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评定过程中需进行的测试项目包括:
1、焊缝外观检测 焊缝外观检测内容包括焊缝尺寸,咬边,余高,下榻等。
2、焊缝RT检测 焊缝RT主要针对对接试板,用来检测焊缝内部缺陷。如气孔、夹渣,未熔合等。
3、焊缝PT/MT检测 用于检测焊缝表面裂纹等表面缺陷
4、拉伸测试 用于检测焊缝及热影响区抗拉强度是否高于母材抗拉强度
5、弯曲测试 用于检测焊缝及热影响区抗变形能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6、宏微观测试 用于检测焊缝内部缺陷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7、硬度测试 主要用于碳钢产品检测,确认焊缝及热影响区硬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8、 冲击测试 用于检测焊缝及热影响区常温及低温冲击韧性
焊接工艺评定是什么?
为验证所拟订的焊件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对试验结果的评价。
焊接工艺评定的流程是如何进行?
焊接工艺评定常规流程示例
以某油建工程为例,来看一下实例项目中,焊接工艺评定流程中的关键点是如何进行的?
·预焊接工艺规程编制
在与委托单位签订焊接工艺评定委托书后,对工艺评定方案进行讨论研究,确定工艺评定方案,并根据产品结构、技术条件拟定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方案,并编制预焊接工艺规程,预焊接工艺规程编制完成后,由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后执行。
·试验准备
在预焊接工艺规程批准后,进行焊前的准备工作:
1、钢材、焊材的准备;
2、焊接设备及机具的准备;
3、焊接材料的烘干、保温;
4、根据设计文件进行试件坡口的加工、清理试件、组对焊口。
·试件施焊
焊前准备工作完毕,由施焊人员根据预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施焊,同时,技术人员负责对施焊过程进行记录。
焊前预热
试件施焊
·试件检验
试件检验包括外观检验、无损检验、力学性能检验、金相、硬度检验、抗腐蚀试验检验等内容。
·外观检验
试件焊接完以后,进行焊件的外观检验,并填写“焊缝表面质量检查报告”,外检合格,进入下一道工序,若外检不合格,则重新进行焊接过程。
·无损检验
焊件外观检验合格后,由检测人员根据焊接工艺设计方案相关要求进行焊件的无损检测,并编制无损检测报告。无损检测合格,进入下一道工序,若无损检测不合格,则返回分析原因并重新焊接。
·试件加工
无损检测合格后,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相关标准进行试样尺寸画线,同时编制试样制备原始记录,进行试件的加工:
焊接工艺评定规则1.焊接工艺因素为减少焊接工艺评定的数量,制定了焊接工艺评定规则,当变更焊接工艺评定因素时,要充分注意和遵守相关的各项评定规则。NB/T47014标准将各种焊接方法中影响焊接接头性能的焊接工艺评定因素划分为通用焊接工艺评定因素和焊接工艺评定因素;其中焊接工艺评定因素又分为重要因素、补加因素和次要因素。重要因素是指影响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冲击韧性除外)的焊接工艺评定因素。补加因素是指影响焊接接头冲击韧性的焊接工艺评定因素,当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时,需增加补加因素。次要因素是指对要求测定的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无明显影响的焊接工艺评定因素。各种焊接方法通用的焊接工艺评定因素包括:焊接方法及分类,金属材料及分类分组,填充金属及分类,焊后热处理及分类。NB/T47014标准列出了“各种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评定因素”(表6),包括:接头、填充金属(除类别以外因素)、焊接位置、预热、后热、气体、电特性、技术措施等。2.评定规则所有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对焊接工艺评定规则都做了规定,这些评定规则包括焊接方法、母材类别、试件厚度与焊件厚度、填充金属类别、焊后热处理类别、焊件厚度有效范围等。1)焊接方法不同焊接方法的焊接热源不同(如气焊的火焰、埋弧焊的电弧、电渣焊的熔渣电阻热)、热源的能量密度不同(如钨极氩弧焊能量密度小,等离子弧焊能量密度大)、不同焊接方法的焊接热循环不同(电弧焊冷却速度快,气焊、电渣焊冷却速度慢),用不同焊接方法焊接同一材料时,因其焊接热过程不同,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改变焊接方法需要重新评定。2)母材类别和组别为了减少焊接工艺评定数量,依据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原理,从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出发,将它们分类分组并规定出替代原则。母材的分类分组结果不仅直接影响到焊接工艺评定的数量和质量,而且与焊件预热、焊后热处理的温度十分密切,从对接焊缝与角焊缝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出发,对焊接工艺评定标准中金属材料的分类,在主要考虑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前提下,也充分考虑到母材化学成分(与耐热、耐腐蚀等性能密切相关)、组织状态及焊接性能。3)试件厚度与焊件厚度(均包括母材和焊缝金属厚度)实践,利用焊缝试件按照有关标准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不仅适用于具有相同厚度范围内的其他工件母材和焊缝金属,还适用于在一定厚度范围内焊件母材厚度及焊缝金属厚度。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范围内,工件的传热速度变化不大,不足以影响焊缝金属的结晶组织,工件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能够保证,因此,对评定合格的焊缝焊件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焊件母材厚度的有效范围和焊缝金属厚度的有效范围进行了规定,即不必对每一种厚度的焊件都做焊接工艺评定,从而减少焊接工艺评定的数量。4)填充金属对填充金属进行了分类,并列出了填充金属的适用替代范围。含焊条分类,气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用焊丝和填充丝分类,埋弧焊用焊丝分类,埋弧焊用焊剂分类。5)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或者改善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当焊后热处理类别改变了,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重新评定焊接工艺。评定规则(其他):试件采用规则——焊接工艺评定试件分类对象——是焊缝而不是接头在说明焊接工艺评定分类对象之前,首先要说清焊缝和焊接接头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焊缝”是指焊件经焊接后所形成的接合部分,而“焊接接头”则是由2个或2个以上零件要用焊接组合或已经焊合的接点。
