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08-16 12:00:00 点击:59
在树林里上课 1913年,瑞典**学院把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发银髯的泰戈尔。诗人拿了这笔奖金,于20年代买了一个农庄,办了一所国际大学。中国诗人徐志摩,别了康桥(剑桥大学),游学至印度,由泰戈尔执袖亲陪,视察了这片把大自然当成绝妙奇书,让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两位诗人,都身穿印度宽袖长袍,联袂摄襟而行,正巧老师和学生在森林里上课呢。山泉淙淙,蜜蜂嗡嗡,花蝴蝶在孩子们书上翩翩争娇。远处,是睁着好奇眼睛的各种动物在旁听。下课时,牧人们隔河对歌,姑娘们在草地上与金丝雀一块儿跳舞。志摩不禁怦然心动:中国,也要办这么一座宽松的学校才好呀。泰戈尔,正欲以之向中国传经布道。他管徐志摩叫"新唐僧",请志摩为国际大学师生作孔夫子诞辰日之讲座,然后磋商了中国之行。 是时,学府办在自然界之怀抱,且与医疗、木工、酿酒。纺织、制陶、蓄水、立秋、农业合作社相结合的,英国也有一座,主人是英国青年思厚之。他1921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系,娶美国富孀多芙乐为妻,以雄厚的资财,在美国南部托特尼斯买下了占地四千英亩的古堡——达廷顿庄,以及附近大片森林和农田,做教学基地。泰戈尔的大学,得其资助。徐志摩要在中国办学,思厚之同样将英镑慷慨奉献。 1924年的中国,到处是军阀割据。徐志摩偕泰戈尔,由美国传教士引见,赴山西,拜访徐志摩认为较为开明的阎问锡山,落实计划。督军阎锡山,居然一诺千金,愿将生态环境较好的晋祠,划给徐志摩作为亦学亦农的开发基地。这使他欣喜若狂。可惜,这计划因直奉战争爆发而泡汤。 徐志摩接着考察了海盐县的南北湖的办学条件。这地方,离他的故乡海宁非常近。翻过了漫山青松的鹰裹**,钱塘江母亲生下的*二个女儿——南北湖,全湖在目。那粼粼波纹,该是学生们吟咏的清音;那竿竿草地,应让姑娘小伙自由地嬉戏才好啊!北方打仗不停,南方难得有这么一块伊甸园,志摩又一次欣喜若狂。可惜,这美梦因绑匪绑走他家一位至亲而破灭。 根据徐志摩学生陈梦家、何家槐、赵家壁、卞之林、沈从文等人回忆,志摩办学虽未遂志,但志摩讲课,是名副其实把自然当学堂。光华大学原来有座小泥山,翻过小山,也有一条溪流,树林茂密。中国的学生们,总算因志摩而尝到了一点林下风之甜味。听他靠在梧桐树上讲授欧洲文学与中国诗学,心情真像鸟儿似的放飞在天空。他总是一手拿书,一手指着蓝天白云,指着风叶簌簌的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