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mlogo.png)
价格:面议
0
联系人:
电话:
地址:
访问S7-200 SMART 中的数据
S7-200 SMART从外部接收信号输入(输入数据),在内部按照用户程序运算、处理后,再输出进行各种控
制、显示。
CPU 将信息存储在不同存储单元,每个位置均具有唯一的地址。寻址时,数据地址以代表存储区类型的字
母开始,随后是表示数据长度的标记,然后是存储单元编号;对于二进制位寻址,还需要在一个小数点分
隔符后指定位编号。
位寻址的举例如下图所示:
图1.位寻址举例
其中,存储区和字节地址(“M3”)代表 M 存储器的第 3 个字节,用句点(“.”)与位地址(位 4)分
开。
字节寻址的举例如下图所示:
图2. 字节寻址举例
可以看出,VW100包括VB100和VB101;VD100包括VW100和VW102,即VB100,VB101,VB102,VB103这4个字
节。这些地址是互相交叠的。
当涉及到多字节组合寻址时,遵循“高地址,低字节”的规律。
下表给出了不同数据长度可表示的整数值范围。
表1.不同数据长度表示的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数范围
对本地 I/O 和扩展 I/O 进行寻址
CPU 提供的本地 I/O 具有固定的 I/O 地址。可以通过在 CPU 的右侧连接扩展 I/O 模块,或通过安装信
号板来增加 I/O 点。 模块点的地址取决于 I/O 类型和模块在 I/O 链中的位置。
注意:
l 数字量 I/O 的过程映像寄存器空间总是以八位(一个字节)递增的形式预留。 如果模块没有为每个
保留字节中的每一位提供相应的物理点,那些未使用的位就无法分配给 I/O 链中的后续模块。 对于
输入模块,这些未使用的位会在每个输入更新周期中被清零。
l 模拟量 I/O 点总是以两点递增的方式分配。 如果模块没有为这些点分配相应的物理 I/O,则这些
I/O 点将丢失,并且不能够分配给 I/O 链中的后续模块。
下表提供固定映射惯例的示例(由 STEP 7 Micro/WIN SMART 建立,并作为系统块中I/O 组态的一部分
下载)。
表2. CPU 映射惯例:
计数器
S7-200 SMART 指令提供了下述三种类型的计数器。
l CTU:增计数器。
l CTD:减计数器 。
l CTUD:增/减计数器 。
计数器指令的梯形图格式如下图所示。
图1.计数器指令
l CU:增计数信号输入端;
l CD:减计数信号输入端;
l PV:预置值;
l LD:装载预置值;
l R:复位输入;
注意:当子程序在同一周期内被多次调用时,不能使用上升沿、下降沿、定时器和计数器。
注意:由于每个计数器有一个当前值,因此请勿将同一计数器编号分配给多个计数器。 (编号相同的加
计数器、加/减计数器和减计数器会访问相同的当前值)
计数器按如下表所列的规律工作:
表2.计数器工作规律
计数器计数范围为0~32,767。计数器号不能重复使用。计数器有两种寻址类型:Word(字)和Bit
(位)。计数器号既可以用来访问计数器当前值,也可以用来表示计数器位的状态。
增/减计数器指令举例如下图所示:
定时器
S7-200 SMART指令提供了下述三种类型的定时器。
l 接通延时定时器(TON):用于定时单个时间间隔 。
l 有记忆的接通延时定时器(TONR):用于累积多个定时时间间隔的时间值。
l 断开延时定时器(TOF): 用于在 OFF(或 FALSE) 条件之后延长一定时间间隔,例如冷却电机的延
时。
定时器号和分辨率
定时器对时间间隔计数。定时器的分辨率(时基)决定了每个时间间隔的长短。
S7-200 SMART提供了256个可供使用的定时器,即用户可用的定时器号为T0-T255。TON、TONR 和 TOF 定时
器提供三种分辨率:1ms、10ms和100ms。(当前值的每个单位均为时基的倍数。例如,使用 10 ms 定时器
时,计数 50 表示经过的时间为 500 ms )。
定时器号的分辨率(时基)及最大计数时间,如下表:
