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11-02 12:00:00 点击:90
中国阀门国产化,历来是任重道远的。当初我国提倡阀门国产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遇到层层阻力,更多的是争论不休。经过老一辈阀门行业有关*和核工业部分科研部门攻关与协调下,能用国产的,坚决用国产的,在国产化方面尽量打擦边球,为国家节省外汇。 我国阀门国产化当初是一无所有的,从零开始,并从核电站和核化工、以及石化设备上开始立足国产化,在80年代攻下了**台60万核电机组有关工程上关键项目,后来在搞秦山核电站时,上海阀门厂作为核工程管件阀门的国产化试点企业,为阀门国产化作出了贡献。**后我国加大阀门国产化的力度,随着阀门行业制造工艺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企业采用了先进的树脂砂脱箱造型线生产铸件毛坯,铸件化学成份采用直读光谱仪进行快速分析,采用钴60γ射线对铸件进行缺陷探测;锻造采用胎模锻和多向模锻等先进工艺。在进入21世纪后,阀门国产化步伐加快,在有关重大工程项目国产化有了业绩。 **在下达《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后,带动装备制造业全面振兴。为此国家**会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通协等国家有关部门早就提出争取在“十五”、“十一五”期间逐步实现重大装备阀门国产化的计划,其中提出实现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关键阀门、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备阀门国产化等,通过引进关键技术和自主开发,并在法规和政策上给予了许多优惠,于是相关阀门企业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国家做好阀门国产化工作。上下形成共识,阀门国产化取得了可喜进展。 合作编辑 {进口阀门 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