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斯油泵 E-ATR-7/400/I
价格:面议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E-ATR-7/400/I
行 业:工程机械 气动工具及元件 气动泵
发布时间:2022-02-12
产品价格仅为展示 具体请详询
武汉耀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是的经营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新型贸易型企业。本公司实力雄厚,用户面广,能力强,与多家国外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业务伙伴关系;我公司信誉良好,服务,与大量固定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主要经营的有:力士乐、派克、萨澳丹佛斯、万福乐、奥盖尔、ASCO、威格士、ATOS、罗斯蒙特、宝德、西德福等;产品涉及液压气动阀门、工程泵类、流体控制、可编程控制器、低压电器、仪器仪表、电源......业务遍布于铸造、重工、钢铁、建工、冶金、机床、锻压、化工、电力、橡塑、建材、交通、构件、混凝土、金属制品及质检部门等行业。
我公司具有优势:质量优势,提供国内外各厂家生产的产品,如出现质量问题,包退包换;价格优势,我们以厂商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以竞争力的价格供应市场,以求长久和双赢;服务优势,我们以“全员服务,全日服务,全程服务”为理念、专人待命,随时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我们的宗旨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真诚期待与您合作,并创新的辉煌。
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考察、洽谈业务。
PFE-31022/1DU
PFE-31022/1DW
PFE-31028/1DT
PFE-31028/1DU
PFE-31028/1DV
PFE-31036/1DT
PFE-31036/1DU
PFE-31036/1DW
PFE-31044/1DT
PFE-31044/1DU
PFE-31044/1DV
PFE-32028/3DT
PFE-32028/3DV
PFE-32036/3DT
PFE-41037/1DU
PFE-41045/1DT
PFE-41045/1DU
PFE-41045/1DW
PFE-41056/1DT
PFE-41056/1DU
PFE-41056/1DV
PFE-41056/1DW
PFE-41070/1DT
PFE-41070/1DV
PFE-41070/2DT
PFE-41070/2DV
PFE-41085/1DT
PFE-41085/1DW
PFE-42045/3DW
PFE-42056/3DU
PFE-42070/3DT
PFE-42070/3DU
PFE-42070/3DW
PFE-42070/7DV
PFE-51090/1DT
PFE-51090/1DU
PFE-51110/1DT
PFE-51110/1DU
PFE-51110/3DT
PFE-51129/1DT
PFE-51150/1DT
PFE-51150/3DV
PFE-52090/3DT
PFE-52110/3DT
叶片泵的管理要点除需防干转和过载、防吸入空气和吸入真空度过大外,还应注意:
1.泵转向改变,则其吸排方向也改变叶片泵都有规定的转向,不允许反。因为转子叶槽有倾斜,叶片有倒角,叶片底部与排油腔通,配油盘上的节流槽和吸、排口是按既定转向设计。可逆转的叶片泵必须设计。
2.叶片泵装配 配油盘与定子用定位销正确定位,叶片、转子、配油盘都不得装反,定子内表面吸入区部分易磨损,必要时可将其翻转安装,以使原吸入区变为排出区而继续使用。
3.拆装 注意工作表面清洁,工作时油液应很好过滤。
4. 叶片在叶槽中的间隙太大会使漏泄增加,太小则叶片不能自由伸缩,会导致工作失常。
5.叶片泵的轴向间隙 对ηv影响很大。
1)小型泵-0.015~0.03mm
2)中型泵-0.02~0.045mm
6.油液的温度和粘度 一般不宜超过55℃,粘度要求在17~37mm2/s之间。粘度太大则吸油困难;粘度太小则漏泄严重。
作为泵产品,叶片泵更多地指滑片泵。只要你有兴趣在百度搜索发现,叶片泵几乎全部指滑片泵。
LIQZO 插装阀 尺寸范围: DIN IS0 6162-1 标准4孔法兰直接连接到能承受高的径向负载的PTO花键轴。
HA 防爆电磁阀 可提供的防爆可以是开关阀型,或者比例阀型,如果需要的话可选择新的带现场数据总线界面的数字电子放大器工作。
阿托斯产品——主要用于钢铁,冶金,电力,注塑机,空调生产,汽车业。
备有大量(DHI系列阀,E-ME(BM)-AC-0*F系列放大器),并提供完善的技术及售后服务 做好ATOS,精诚,协力,尽心力与客户共同前进的就是我们
意大利ATOS阿托斯 销售ATOS液压元件:ATOS系列叶片泵,电磁阀,柱塞泵,叠加阀,比例阀……
电磁阀——开关阀型和比例阀型 ATOS是国际的油压电磁阀制造商,成千上万只ATOS阀类产品正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
ZOS数字比例阀 新型的ATOS比例阀可装备新的数字电子装置,单的或集成式放大器。 新型数字电子装置既可在开环控制,也可在闭环控制中使用,它带有如下特征:运动周期和液压参数,如死区、增益、斜坡等,均可方便地由计算机软件或人工操作终端来设定;直接和标准传感器相接较好的性能:如滞环小,响应时间短和线性好等;非线性补偿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一、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定子(内腔型线):
1)两段长半径圆弧
2)两段短半径圆弧
3)四段过渡曲线
2、转子:
有若干叶槽,内有叶片。旋转时,叶片受离心力及液压力作用下,外顶定子内壁,并在槽内往复滑动。
3、配油盘:
在定子和转子两侧,盘上有两对吸、排口,在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油盘之间形成若干个工作空间。
叶片由短转向长半径时,叶片间v,p降低,经配油盘吸油。叶片由长向短半径时,叶片间v减小,经配油盘的排出口排油。当叶片位于密封区时,正好将吸、排口隔开,叶片间v不变,没有困油问题。转子转一周,每工作v都吸、排两次(双作用泵)。
二、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定子内腔型线是圆,转子轴与定子偏心。逆时针回转时,工作v右半转,左半转v 减小。从两侧配油盘的吸、排口吸排油。
两相邻叶片转到吸、排油口间的密封区时,所接触定子曲线不是与转子同心的圆弧。密封区的圆心角略大于相邻叶片所占圆心角。
叶间工作v 先略有,然后略有缩小,会产生困油现象,但不太严重。通过在排出口边缘开三角形卸荷槽的方法即可解决。
