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照明灯报告 节能评估整改方案 服务
价格:面议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节能照明灯报告
行 业:咨询 技术咨询
发布时间:2022-01-20
节能评估对于地产类项目,需要准备:
1、建设单位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
2、包括总图规划、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各设计内容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设计文本(请以终确定的数据和版本为准提供文本,与立项数据一致);
3、项目立项或备案文件、环评批复(已经取得的可提供);
4、用地预审意见等能够项目用地的文件资料;
5、与当地能源供应机构签订的项目能源供应意向性协议或能源供应承诺(如供电、气、水合同);
6、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单位概况
(2)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项目主要建筑物一览表(名称、尺寸规格、结构、数量)
(4)建筑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效果图(附设计说明)
7、主要能源消耗及来源条件
(1)给水:水源、用水量、给水系统
(2)供电:供电电源、供电负荷、供配电系统及电压、照明
(3)采暖通风:热源、热负荷、供热系统
(4)燃气:供气源、用气量、燃气系统
若要编制节能报告,建议找第三方公司,助您快速拿到批文。
怎样编制节能评估登记表、节能评估报告表、节能评估报告书?
一、报告区别在于能源消耗量上:
1、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2、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至3000吨标准煤(不含3000吨,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200万至500万千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500至1000吨,或年气消费量50万至10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3、上述条款以外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由项目建设方填写节能登记表。
4、部分地区报告分类与国家分类有不一致的情况,如:长沙市则按建筑面积进行分类,公共建筑面积大于20000平方米或居住建筑面积大于100000平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编制报告书,否则编制节能登记表。
二、做节能评估所需的资料清单:
不同报告资料清单不同,以《生产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资料清单》为例,如下:
1、项目建设背景介绍及必要性;
2、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产品名称及产量)、产品销售价格、原辅材料名称、数量及购入价格;
3、设备清单(名称、型号、数量、功率、单价等);
4、生产工艺流程及详细的工艺说明,工艺涉及加热请标明并给出加热方式及需达到的温度,生产工艺中的用水指标、回用量及废水处理排放;
5、项目设计方案:包括建筑设计、电力设计、给排水设计、消防设计、暖通设计、通风设计等;
6、普通电梯和消防电梯的数量及功率;
7、项目周边的供电所、供水厂、供气厂及所在市县的能源消费情况;
8、建设单位介绍(基本情况、发展规划、发展业绩、机构设置等);
9、建筑节能计算书;
10、施工进度、项目总投资、土地费用或合同;
11、附相关的政策文件、公文及座谈会议纪要等文字材料。
三、操作流程:
查阅行业资料,与委托方就项目情况进行详细接洽,获取报告编制的必要信息→匡算项目综合能耗,根据当地节能标准确定项目编制登记表/报告表/报告书→签约、收取预付款→向委托方收集报告编制所需资料,进入报告编制流程→与委托方沟通技术指标,适时调整报告→出具初稿,开展评审→根据评审会意见调整报告→评审审核同意出具正式报告→收费、并出具正式报告。
四、正常工作时间:
报告编制时间,资料收集齐全后10个工作日(交予委托方初稿的编制时间)由于后期项目评审的周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项目资料的是否齐全、数据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报告的实际周期。
能评报告流程:
1、初步接洽了解项目基本情况确定报告用途;
2、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合同;
3、深入沟通进行编制,初稿编制完成,提交客户后进一步调整或,进行终稿确认;
4、按客户申报要求印刷装订交付客户。
节能评估报告或节能评估报告表必须委托有的评估机构编制,节能登记表可以由建设单位编制。
单项节能工程评估
①分析评估单项节能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单项节能量计算方法、单位节能量投资、投资估算及投资回收期等。
②分析单项节能工程的技术指标及可行性。
注:凡不能纳入建设项目主导工艺流程(如热电联产)和拟分期建设(如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的节能项目,应在可研报告中单列节能工程。
节能管理措施评估
①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等标准的要求,评价项目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措施,包括节能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情况;
②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17167)等标准要求,编制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能源计量网络图等,评价项目能源计量制度建设情况,包括能源统计及监测、计量器具配备、人员配置等情况。
建立投资项目“碳评”制度 从源头上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对社会作出的重要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需要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和促进节能减排放等多方面采取系统性的政策和措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特别是高耗能高碳排放项目是增加碳排放的重要源头。建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评”制度,从源头上促进投资项目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应当作为助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