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第1条 直流给水系统的游泳池的补充水量,每小时不得小于游泳池水容积的15%。
第2条 游泳池宜采用间接充水和补水的方式,如采用直接补水和充水方式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回流措施。
第3条 补充水管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宜与充水管道合并设置;
二、补水管的水流方向,不得与游泳池水流方向相反;
三、宜设置立的计量装置.
游泳池的水处理系统
人在游泳池游泳的时候,会在水中留下油脂、皮屑和其他杂质,游泳的人越多,水质被破坏得也越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泳池水质维持干净,那么拥有一套完整的循环过滤系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一个游泳池的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循环系统、过滤系统、消毒系统。
泳池水循环系统主要有循环方式有顺流式、逆流式和混流式。
顺流式循环系统是游泳池的全部循环水量,经设在池子端壁或侧壁水面以下的给水口送入池内,由设在池底的回水口取回,经净化、消毒处理后再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水流组织方式。亦称顺流式循环方式。
逆流式循环系统是游泳池的全部循环水量,经设在池底的给水口或给水槽送入池内,再经设在沿池壁外侧的溢流回水槽(沟)取回,进行净化消毒处理后再池底给水口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水流组织方式。
混流式循环系统游泳池全部循环水水量由池底给水口送入池内,而将循环水量的 60%~70%的水量,经设在沿池壁外侧的溢流回水槽(沟)取回;另外 30%~40%的水量,经设在池底的回水口取回。将这两部分循环水量合并进行净化、消毒处理后,再经池底给水口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水流组织方式。亦称混合流式循环方式。
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泳池设备,给水系统
系 统 选 择
游泳池应采用循环净化给水系统。
当水源充沛时,游泳池可采用直流给水系统,但入池混合后的池水水质应符合本规范第2.1.2条的规定。
注:当技术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比较合理时,可采用直流净化给水系统。
充水和补水
游泳池的初次充水时间,应根据使用性质和城镇给水条件确定,一般宜采用24h。但长不宜超过48h。
游泳池的补充水量,应根据游泳池的水面蒸发、排污、过滤设备反冲洗(如用池水反冲洗时)和游泳者带出等所损失的水量确定,一般可按表3.2.2的数据选用。
游泳池的补充水量 表3.2.2
游泳池类型和特征
比赛、训练和跳水用游泳池
公共游泳池
儿童游泳池
幼儿戏水池
室内
露天
室内
露天
占池水容积的百分数(%)
3~5
5~10
5~10
10~15
不小于10
注:如卫生防疫部门有规定时,还应符合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
泳池水电系统对于有不同水深的同一座游泳池和有不规则形状的大型游泳池,为了保证将净化处理后的水能均匀地分配到游泳池的各个部位,使易被污染的区域的池水能够获得更多的净化处理后的水的供应。这就要按不同区域水深、面积确定循环水量及循环周期,并宜将配水管网分开或用不同配水管管径给予分别处理。
幼儿戏水池宜为直流式水系统。儿童池宜为立循环水净化处理系统。
游泳池水循环过滤系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而生,其原理是确保游泳池水的净化消毒的动态平衡,泳池水进行循环排放处理,有效的将泳池里面的杂质和排出泳池,保证水质的干净,让人们有一个好的运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