表1. 定时器号和分辨率
定时器号决定了定时器的分辨率(时基) , 并且分辨率在指令块上标出。
注意:同一个定时器编号不能同时用于 TON 和 TOF 定时器。 例如,不能同时使用 TON T32和 TOF
T32。
不同分辨率的定时器按以下规律刷新:
l 1ms:1ms分辨率的定时器,定时器位和当前值的更新不与扫描周期同步。对于大于1ms的程序扫描周
期,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定时器位和当前值刷新多次。
l 10ms:10ms分辨率的定时器,定时器位和当前值在每个程序扫描周期的开始刷新。定时器位和当前值
在整个扫描周期过程中为常数。在每个扫描周期的开始会将一个扫描累计的时间间隔加到定时器的当
前值上。
l 100ms:100ms分辨率的定时器,定时器位和当前值在指令执行时刷新。因此为了保证正确的定时值,
要确保在一个程序扫描周期中,只执行一次100ms定时器指令。
注意:要确保最小时间间隔,请将预设值 (PV) 增大 1。例如:使用 100 ms 定时器时,为确保最小时
间间隔至少为 2100 ms,则将 PV 设置为22。
TON 和 TONR 定时器操作:
l 在使能输入 IN 接通时开始计时。 当前值等于或大于预设时间时,定时器位置为接通。
l 使能输入置为断开时, TON 定时器的当前值。
l 使能输入置为断开时,保持 TONR 定时器的当前值。 输入 IN 置为接通时,可以使用TONR 定时器累
积时间。 使用复位指令 (R) 可 TONR 的当前值。
l 达到预设时间后,TON 和 TONR 定时器继续定时,直到达到最大值 32,767 时才停止定时。
TOF 定时器
l 使能输入接通时,定时器位立即接通,当前值置为 0。输入断开时,定时开始,定时一直持续到当前
时间等于预设时间。
l 达到预设值时,定时器位断开,当前值停止递增;但是,如果在 TOF 达到预设值之前使能输入再次
接通,则定时器位保持接通。
l 要使 TOF 定时器开始定时断开延时时间间隔,使能输入必须进行接通-断开转换。
l 如果 TOF 定时器在 SCR 区域中,并且 SCR 区域处于未状态,则当前值设置为0,定时器位断开
且当前值不递增。
定时器工作规律如下表所示:
表3. 定时器操作和PLC上电循环
S7-200和S7-300进行以太网通信
可以把S7-200的以太网模块CP243-1配置为CLIENT,使用STEP 7 Micro/WIN32中的向导进行通信的配置即可。在命令菜单中选择工具--> 以太网向导。
图16 打开以太网向导
***步是对以太网通信的描述.点击下一步开始以太网配置。
图17 向导介绍
在此处选择模块的位置,在线的情况下,您也可以用读取模块按钮搜寻在线的CP243-1模块。点击下一步;
图18 读取模块
在此处填写IP地址和子网掩码。点击下一步;
图19 地址设置
需要填写模块的连接数目,如只和CP343-1通信则在此处填写1,点击下一步。
图20 模块占用地址设置
选择此为客户机连接,远程属性TSAP (Transport Service Access Point)填写为03.02,输入343-1的IP地址.,点击按钮进入数据交换的定义。
图21 连接设置
点击新传输按钮进入设置:选择是读取数据还是写入数据。填写通讯数据的字节个数,填写发送数据区和接收数据区的起始地址,本例中为从S7-300的MB200开始读取8个字节到vb1000开始的8个字节的区域中。
点击确认按钮:
图22 数据区域设置
选择CRC校验,使用缺省的时间间隔30秒,点击下一步按钮。
图23 使用CRC
填写模块所占用的V存储区的起始地址。你也可以通过Suggest Address按钮来获得系统建议的V存储区的起始地址, 点击下一步按钮。
图24 配置存储区
完成以太网向导配置后需要在程序中调用以太网向导所生成的ETHx_CTRL和ETH0_XFR, 然后,将整个项目下载到作CLIENT的S7-200 CPU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