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IC厌氧反应器实验装置仪器
价格:5000.00起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北京IC厌氧反应器实验装置仪器
行 业:机械 仪器仪表 实验仪器装置
发布时间:2022-06-12
今科教学仪器厂家主要生产IC厌氧反应器实验装置、A20城市污水处理模拟装置、MBBR实验装置等排水处理实验装置,操作简单,性能稳定,质量可靠,价格公道,欢迎来电咨询。
影响颗粒污泥形成因素
3-1 碱度
一般认为,进水水质中碱度通常应在1000mg/L(以CaCO3计)左右,而对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废水,进水碱度:COD>1:3是必要的。有学者研究表明,在颗粒污泥培养初期,控制出水碱度在1000mg/L(以CaCO3计)以上能成功培养出颗粒污泥。在颗粒污泥成熟后,对进水的碱度要求并不高。这对降低处理成本具有积意义。
3-2 微量元素及惰性颗粒
微量元素对微生物良好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其中Fe,Co,Ni,Zn等对提高污泥活性,促进颗粒污泥形成是有益的。
此外,惰性颗粒作为菌体附着的核,对颗粒化起着积的作用。另外,有研究表明,投加活性炭可大大缩短污泥颗粒化的时间;在投加活性炭后颗粒污泥的粒径大,并使反应器运行更加稳定。
3-3 SO42-
关于SO42-对颗粒污泥的形成目前尚在讨论中。据Sam-Soon的胞外多聚物假说,局部氢的高分压是诱导微生物产生胞外多聚物从而与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带电基团的静电吸引及物理接触等架桥作用,构成一种包含多种组分的生物絮体,从而形成颗粒污泥的必要条件。
而有硫酸盐存在时,由于硫酸盐还原菌对氢的快速利用,使反应器无法建立高的氢分压,从而不利于形成颗粒污泥。但有些国内外外学者发现处理含高硫酸盐废水时,会有非常薄的丝状体产生,它可作为产甲烷丝菌附着的原始核,从此开始颗粒的形成;硫酸盐还原产生的硫化物与一些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颗粒,可能成为颗粒污泥生长的二次核。
3-4 接种污泥及接种量
一般来说,对接种污泥无要求,但接种污泥的不同对形成颗粒污泥的快慢有直接影响。因此,保证污泥的沉降性能好、厌氧微生物种类丰富、活性高,对加快颗粒污泥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对接种污泥的量,有学者研究认为,厌氧污泥接种量为11.5kgVSS/m3(按反应区容积计算)左右时,对于迅速培养出厌氧颗粒污泥是合适的。
3-5 启动方式
采用低浓度进水,结合逐步提高水力负荷的启动方式有利于污泥颗粒化。这是因为低浓度进水可以有效避免抑制性生化物质的过度积累,同时较高的水力负荷可加强水力筛分作用。
3-6 水力负荷
这是重要的一条,需要循序渐进。水力负荷太低,会导致大量分散污泥过度生长,从而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甚至会导致污泥膨胀。但水力负荷过大,会对颗粒污泥造成剪切并会剥落未聚集细胞体的胞外多糖粘滞层而阻碍粘附聚集。
因此,在启动初期,应采用较小的水力负荷(0.05-0.1m3/m2?h)使絮体污泥能够相互粘结,向集团化生长,有利于形成颗粒污泥的初生体。当出现一定量的污泥后,提高水力负荷至0.25m3/m2?h以上,可以冲走部分絮体污泥,使密度较大的颗粒污泥沉降到反应器底部,形成颗粒污泥层。
为了尽快实现污泥颗粒化,把水力负荷提高到0.6m3/m2?h时,可以冲走大部分的絮体污泥。但是,提高水力负荷不能过快,否则大量絮体污泥的过早淘汰会导致污泥负荷过高,影响反应器的稳定运行。
实例交流
问题1:水处理工艺如下:格栅-调节池-初沉池-预酸化池-污泥选择器-IC反应器-好氧接触反应池-接触沉淀池-二级反应池-二沉池-中间池等,废水为制酒污水
本人发现在IC反应器监测到的氨氮不减反而有点点增加了,原因是什么呢?
