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特点:
1、采用全自动控制;
2、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3、总造价低,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4、行费用低,出水水质稳定;
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范围:
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机构、生物制药、、环监、产品质检、药品检验、血站、畜牧、、企业等实验室、化验室废水处理,经过处理后废水达到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标准,处理后的污水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也可以通过再处理工艺把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再利用。
处理出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县及县以上必须采用二级处理。
1.生化池:
(1)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为蛋白质和脂肪等,这些难以被一般的好氧菌直接利用,其生物降解中一般是先通过酶的作用分解成酸、碳水化合物等小分子有机物,然后方可被好氧菌直接利用。另外,本废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直接用好氧工艺去除全部的有机物将消耗大量的电能,势必的运行费用。为了节省运行成本,选择一种既要处理效果好,又要节省运行成本的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2)在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厌氧有完全厌氧和不完全厌氧即水解酸化,水解酸化是完全厌氧的主要阶段。完整的厌氧分为水解、酸化、产乙酸和产四个阶段。在水解阶段,高分子有机物被胞外酶分解为能够溶解于水并能够透过的小分子;在酸化阶段,水解后的小分子在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简单的化合物并至细胞外;在产乙酸阶段,水解酸化阶段的产物被产乙酸菌进一步转化为乙酸、、二氧化碳以及新的细胞;在化阶段,产乙酸阶段产生的乙酸、、碳酸以及甲酸、甲醇等被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
化验室污水处理设备
(3)完全厌氧工艺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容积负荷高、去除效果明显、抗冲击能力强、产菌活性强、污泥浓度高的优势。但是完全厌氧工艺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如废水需达到一定温度、反应器内的PH值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必须具有有效的三相分离器、必须具有颗粒污泥或高浓度厌氧污泥等。同时在完全厌氧反应中产生大量的沼气,针对于本项目的废水类型,产生的沼气存在臭味、腐蚀性和易等问题,若、处理不善,会危及人员及周围居民的。
(3)水解酸化工艺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中是应用多的形式,是通过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及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将生物的厌氧控制在水解及酸化阶段,不要求产乙酸和产阶段,从而缩短了反应的和时间。其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去除较多的有机物、降解分子量大和碳链较长的、进水的可生化性,同时由于其不产阶段,对条件的要求较低,能够抵抗一定的水质和水量的冲击负荷,同时水解酸化反应在厌氧和缺氧条件下都能够发生,对反应池的结构形式要求较低。水解酸化是将厌氧控制在水解和酸化阶段即可,因此水解酸化反应池的停留时间短,反应池内的优势菌群为水解酸化菌,少数为乙酸菌和产菌。另外,水解酸化工艺不产阶段,产生的少量气体可直接大气中,不会对人体和周围产生较大的影响。
(4)因此,从运行、方便、经济性等角度考虑,水解酸化工艺优于完全厌氧工艺。
将污水进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内生物弹性立体填料作为载体,靠兼氧微生物将污水中难溶解有机物转化为可溶解性有机物,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以利于后道O级生物处理池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通过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进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验室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控制项目 排放预处理标准
粪大肠菌群数(MPN/L) 5000
肠道致病菌 -
肠道病毒 -
化学需氧量(COD)
浓度(mg/L) 250
化学需氧量(COD)
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 250
生化需氧量(BOD)
浓度(mg/L) 100
生化需氧量(BOD)
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 100
悬浮物(SS)
浓度(mg/L) 60
悬浮物(SS)
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 60
PH值 6-9
氨氮(mg/L) -
动植物油(mg/L) 20
石油类(mg/L) 20
实验室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可以借鉴其它有机废水的处理。一般来说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法和物化法。对有机物浓度高、毒性强、水质水量不稳定的实验室废水, 生物法处理效果不佳, 而物化法对此类废水的处理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实验、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及回收循环再利用, 不仅能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而且能减少化学药品的浪费。对高浓度实验室有机废水, 将其中的如醇类、酯类、有机酸、酮及醚等回收循环使用后, 再用化学方法处理; 对浓度高、毒性大且无法回收的有机废水, 需要进行集中焚烧处理。
废液中有害物质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等,将有害物回收或分解、转化生成其它或低毒的化合物。下面是一些有害废弃物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