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厂房楼板承载力检测公司名录 厂房加装光伏检测
价格:面议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9999 个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厂房加装光伏检测
行 业:商务服务 维修及安装服务
发布时间:2023-02-07
本次受检厂房位于浙江省乐清市,为一栋五层框架结构房屋,平面布置呈矩形,建筑面积约为1680.40㎡,建于2010年。厂房室内外高差为0.30m,一层层高为4.80m,二~四层层高均为3.40m,五层层高为3.55m,建筑总高18.85m。该厂房东西向共6列柱,柱距主要为5.00m,南北向共两跨,跨度主要为5.95m和7.24m。该厂房混凝土柱截面主要为300mm×500mm、400mm×500mm和400mm×550mm,混凝土梁截面主要为250mm×450mm、300mm×600mm和400mm×700mm。厂房楼(屋)面均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屋面为平屋面。厂房一层以及三层均作为车间使用,二层作为办公使用,四~五层均作为仓库使用。为了解厂房目前的完损状况,特委托对受检厂房进行完损状况检测。
现场检测日期:2020年6月18日
本次厂房检测结果如下:
(1)受检厂房各测点倾斜率均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值。
(2)受检厂房主体结构整体性良好,各结构构件及连接节点基本完好。厂房存在的主要损伤为部分悬挑板轻微破损;局部地坪开裂、破损;楼梯间墙体开裂;部分柱、墙体粉刷层脱落;个别柱墙踢脚线瓷砖脱落;隔墙与墙体之间存在拼接缝。
(3)根据《房屋完损等级定标准(试行)》(城住字(84)第678号),定受检厂房为基本完好房,满足现使用要求。
工业厂房荷载检测:根据活荷载限值大小,一般将厂房分为轻型厂房、中型房及重型厂房。一般轻型厂房楼面活荷载限值为3.5kN/㎡,重型厂房楼面活荷载限值为7.5kN/㎡以上,中间即为中型厂房。这里要重点解一下这个限值的含义,这也是广大市民为关心也是误区多的问题。拿3.5kN/㎡举例:kN/㎡中文称千牛每平米,牛为力的单位,3.5kN/㎡即一平米能承受3.5kN的力。这里可以近似通俗地把这个值转化为较好理解的数字,即3.5kN/㎡可以近似的理解为350公斤一平方。概念解释清楚了,问题也就来了。按照上面的理解,一平方只能承受350公斤的重量,但一般的机器设备轻则上千公斤,重则几千公斤(好几吨),那岂不是根本放不了。其实不然,这里的350公斤一平方,指的是楼面的平均承载力,所谓平均承载力,就是指一块楼板(以梁为边界)上的的平均承载力为350公斤一平方,局部是允许超过350公斤的,因为超过的部分可由板内其他部分分摊重量。假设一块楼板面积10平米,活荷载限值3.5kN/㎡,那这块楼板可承受总重量为35kN/㎡,即3500公斤,局部超过350公斤是完全没问题的。那具体能超过多少,这个就需要再对楼板进行局部抗冲切验算,以防止由于局部受力过大,导致力尚未传导就已将楼板破坏的情况发生。由于这里牵涉的建筑结构力学知识太过,不适于作为常识普及。
七类检测内容的检测深度依次递增,各有不同,但均包括以下5部分内容:
1、调查建筑物的使用历史和结构体系;
2、测量倾斜和不均匀沉降;
3、通过文字、图纸、照片、影响等手段记录房屋构件,装修设备的损坏程度部位及范围; 4、利用设备检测相关数据,经过演算后分析原因; 5、综合评级;
房屋安全性的检测与评估,一般需要通过现场复核结构布置和荷载情况,材料性能检测,裂缝损伤检测,沉降变形测量,经结构验算和分析,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必要的加固处理建议。当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要对房屋的安全性进行检测与评估,且各种情况下的结构安全性检测评估有所侧重:
1)房屋因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等原因,出现裂缝损伤或倾斜变形时。这类项目除评估结构安全性,提出处理建议外,一般需要进行损伤原因分析,分析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等哪个环节造成现有损伤,为责任认定提供依据。住宅质量整治及仲裁多属该类项目。 2)房屋因相邻工程影响,出现裂缝损伤或倾斜变形时。这类结构安全性检测评估,重点是区分受检房屋的裂缝损伤或倾斜变形系房屋本身原因引起还是邻近基坑工程施工影响引起,评估结构安全性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建议。由于该类项目多在损伤或变形发生后委托进行,当事双方可能已经发生矛盾,故也有较多的委托仲裁项目。
上海市嘉定区联西村XX院内一幢单体房屋现作为车间使用,房屋为地上砖柱结构,该房屋A-B/4-13轴区域约建于2008年,A-B/1-4轴区域约建于2016年。为了解该受检房屋的完损状况,特委托对该房屋进行完损状况检测。本次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房屋建筑概况调查;
(2)房屋建筑平面布置图测绘;
(3)房屋使用情况调查;
(4)房屋变形测量;
(5)建筑结构构件损伤状况检测;
(6)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对房屋的损坏情况进行分析,并据此对受检房屋结构进行评级,出具房屋检测报告。
现场检测日期:2020年8月7日
技术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19);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3)《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621-2010);
判定标准: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11);
(2)《工业建筑可靠性标准》(G144-2019);
(3)《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城住字(84)第6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