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09-10-07 12:00:00 点击:95
金冠园:福建最大的酱油系列调味品基地 1999年,投资逾1.5亿元的“金冠园”调味品企业在晋江五里高科技工业园创立。历经数年的发展,金冠园于2002年,在全国同行业中,成为首批获得国家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之一,被评为“农副产品龙头企业”;获得2003-2004第十三届中国厨师节指定调味品称号;2005年,“金冠园”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食品安全风声鹤唳之时。“金冠园”酱油被授予“国家免检产品”称号;获得2005-2006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称号;2006年,金冠公司被福建省卫生厅授予食品卫生“A”级企业荣誉,据悉,目前省内获“A”级荣誉的酱油生产企业仅金冠一家。在即将结束的2007年,金冠园又强势进入2007中国质量500强。一路走来,得益于泉州晋江良好的投资环境,金冠园以自己的迅速发展推动着泉州食品工业的提升,也回报着家乡的民众。 如今,金冠公司已发展成为福建省最大的一家调味品生产和研发基地。 【起步与发展】 “辛苦推销”到“引领罐头业‘掘金’外销” 1980年,金冠董事长吴文富在晋江创办了湖格食品厂。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他都亲历亲为。靠着生产一批卖一批,卖完一批再生产一批的滚动策略,他积累起“第一桶金”。并成立金冠食品(福建)有限公司 1985年,厂房扩大,开始生产罐头。然而,并率先走出了一条“内销转出口”的成功路。金冠的成功为当时福建省内那些不熟悉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怕在国外吃亏的罐头企业闯出了一条“内销转出口”的“血雨腥风”路。 1990年,吴文富第三次扩大厂房,并开始经营饮料产品,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战略。2年后,他选址晋江湖格工业区,建起面积达68000平方米的工业园,投资创办金冠集团。 此时的金冠,决定主打糖果产业,并开始生产果冻及饮料,同时将触角延伸至服饰及包装袋等。 【锐变】 投资1.5亿转型做调味品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欧盟对国内出口的酱油进行封杀,理由是这些出口酱油不够合格。当时,国内真正属于天然酿造的酱油很少,市场上百分之七八十的酱油是调配出来的,生产酱油的企业多属家庭小作坊。 由于欧盟的设限,当时国内不少调味品企业开始走下坡路,而国内的调味品市场,尤其是高档调味品,出现了大片空白。此时的金冠集团已具备相当实力。吴文富董事长有了再创品牌、转型调味品的雄心。这一决断成就了今天家喻户晓的“金冠园”品牌。 1999年,吴文富投资额1.5亿元的“金冠园”调味品企业在晋江五里高科技工业园创立。企业创立之出以生产酱油为主。酱油是老百姓饮食中最重要的调味品之一,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巨大空间。基于各种调查分析,金冠园认为这个行业伊始,就必须定位做中高档产品,并立志做民族品牌。 只有生产高品质的酿造酱油、走品牌化道路才是酱油行业的出路。一开始,金冠园就把产品质量定位在高起点、高标准上。在生产酿造酱油的过程中,精选优质黄豆、面粉为原料,专门从香港聘请著名专业技术工程师,采用高盐稀态酿造工艺,并利用闽南地区特有的沿海温和气候,经过微生物酶的作用,历时5—6个月用天然古法日晒精心酿制。 这种酱油不但不含三氯丙醇,而且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等多种有益人体的营养物质,其酱油味香色纯,微甜,原汁原味,风味独特,口感极好,一经投放市场,深受各地消费者青睐和赞誉。 随着企业的发展,金冠园将产品线扩展到酱料、粉类调味品、复合调味品等其他调味产品。当前公司产品有4大类,即:酱油、醋、调味粉、酱料,120多个品类。 对于食品企业来说,质量问题是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金冠园发展过程中,视品质和创新为两把利器,把严格的管理是过硬的质量作为前提和保证,在同行业率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认证。拥有一支专业品质检验队伍。从原料加工到最后成品下线独创了“四步检验法”,即原料把关、风味把关、品质把关、最终把关。运用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产品安全、美味、营养、保健。 【腾飞】 从泉州走向全球大市场 随着“金冠园”酿造酱油等系列调味品在市场上畅销走红,一直比较平静的福建调味品市场出现新的变化,早些年在福建市场占绝对份额的几个调味品品牌因“金冠园”酿造酱油的强势介入而逐步退缩。 现在,金冠园酱油卖到了广东、上海一些酱油大厂的家门口,畅销全国各地并大量出口东南亚、香港、美国、加拿大、波兰、澳大利亚等地区。“金冠园”要做消费者最放心、最信赖的品牌,意识到首先在产品品质上让消费者放心,以品质为动力,品牌才能水到渠成,品牌之树才能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