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防雷工程施工安装 接地电阻 防雷工程
价格:面议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西安防雷工程施工安装
行 业:通信 通信设备配件 防雷设备
发布时间:2022-01-04
随着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和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雷电构成的威胁也日趋严重。
1.采用综合防雷技术,将防雷工程作为系统工程进行规范设计、认真施工、严格验收、经常维护、定期检侧,确保防雷装置安全有效。
2.定期检测是防雷装置后期维护的必要措施,每年至少应该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由法定检测技术机构对防雷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并对防雷装置的安全性能作出评估,以供使用单位制定相应的雷电灾害应急预案。
3.单位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等制度。雷雨过后,如发现防雷装置损坏时应及时更换。
4.建设单位在防雷装置的设计和建设时,应根据地质、土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采用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
5.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产品,避免使用伪劣的防雷产品。
6.改、扩建建筑物或新增加设备时,应考虑对原有的防雷装置进行重新设计和建设,如:重新铺设计算机网络线、室外天线的移位和加高等等都应该对原有的防雷装置进行重新设计和建设。
雷灾发生后应及时上报情况,以便勘察处理,避免再次发生雷击灾害。
防直击雷措施安装要求:
1、在建筑物屋面避雷带的安装:避雷带应该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避雷带的支持卡高度应为20cm,两支持卡的间距应不大于1.2m。避雷带与避雷装置的搭接长度应为12mm。建筑物伸缩缝处避雷带成弧形并应向上,避雷带转弯处也应为钝角的弧形(其目的是便于雷电流的泄放,不至于击坏避雷带)。
2、避雷网格的敷设利用Φ12热镀锌圆钢按照10m*10m或12m*8m(三类是20m*20m或24m*16m,一类的是5*5m或6*4m)的规格在建筑物屋面敷设,并用水泥墩子作为网格的支持点。
3、避雷带的施工工艺:避雷带应平直,转弯处的弧度要均匀对称.避雷带的各部分的焊接应牢固可靠。
4、避雷带与引下线的连接:避雷带与引下线的搭接长度(单面焊接:焊接长度大于12倍圆钢直径;双面焊接:焊接长度大于6倍圆钢直径)。
5、在建筑物天面上易受雷击部位加装避雷小针:避雷针的长度应大于0.5m,宜加装于避雷带的拐角处,与避雷带做有效焊接。
6、引下线的整改: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在建筑物的拐角转弯处应尽可能的设置引下线,引下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8米(三类应为24米,一类不大于12米)。建筑物本身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或建筑物本身无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需要另行增设人工接地地网。 7、等电位措施的整改:楼面上所有的金属构件均要就近与避雷带或避雷网格作不少于两点的等电位连接。(其目的便于雷电流的多渠道的泄放)。
8、接地电阻的标准:要求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防雷工程即指因防雷需要而涉及到的所有工程。
防雷工程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
外部防雷通俗的讲,即防直击雷;内部防雷指防感应雷。
外部防雷直接的目的即保护人身安全,内部防雷则是保护设备不受雷击。
防雷检测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再好的防雷系统,如果没有防雷检测机构有效的监督和经常性的检测,就不可能达到防雷的预期效果,可见防雷检测是重中之重,是确保质量的重要措施,是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守护神.防雷检测有以下三点.
1、安装防雷装置过程中的防雷检测机构施工监督
在安装防雷装置过程中,实施施工监督(分段验收)检测,目的在于从源头消除防雷装置在施工中由于用材不达标、施工不规范而埋下的安全隐患.分段验收是随图纸与施工同步进行,有效的全程监督,能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防雷工程要求,如接地装置、弱电系统防雷工程、安装接闪器等是否规范,是确保防雷工程整体内在质量的有力保障.
2、安装防雷装置完毕后的检测验收
安装防雷装置完毕后,应进行验收(竣工验收)检测.主要内容包括:验收工作分外部防雷装置验收和内部防雷装置验收.外部防雷装置验收有:接闪器、引下线、按地装置等.内部防雷装置验收有:等电位、屏蔽、合理布线、安装浪涌保护器、接地装置等.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气象主管机构验收;验收不合格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建设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3、使用过程中的监测年检
防雷装置年度检测是核对与原报建设设计时使用性是否相一致,防雷装备是否保存完好,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物得到严密、恰当的防雷保护.
防雷工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防雷工程是现代建筑物不可缺少的配套安全措施之一,是为了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带来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防雷工程应因地制宜地设计与施工,并做到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合理。
一是,接闪器部分
接闪器一般有避雷针(杆)、避雷带、避雷线和避雷网四种形式。根据不同的建筑物及其保护范围,采用不同的接闪器形式。现实中常用的接闪器主要有避雷针、避雷带及避雷线。在防雷工程中,接闪器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1.接闪器的类型和布置;
2.接闪器保护范围的计算;
3.接闪器材质、规格、连接方式和防腐措施。
二是,引下线
引下线是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在防雷工程中引下线的主要内容如下:
1.引下线数量、距离和布置方式;
2.引下线材质规格、连接方式和防腐措施;
3.引下线与附近金属物的间距;
4.断接卡的设置。
三是,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是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连接到导体或经浪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这样能够降低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在防雷工程中,等电位连接的主要内容如下:
1.应有总等电位、局部等电位和等电位连接;
2.防护对象为建筑物时,应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构件和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作等电位连接;
3.防护对象为电子系统时,应有电子系统设备机房等电位连接结构;
4.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质、规格、连接方式和防腐措施;
5.当等电位连接达不到防雷要求时,应作相应的间隔距离。
四是,电磁屏蔽与合理布线
雷电流流经电阻、电感、电容耦合产生的电磁效应会破坏电气设备。电磁屏蔽及合理布线能够防止或减少雷电流带来的危害。防雷工程中,电磁屏蔽和合理布线的主要内容有:
1.屏蔽体结构、材料材质和规格;
2.防护对象为电子系统时,电子系统信号网络线路采用的屏蔽方式、屏蔽材料及规格、屏蔽层接地方式及电子系统设备屏蔽;
3.线路敷设和设备布置不符合防雷技术要求时,应对其改造的设计或建议。
五是,浪涌保护器(SPD)
浪涌保护器是限制瞬态过电压的防雷装置,能够有效保护线路中的电气设备。在防雷工程中,浪涌保护器的设计与施工内容如下:
1.低压配电系统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的级数和安装位置、多级浪涌保护器之间的配合、浪涌保护器的类型和保护模式、接地点位置、型号、数量、主要参数及连接线截面积等。
2.电子系统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的级数、安装位置、类型、保护模式、接地点位置、相关参数(冲击电流、持续运行电压、电压保护水平和插入损耗等)、连接线截面积等。
六是,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要求、计算过程、位置、结构、安装设计、材料规格、埋设深度、与周边地网的间距等,如果接地装置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应有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防护措施。
上述六个方面是防雷工程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防雷工程还涉及到工程质量管理、工期进度安排、破坏路面的修复、防雷装置检测、竣工资料的整理(含隐蔽工程记录)等一系列内容,需要严格落实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图纸及施工方案,开展好阶段性检测,确保工程质量与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