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05-23 12:00:00 点击:49
国家政策: 能源状况显现出日益紧张的局面,一方面是能源紧张,另一方面是工矿企业、**管理等原因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中国**已经郑重承诺在十一五期间将实现节能20%的目标。当今世界各方面的人员都在努力提高用电效力。我国能源生产及消费居世界**,但仍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的颁布,以及每年**在节电推广上的投资举措都已表明:节电对于**来说是势在必行。 节电与企业经济效益: 在过去,节电对许多工业、商业用户来说还是可有可无的,但是随着传统产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利润下滑的处境,对此只能从加强市场开拓以及强化成本控制两方面着手,相对而言,成本控制更易实施、风险也更低。在各项成本中,电费是一个主要项目,而且多数用电设备都存在"大马拉小车"的情况,有着很大的节余空间,对于已没有太多选择的企业而言,通过省电来降低成本、提*空间已经势在必行。 美国*的财经刊物《CFO》(财政执行官)杂志较近发表的对美国1000家较大的上市公司所做的一项调查,获得了两个惊人的发现: **:电费开支通常为企业的*三或*四项较大的成本。 关于**个发现,在多数财政行政官的传统观念中,电费成本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因此直接控制的压力不大,无须单独加以考量,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因为除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外,电费的支出通常为*三大项的开支,是往往被CFO们在控制模式中忽视,然而却是十分惊人的一项成本。 *二:对多数企业而言,电费是未被企业控制的最后一项成本。 关于*二个发现,在这些大公司中,企业花费大量的投资用于对物料和人工成本的控制,如复杂的和较其先进的电脑控制流水线,电脑控制的物流与配送系统;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企业热衷于物料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控制,运输成本控制,税费控制和行销费用的控制, 但恰恰忽视了对电费的控制。 CFO们普遍认为电费开支是难以控制的,交电费天经地义,因为用电设备消耗多少电,是由其机电特性所决定的。 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企业至少可以减少20%以上的开支。通过技术改造,如加装先进的节电控制装置,通常可以使设备的用电量减少5%-25%。 对于企业来说,电力的充足供应固然重要,但有效的使用电力,提升电能的效率才是让企事业单位电力产生功效的一准则。可以说,要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必须确保产品品质,降低产品的成本,而这一切都与节电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内部的电能控制力和电能改善力已成为掌控企业未来外部竞争力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