在IC反应器中,控制反硝化的发生是为了避免形成反硝化菌对产甲烷菌的抑制作用,这个可以详细解释一下吗? 还有实际工程应用中,是如何控制IC反应器里的反硝化发生的?
回答:经过厌氧以后氨氮反而升高,是因为污水中的有机氮经过厌氧水解后被有机物分解为氨氮和其他物质,很多含蛋白质氨基酸成分比较高的污水经过厌氧水解后都会出现氨氮上升的现象。2、反硝化作用是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变成氮气和水,这个反应会是污水中pH升高,当超过8以后会对甲烷菌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产沼气的量。
有机氮转化为氨氮,所以IC出水氨氮比进水高。
不用考虑,只要好氧池的水不要进IC,不会担心第2条的发生。
问题2:原水为制药废水,COD:2.5W左右,氨氮300-600mg/L,pH:3-4,接种污泥为啤酒厂的剩余污泥(絮状),采用IC反应器。请问:刚开始投泥污泥浓度、温度控制在多少合适?还有营养比例控制在多少合适?
回答:IC控制温度:35℃,浮动不超过2℃。主要的启动初期是控制进水负荷:pH6以上,出水VFA3mmol以下,防止酸败;絮状泥启动初期5g/L。制药废水还要检测一下,含盐量,保证含盐量稳定。
问题3:IC反应器接种污泥可以用絮状污泥么?如果能用絮状污泥,其启动时间大概多长?IC反应器的进水COD浓度可以达到多少?
回答:IC可以用絮状泥,周期比较长,效果差。 颗粒污泥的话,启动量也需要挺大,还有水质的问题。 进水COD几万的都有吧。
问题4:近IC罐间歇性加泥,IC罐停止进水了,罐内温度有所下降,现在想先把罐内温度恢复到正常状态,不知道提升温度的速度是多少?
回答:1-2℃,比较容易掌控,还对污泥有利,升温时不要在罐体直接加温,二是在调节池进行加温。
问题5:这段时间在做IC反应器焦化废水的中试。运行一个月的时候还有颗粒污泥产生,可是两个月后却发现没有了。每天我都会停止进水两个小时,然后在这期间打开循环泵进行内循环。
回答:颗粒污泥没有,有这些情况:前期进水流量过大,污泥随出水流失(即跑泥了),出水中有很多的颗粒污泥;一种是你的预处理没有做好,生物抑制性的物质太多,可以污泥解体,成絮状流失,布水不均,污泥跑偏。
IC厌氧反应器说明书
IC厌氧反应器简介
IC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多级内循环反应器,是第 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代表。与前二代厌氧器相比、它具有占地面积少、容积负荷量高,布水均匀,抗冲击能力强、性能更稳定、操作更简单的多种优势。例如,当COD为mg/l时的高浓度有 机废水,第 二代USCB反应器一般容积负荷为, 第三代IC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可达到。
IC反应器工作原理
IC反应器构造的特点是具有很大的高径比,一般可达4-8,反应器的高度达到20m左右。整个反应器由第 一厌氧反应室和第 二厌氧反应室叠加而成。每个厌氧反应室的顶部各设一个气、固、液三相分离器。第 一 级三相分离器主要分离沼气和水,第 二级三相分离器主要分离污泥和水,进水和回流污泥在第 一厌氧反应室进行混合。第 一反应室有很大的去除有 机能力,进入第 二厌氧反应室的废水可继续进行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剩余有 机物,提高出水水质。
厌氧IC反应器运行注意要点
厌氧反应器是污水系统厌氧工艺段的主要设备,其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我们来谈一谈IC厌氧反应器日常运行中的注意要点。
IC反应器,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由布水系统、上下两层三项分离器以及顶部的脱气罐构成。与UASB反应器相比,在相同处理速率的条件下,IC反应器具有更高的进水容积负荷和污泥负荷率。IC反应器的平均上升流速度可达到处理同类废水UASB反应器的16-20倍左右。
「干货」厌氧IC反应器运行注意要点
相比其他结构的厌氧反应器,IC反应器具有如下优势:
(1) 容积负荷高。IC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内循环,传质效果好,进水有机负荷可超过普通厌氧反应器的3倍以上。
(2) 投资省和占地面积小。IC反应器容积负荷率高出普通UASB反应器3倍左右,其体积大约相当于普通反应器的1/4—1/3,大大降低了反应器的基建投资;而且IC反应器高径比很大(一般为2~8),所以占地面积少。
