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常平灏达工业气体经营部
联系人:何鹏
电话:18823803458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东坑村东坑镇岭贝塘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常平销售氧气
行 业:化工 无机化工原料 二氧化碳
发布时间:2022-08-18
项目和方法 项目和方法 1
(1)设计和技术资料的审查:同压力容器一样,气瓶的设计和技术资料审查是的主要 项目之一,审查的资料包括:设计图纸、强度计算、有关制造的各种技术文件、技术总结、 技术报告以及各种、试验、分析数据等。(2)气瓶的实体:气瓶的实体项目分逐个和按批次抽样两种项目,有必要时 还应进瓶技术。 ①逐个项目:外观质量、内表面质量、钢瓶瓶口螺纹、水压试验或气密 性试验、附件的质量、性能、容积残余变形率和蒸汽干燥等。 ②抽样项目:在一个批次中,对抽取的代表性样品实施的项目,主要有:外 观质量和尺寸、装配质量、钢印标记、油漆检查、阀门和瓶帽检查、材料的机 械性能和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底部解剖、焊缝质量、爆破试验等。 ③气瓶技术内容:对批量生产的气瓶,在样品合格的基础上,经小批试制,作为 定型产品之前,应进瓶技术。除审查设计、制造、的资料外,还要进行下列项 目的实际检测。 a.焊接气瓶主要有:主体材料化学成分分析、主体材料机械性能试验、焊接接头机械性能 试验、主体焊缝无损探伤、壁厚测定、水压试验、气密性试验和爆破试验等。 b.无缝气瓶主要有:主体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瓶体机械性能试验、壁厚测定、水压试压、 容积残余变形测定、气密性试验、爆破试验、金相组织、底部解剖、压扁试验或冷 弯试验等。(3)合同或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其他项目。
对于结构和使用上有要求的气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瓶体颜色表示允装气体,不得任意涂改,要保持瓶体清洁,漆色明显。 (2)严禁敲击、碰撞、倒置。 (3)运输、存放和使用时,不得靠近火源,烈日曝晒,也不能放在潮湿、积水处。 (4)冻结时,绝不能用火烤。 (5)严禁过量充装
台北6立方米氧气钢瓶即6立方米氧气筒氧气筒内容量水容积40公升钢瓶氧气筒氧气容量6000公升
氧气筒高测试压力250kg/cm2氧气钢瓶高灌装压力150kg/cm2氧气筒瓶阀W22外牙式
尺寸:高度=130公分直径=23公分
乙炔的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是:
这仅说明了乙炔燃烧的初与后产物的成分。由于气焊时由氧气瓶只供给一部分氧气,因之燃烧过程中乙炔火焰又与空气中的一部分氧进行了反应。典型的中性火焰明显的分成三层,由内向外各称之为焰心、内焰、外焰。焰心这是由焊嘴喷出的未燃烧的混合气体,在焰心表面开始燃烧并发生热量,这时仅靠氧气瓶供给氧气,进行不完全燃烧,其反应:
因此,内焰中充满了还原性很强的CO与H2气体,它对焊接金属有还原脱氧作用,可使焊缝金属组织均匀无空隙与气泡,不含有氧化杂质。
在内焰表面未完全反应的CO的H2和由空气中进入的氧气按下式进行完全燃烧。
4CO+2H2+3O2→4CO2+2H2O+Q
充满着完全燃烧的CO2与H2O的外焰很好的包围着内焰,可防止熔化金属为空气氧化。
由于内焰两侧发生很大热量所以内焰温度高达3100℃,而且还原性好,故焊接内焰中进行,使工件与焰心的距离保持2~3mm。
假如所供给的氧气量比乙炔少,在还原区中乙炔未燃烧部分将分解为碳和氢,可能被熔融的金属吸收使焊缝金属增碳并吸收氢气增加气孔,这种火焰称之为碳化焰。
当氧气增加时,还原区减少,还未参加反应的氧很容易氧化并降低焊缝质量。这种火焰称之为氧化焰。因为氧气供给较多,火焰燃烧速率增加,具有淡蓝色并有嘶嘶的声音。
焊是气焊所使用的主要工具。焊的构造多种多样,但其原理基本相同。目前普遍使用的为喷射式的焊。
这种焊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氧气的喷射力作用形成的一种吸引力而取得足够的乙炔来满足燃烧的需要量。
焊的规格一般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另外各型焊又配备有几个不同口径的焊嘴头。
