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8-26 12:00:00 点击:114
在工业循环水中,垢层的主要成份是钙盐和镁盐。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冷却水与加热表面接触时,由于温度的升高,使它们在水中的含量**过了这些化合物在该温度条件下的溶解度,钙镁盐类便沉积在加热表面上。因此,水垢是由水中溶解的物质析出了沉积而成。结垢的原因主要有: ⒈固相物的生成 ⑴形成污垢的原因: ①多组份过饱和溶液中盐类的结晶析出; ②**胶状物和矿质胶状物的沉积; ③不同分散度的某些物质固体颗粒的粘结; ④某些物质的电化学还原过程生成物等。 以上混合物沉积总称作污垢。 ⑵形成水垢的原因: 水中溶解盐类产生固相沉淀是构成结垢(水垢)的主要因素,其产生固相沉淀的条件是: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些盐类的溶解度降低,如Ca(HCO3)2、CaCO3、Ca(OH)2、CaSO4、MgCO3、Mg(OH)2等; ②随着水份的蒸发,水中溶解盐的浓度增高,达到过饱和程度; ③在被加热的水中产生化学过程,某些离子形成另一些难溶的盐类离子。 具备了上述条件的某些盐类,首先在金属表面上个别部分沉积出原始的结晶胚,并以此为核心逐渐合并增长。之所以易沉积于金属表面,这是因为金属表面在微观上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微观上的凹凸不平成为过饱和溶液中固体结晶核心;同时加热面上的氧化膜对固相物也有很强的吸附力。作为构成水垢的盐类——钙镁,在过饱和溶液中生成固相结晶胚芽,逐变而为颗粒,具有无定形或潜晶型结构,接着互相聚附,形成结晶或絮团。固相沉渣的生成与胚芽核心的生成速度有关,即与单位时间内出现的结晶核数量与结晶生长的线速度有关,而这两个因素又与水温和水中含盐浓度及其它杂质的存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