(3)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低浓度废水(COD=2000~3000mg/l)时,反应器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2~3倍;处理高浓度废水(COD=10000~15000mg/l)时,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5~10倍。大量的循环水和进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充分稀释,大大降低了有毒物质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IC厌氧反应器的控制参数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污泥菌种
厌氧污泥中具有处理污染物能力的是等有机物质,菌群的组成及菌种的成分决定了其颗粒强度、产甲烷活性及对污水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厌氧颗粒污泥中有机物成分占70%左右,污泥外部菌种主要为丝菌,污泥内部主要为杆菌、球菌等。
2. pH值
反应器进水PH值一般应控制在6.5~7.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工艺造成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主要是产甲烷菌)活性的影响,包括:
影响菌体及酶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活性
影响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
影响基质的活性。
产甲烷菌的这些性质功能遭到破坏后,处理COD的活性会大大降低。
3. 温度
反应器进水温度要求控制在35~38之间。因为产甲烷菌大多数都属于中温菌,在这个范围内,其处理效率是很高的。当温度高于40时,处理效率会急剧下降。
「干货」厌氧IC反应器运行注意要点
4. 容积负荷
厌氧反应器具有很高的容积负荷,一般情况下为10~18kgCOD/m3/d(不同厂家的IC容积负荷会有差异,某些的IC容积负荷可能更高)。短期内进水负荷的变化幅度不要过大,要让有一定的适应时间,应逐步增加或降低负荷。如果条件可以,尽量使其负荷在一个范围之间趋于稳定的状态。负荷过低或过高,都会对IC的正常厌氧处理产生巨大影响。
5. 上升流速
IC 反应器的上升流速一般在4~8m/h, 当污水的进水COD 值浓度较低时,需要提高流量来增加COD 的负荷率。较高的上升流速会有助于颗粒污泥与有机物之间的传质过程,避免混合不均匀对设备的影响。
6. 有毒物质
对厌氧颗粒污泥有抑制性作用的毒性物质,主要是H2S和亚硫酸盐。H2S 的允许浓度为小于250 mg/l,否则可能会使大部分产甲烷菌降低50%的活性。亚硫酸盐的毒性比H2S更高,建议将亚硫酸盐的浓度控制在150ppm以下,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这两种有毒物质的含量,对其进行定期检测。
7. 日常巡视
厌氧反应器的日常巡视至关重要,我们总结了一些简单的观察点,详情见下表:
巡查点
工艺判断
手摸进水管
判断是否堵塞,堵塞的管道通常是冷的
罐体四周温度
判断布水是否均匀
听听沼气水封产气情况
水封液位是否正常
判断进水水质变化
测试进水pH
判断进水是否异常
观察进水颜色
判断进水是否异常
测出水SV、pH
判断系统是否正常
听周围是否有漏气的声音,闻异味
判断是否漏气
进水流量是否稳定
判断IC容积负荷、污泥负荷是否稳定
观察沼气压力及产气是否正常
判断沼气管道是否通畅
定期做不同部位的厌氧污泥SV30,并淘洗观察变化情况
判断厌氧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能
8. 沼气处理
做好沼气排放应急措施,当沼气稳压柜或压力表压力快速升降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出现沼气泄漏或沼气输送不畅,要迅速查明原因,无论采用放空还是其它手段,务必确保厌氧反应器内的沼气能够正常排出。
今科教学仪器厂家主要生产IC厌氧反应器实验装置、MBR污水处理实验装置、SBR反应器实验装置等排水处理实验装置,服务周到,价格公道,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