氧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的高压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两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它气瓶。氧气作为一种理想的助燃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由于氧气瓶是一种盛装助燃压缩气体的移动式容器,压力高,装卸运输频繁,使用环境杂乱,往往使氧气瓶的使用处于不的状态,一旦发生气瓶爆炸事故,将给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目前在氧气瓶使用与管理上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隐患:
1.**期充装。氧气瓶钢瓶符合 G99标准和原劳动部《气瓶监察规程》。氧气瓶有效期15年,3年强制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查清氧气瓶的状况,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但目前使用中氧气瓶**期充装的现象较为严重,给使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附件损坏、丢失。氧气瓶的附件中有瓶阀、手轮、瓶帽和防震胶圈。瓶帽是为了防止气瓶瓶阀在搬运过程中被撞击而损坏,甚至被撞断使气体高速喷出,推动瓶阀和手轮向前高速飞动造成伤亡事故。防震圈是为了防止气瓶受撞击的一种保护装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气瓶监察规程》明确规定,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带好防护帽。但在实际使用中氧气瓶附件齐全的很少,大多数没有瓶帽、手轮,瓶阀伤痕累累,阀杆被撞弯,甚至严重变形,给使用带来严重威胁。
3.太阳曝晒。《气瓶监察规程》规定,气瓶运输,夏季使用时应防止曝晒。因为氧气瓶的容积是有限的,曝晒会使瓶内介质温度升高,导致瓶内压力骤增,使气瓶处于危险状态。有些用户在运输中没有采取遮阳措施,夏天使用时将氧气瓶置于太阳下暴晒。尤其是夏季公路温度经常达到40多度,倘若气瓶本身存在缺陷,充装过量或者相互撞击,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4.距离不够。《气瓶监察规程》规定,氧气瓶使用时必须距明火10米以外,储存时严禁和乙炔瓶同室存放。许多用户却忽视了这项要求,存在着焊接作业时氧气瓶距焊接点的距离不够10米,氧气瓶、乙炔瓶同室存放的现象。一旦气瓶漏气,遇上明火发生爆炸,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野蛮装卸。运输和使用中,野蛮装卸的现象很普遍,如短距离运输时,将氧气瓶用力推倒,然后顺地面滚动;车辆运输时固定不牢,气瓶相互碰撞,从车辆上直接向下推等等。如某市制氧厂用汽车装运氧气瓶到某企业,卸车时将氧气瓶推下撞击到另一只气瓶上,引起两只气瓶同时爆炸。
6,**装。氧气瓶在充装时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失误造成**装,使瓶内压力升高,并**过它的许用应力,后发生过量的塑性变形而爆炸。
氧气发现历史
普利斯特里对氧气的研究
普利斯特里从布莱克煅烧石灰石对CO₂的发现受到启发,利用凸透镜聚集太阳光使一些物质燃烧或分解放体并进行研究。1774年8月1日,普利斯特里终于成功地制得了氧气,成为化学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他的实验非常简单,把放在一个充满的玻璃瓶里,然后,把玻璃瓶倒放在槽中,玻璃瓶完全被充满,空气全被排除掉,浮在上面。然后,他用凸透镜聚集太阳光,照射到上,使受热。
经过长期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受热分解成汞,并放出氧气。于是,氧气聚集起来排走玻璃瓶中的汞,使汞面降低。气体空间体积不断增加,直到气体体积为体积的三四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