定子、转子和轴承受径向力作用,属非卸荷式叶片泵。工作p不宜太高,q的均匀性也比双作用差。
移动定子可改变偏心的方向及大小,可做成n恒定而q可变的双向或单向的无级变量泵。其中用得较多的是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一、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泵由转子1、定子2、叶片3、配油盘和端盖等部件所组成。定子的内表面是圆柱形孔。转子和定子之间存在着偏心。叶片在转子的槽内可灵活滑动,在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以及通入叶片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叶片顶部贴紧在定子内表面上,于是两相邻叶片、配油盘、定子和转子间便形成了一个个密封的工作腔。当转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图右侧的叶片向外伸出,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产生真空,于是通过吸油口6和配油盘5上窗口将油吸入。而在图的左侧。叶片往里缩进,密封腔的容积逐渐缩小,密封腔中的油液经配油盘另一窗口和压油口1被压出而输出到系统中去。这种泵在转子转一转过程中,吸油压油各一次,故称单作用泵。转子受到径向液压不平衡作用力,故又称非平衡式泵,其轴承负载较大。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量,便可改变泵的排量,故这种泵都是变量泵。
二、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它的作用原理和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定子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在图示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是径向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当叶片数为4的倍数时脉动率小。为此,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一般都取12或16。
面对这样的状况液压技术和相关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下
1) 根据国内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例如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适合西部工程建设的产品将受到市场的追捧。现在,西气东输的序幕已经拉开,如此大规模的管道工程建设和众多的西部开发项目,为液动压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 适应国际传动技术产品工业向国际化发展趋向,对现有国内企业进行改组、合并,使企业开发能力,装备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保持一定的竞争能力。
(3) 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科研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有自主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4) 完善质保体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尤其是产品可靠性,提高产品度,创立。
(5) 针对产品品种发展和保证产品质量的需求,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
而液压产品的发展方向主要是:
(1) 节省能耗,提率
(2) 用AC电机或变频电机驱动定量泵。
(3) 发展机电一体化元件和系统。
(4) 发展具有比例阀的耐污染和伺服阀高精度、高频响的直动型电液控制阀。
(5) 发展内置电子系统的电液伺服比例元件、电磁阀、液压定位油缸等。
(6) 重视环保。环保型产品将具竞争优势,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开发保护型液压产品,将成为今后国内液压技术的主流。
(7) 适应主机机电一体化的需要。
(8) 应用现代控制技术,提高电液压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
(9) 大力发展水压系统和元件,扩大其应用领域。
由此可见现阶段急需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
(1) 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节能技术,如负荷传感技术、新型节能系统和元件。
(2)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IT技术的应用 高精度、高频响电液、电气伺服比例系统和元件,液粘调速器速度控制技术。数字液压、气动系统和元件,直动型电液控制元件。
(3) 液压系统及污染控制技术。
(4) 无泄漏液压系统和元件。
(5) 水压传动与控制技术。
(6) 高速重载齿轮传动设计与制造技术。
(7) 高速铁路轴承设计制造技术。
(8) 高速、高精度机床主轴轴承设计与制造技术。
(9) 各种传动系统降噪和增寿技术。
(10) 特种传动技术(谐波传动、机械无级变速等)。
(11) 设计技术,如计算机设计与试验,仿真技术。
(12) 大型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
(13) 现代制造技术的应用研究,如表面处理技术,计算机制造技术、润滑技术。
PFE-41056/1DU
PFE-41056/1DV
PFE-41056/1DW
PFE-41070/1DT
PFE-41070/1DV
PFE-41070/2DT
PFE-41070/2DV
PFE-41085/1DT
PFE-41085/1DW
PFE-42045/3DW
PFE-42056/3DU
PFE-42070/3DT
PFE-42070/3DU
PFE-42070/3DW
PFE-42070/7DV
PFE-51090/1DT
PFE-51090/1DU
PFE-51110/1DT
PFE-51110/1DU
PFE-51110/3DT
PFE-51129/1DT
PFE-51150/1DT
PFE-51150/3DV
PFE-52090/3DT
PFE-52110/3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