馓子历史:
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在青海,汉族在腊月作,过年时招待客人,在正餐前食用。、撒拉族等一些少数的群众,在每年欢度传统的“古尔邦节”、“尔德节”、“圣纪节”,以及婚丧大事中,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品。
皇娘沟粗条馓子特点:
历史悠久,村里尚在的年龄超过80岁的老一代馓子传承人就达到十多位,早可追溯到清末,到2018年山亭、徐州、邹城、济南、泰安的粗条馓子手艺大都来源于此地。随着,皇娘沟馓子这种起源于鲁南地区的特色食品,还一度随着人们的迁徙,被端上上海、杭州等南方人的餐桌。
味道正宗,市场上主要流行细条馓子,本地又称焦条馓子,这是80年代以后,根据人们口味的不同,方便食用等特点为外地人而创新的一款品种2018年皇娘沟馓子采用的炸馓子技术仍是流传了两百多年的老技艺,口味正宗,外脆里香。但是由于社会发展,人们追求新鲜美食的同时,对这种传统食品的喜好已经远不如从前。传承两百多年的技艺也濒临年久失传,尤其是从事炸馓子这一食品行业的人大幅减少,利润低,保护政策的缺失。
完全仿手工。现在市场上有人用面条机改装馓子机,有人用麻花机代替馓子机,有人用压力把面条挤出,这些工艺不同程度上破坏了面的劲道,是面条没有弹性和韧性。馓子条只有用双手用力对搓这个原理才能达到这个效果。我们馓子机虽然不能达到全自动一体化工作,但是可以达到手工的效果。
馓子搓条机五点优势:
1、降低劳动强度。即使是一个熟练男工搓完一袋面,仍然会感觉到身体上的疲惫;使用我们的馓子搓条机,一个女工培训2个小时后,可以听着音乐,心情很愉悦的就做完了,连衣服都不会脏。
2000多年前,我国爱国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饵,有餦餭兮”的句子。宋代词人、美食家林洪考证:“粔籹乃蜜面而少润者”“餦餭乃寒具食,无可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