
4.2.3.1 行政部每年12月份依各部门需求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并分发给各部门,且在后一年度监督培训。
4.2.3.2各部门负责人依照“年度培训计划”安排培训。
4.2.3.3培训完成后需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录于《培训记录表》中,考核不合格者将进行再次培训。
? 让体系运作完善,确保ISO认证证书的持续有效;
? 让体系符合食品现状,并根据体系要求来指导公司的实际操作过程,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 培养出一批具备体系运作能力的人,让食品内部有可靠的体系运作人员,让体系一事不在成为公司担心和操心的累赘。
(二)提升目标
? 关注食品的生产操作流程,让这些过程实现效率的最大化,节约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提升产出,降低不良率。
? 丰富工厂人员的生产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有更多的能力和想法支持到企业发展,并为生产的不断规范化提供动力。
-/gbacf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