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认证 ISO14001认证指导 条件预判 资料协助
价格:25000.00起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ISO14001认证指导
行 业: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发布时间:2024-04-27
ISO14001认证需要哪些条件:
1、垃圾分类管理,如垃圾分类桶、标识、清单等;废弃物处理的登记记录;车辆年检;
2、环评批复、环境“三同时”竣工验收报告(或环评备案);
3、污染物排放报告,三废监测报告;
4、运行3个月以上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5、环保检测设施的第三方校准报告。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总则:
1) 公司应建立、实施和保持满足环境因素、合规性义务等要求所需的过程。当策划EMS管理体系时,公司应考虑公司内外部环境中提及的问题和利益相关方中提及的要求;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
2) 并确定需要应对的与下述有关的环境因素、合规性义务中识别的其他问题和要求。以确保EMS管理体系取得预期结果;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结果,包括外部环境状况对公司的潜在影响;实现持续改进。
3) 在EMS管理体系的范围内,公司应确定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状况。
4)已建立《风险和机会识别评价应对程序》。
环境因素:
1)目的:通过对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从而确定出环境因素及危险源和优先改善的重要环境因素及不可接受的风险,作为EMS方针目标的设定依据。
2) 内容:
a) 环境因素的识别必须考虑到公司活动、产品、服务、生命周期的观点及为本公司
服务的相关方对环境的影响;
b) 环境因素的识别必须考虑到正常、异常、紧急、正面、、过去、 现在、将来、直接、间接等各方面情况;
c) 根据各环境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程度评价出重大环境因素/不
可接受的风险作为公司制定EMS方针、目标的依据;
d) 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和优先等级的评估应根据《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执行;
e) 对于不可接受的风险所采取的措施方法可考虑消除、取代、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加以控制。 改善优先级必要时需考虑到公司的财力、技术 、相关方要求及法律法规要求。同时需要考虑到其采取措施后可能将产生新的风险并对其措施有效性进行评价。
f) 重大环境因素应在公司各部门和各层次间进行沟通。
g) 环境因素及其重要程度应依据公司的活动、产品及服务的变更,定期进行评估,
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
h) 公司已建立《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ISO14001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什么意思: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即ISO14001认证,依据ISO标准化组织出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进行注册的行为。ISO14001认证审核是认证公司通过审核员确定组织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14001标准及环保法规的要求的必须过程。
ISO14001认证适用的范围是哪些:
合规开立的组织都可以申请ISO14001认证。
对企业的运作的情况进行了解,对体系的策划情况进行了解,对体系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对企业的自我完善能力和自我纠正能力进行了解
结合前期的了解及我们对企业情况的判断,进行标准条款的实用性讲解,使体系要求与企业的实际经营和管理需要相结合,掌握安全管理知识与安全控制工具,深入理解新标准的要求
介绍推行ISO9001:2015、ISO14001:2015及ISO45001:2018的意义及推行过程中需要配合的事项。
介绍标准对企业在组织环境、相关方期望、组织知识及风险管理的要求,我们依据企业实际编制的相关的程序、作业书和表单所要达到的预期及取得的终绩效。
与技术研发人员进行小组讨论,沟通与工艺设计与产品研发的内容要求、与各部门的配合情况,规范设计与开发过程,确定相关的表单与作业要求
与业务人员进行小组讨论,沟通与客户沟通过程的管控、与各部门的配合情况,规范设计与开发过程,确定相关的表单与作业要求
ISO14001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周期是多久(与认证和培训辅导费用相关):
大约为1-6个月;
1、看企业与ISO14001标准及法规要求的差距;
2、看企业需要的培训辅导工作量和服务质量要求;
3、看企业的能给予配合的人力资源情况及配合人员的能力情况。
ISO14001认证的要求及内容:
1、组织的风险与机遇的识别、分析、管控,改进(PDCA);
2、环境因素的识别与管控;
3、组织的支持资源的提供与管控。
内部审核情况、合规性评价以及纠正、预防措施情况;
1. 方针的贯彻及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方针目标的适宜性,是否有修改的需要;
2.顾客反馈情况(包括顾客满意度的信息和顾客抱怨情况);
3.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外部影响变化和内部变化;
4.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及风险评价,应对风险的措施计划等;
5.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要求的程度;
6.质量管理活动状况及发展趋势;
7.体系文件的适用性评审和修订情况;
8.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以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
9.能源、资源的利用和实施控制情况;
10.重要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控制情况以及法规符合情况;
1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变化、相关方要求的变化等;
12.、疾病、事故情况;
13. 改进的建议(包括体系改进的方向和目标、目标和管理方案的更新方向、文件修订要求、薄弱环节改进措施和对策、资源的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