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实践基地 道路安全教育展馆方案策划公司
价格:面议
以传播安全文化为宗旨、以实体性体验为主要内容、以“一站式”安全教育体验为服务理念,采用数字多媒体、仿真、虚拟现实(VR)等高科技技术,融合声、像、光、电等效果的本市区级层面自行建设的综合性安全教育体验馆——虹口区安全(应急)教育体验馆近日建成。这是该区应急管理局与区红十字会、民防部门联手,尝试对地下民防工程进行综合开发建成的安全体验馆。据了解,坐落于凉城路677号的虹口区安全(应急)教育体验馆,是一个集安全警示教育、公共安全避险训练、社会治理建设示范、安全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公共展示平台和训练、示范场所。虹口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一面积近1200平方米的地下民防工程,经过两年多的高难度设计施工,被打造成主题为:“安全DNA+以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为基本原则+展示互动体验新思维”的超大地下展馆,展示交通、应急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应急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技能。这位负责人说,安全(应急)教育体验馆,通过展板展示、实景模拟、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加上3D、AI、虚拟仿真等技术,结合声、像、光、电等效果,让参观者在虚拟仿真的体验中身临其境,在参与互动中感受和体会、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和各种突发事件应对技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寓教于乐、入脑入心的效果。据悉,作为区级综合性公共安全教育体验基地,安全(应急)教育体验馆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让学生、企事业员工和普通市民学习、了解、掌握基本安全常识和各种突发事件应对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虹口区安全(应急)教育体验馆将对外免费开放试运行。
应急救护体验区主要有心肺复苏体验、包扎训练 心肺复苏体验:主要由工作人员进行讲解介绍并操作示范,然后让体验者立进行操作,掌握正确的应急救护技能,从而提高体验者的急救意识和自信心 包扎训练:体验者根据多媒体演示,通过对模拟假人进行全身包扎演练,了解包扎常识和技能 5生产安全体验区:是基地的主题展区,内设粉尘爆炸联动演示、危化品展示、触电救助体验、建筑安全VR体验、职业病防护体验、防护用品展示、机械安全模拟体验、瓦斯检查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涉氮作业安全,安全体验13个展项,还有受限空间作业体验、安全帽撞击体验、高空作业模拟、矿山安全提升机、采煤机操作作业五个大场景互动体验展项。 受限空间作业体验:展示常见受限空间模型,通过打造真实狭小作业空间,体验受限空间作业时存在的风险 安全帽体验展项:当体验者佩戴安全帽,可感受撞击过程中安全帽的缓冲效果 高空作业模拟:将高空作业脚手架与高空洞口坠落相结合,搭建3.5米高真实脚手架,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洞口坠落的危害性 触电救助体验:设置人体可接受的安全电压,体验触电的感觉,同时了解触电后紧急救助的知识 职业病防护体验:主要包括噪音防护、粉尘防护、有害气体防护;还可以触摸查询职业病相关的内容。 粉尘爆炸联动演示、机械安全模拟体验、危化品安全体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安全体验等,让体验者在逼真的场景中感受灾难的危险,掌握逃生自救的技能。 6交通安全体验区:在该展区可模拟汽车驾驶和公交车逃生体验。
用VR体验的方式,将不同的灾害场景在VR里展现,帮助体验者在寓教于乐中将安全事项一一牢记。 一、多样化VR场景,实现培训需求 VR相比于传统的宣传片、宣传册来说,的优势就在于沉浸式体验更直观,效果更佳。同时,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在街道或者展馆里做科普活动时,为百姓提供VR体验服务 并不麻烦,同时可以增加大家的趣味性,效果更好。 关于安全教育的VR内容类别可以有很多,包括火灾安全、地震安全、交通安全、施工生产安全等。 1.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离我们近,常发生的类型之一。
驾驶员教育培训基地总体分为安全研讨区、谈话教育区、案例警示区和模拟测试区。培训基地所在的车队从一楼到三楼利用走廊和楼道打造了一条“安全文化长廊”,从法律法规、事故案例、安全操作、警钟长鸣、重点人谈心学法等内容,突出了“运营一分钟,安全行车秒”的安全理念。一块块安全教育主题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正确的行车规范,一段又一段合辙押韵的安全行车顺口溜公交味道。“这些墙面上的文明行车、安全驾驶和应急处置都是过去我们常态化的日常教育的内容,建成这个教育培训基地后,把这些耳熟能详的制度规范通过体感模拟、电子设备多媒体演示展示和上机考核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尤其是角色体验让驾驶员参加教育培训更加设身处地,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性提升了,教育培训的效果也超过了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