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都可以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评定[定义]为验证所拟定的焊件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
1.评定施焊单位是否有能力焊出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所要求的焊接接头;
2.验证施焊单位所拟订的焊接工艺书是否正确。
3.为制定正式的焊接工艺书或焊接工艺卡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意义]
焊接工艺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它能确认为各种焊接接头编制的焊接工艺书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通过焊接工艺评定,检验按拟订的焊接工艺书焊制的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为正式制定焊接工艺书或焊接工艺卡提供可靠的依据。
焊接工艺评定是焊接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水平是焊接生产单位和焊接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国家标准G236-98和一些行业标准如JB4708-2000和SY4052-1992分别对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企业正确焊接工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焊接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国外的材料和技术的大量应用,我国现行标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导致焊接工艺评定过多、过细和重复,这些问题对企业的生产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随着我国加入WTO,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大。
1焊材分类
我国的标准只规定了同类焊条碱性焊条可以借用酸性焊条的评定,但强度等级不同则要评定。而ASME和API1104等国外标准却对焊材进行了分类,将强度等级及焊接特征类似的焊材划为一类,同类组中焊材在限定的评定范围内可替换。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在此相比,明显落后,主要原因是国产焊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程度较低,此项工作做起来有一定难度。
我国焊材生产标准目前可分为3类:一是自行编制;二是参照国外标准编制;三是等效采用国外标准。对于自行编制和参照国外的焊材标准应有国家主管部门委托有关部门、协会等组织编制分类表,而等效采用国外标准的则可等效采用该国焊接工艺评定焊材分类的规定。我国相当一部分焊材的标准等效或参照采用了美国AWS标准,这就为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
2国外材料和焊材的评定
目前,我国进口材料和焊材的品种和数量都很多。按现有G236-98,进口材料的每个钢号都要做评定。JB4708-20005.3.2.3条b规定:国外钢材使用时,按每个钢号(国家标准命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当已掌握该钢号焊接性能,且其化学成分与《钢号分类分组表》中某钢号相当,且某钢号已进行过焊接工艺评定时,该进口钢材可以不做焊接工艺评定。可在本单位的技术文件中将此国外钢材归入某钢号所在分类分组内。后者虽有松动,但条文非常谨慎,如或监理不予认可,生产单位难以操作。
国内现有标准对国外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要求过于严格,每个钢号都要做焊接工艺评定,浪费较大且没有必要。合理地对待进口材料,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材料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硬性将国外材料按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划入国产材料的分类分组表,显然不合理。但对国外材料采用与生产国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的分组和分类标准则是合理的,等效采用国外标准也是我国编制标准的重要途径。
3焊接工艺评定的通用性
我国标准将焊接工艺评定严格限制在企业同一质量体系内使用。一种材料无论可焊性再好,无论企业的焊接生产的技术能力再强,无论这种焊接工艺在同行业中多么成熟,只要你是次用,就必须进行评定。这显然不合理,很多业内人士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1、焊接工艺评定介绍
焊接工艺评定是为验证所拟定的焊件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是指为使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弯曲性能或堆焊层的化学成分符合规定,对预焊接工艺规程进行验证性试验和结果评价的过程。
焊接工艺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它能确认为各种焊接接头编制的焊接工艺书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通过焊接工艺评定,检验按拟订的焊接工艺书焊制的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为正式制定焊接工艺书或焊接工艺卡提供可靠的依据。
公司焊接工艺评定中心根据客户的要求,可进行多种标准的焊接工艺评定,包括国内相关标准和欧洲标准ISO标准、AWS标准、ASME标准和其它客户要求的相应国家和组织标准。
2.焊接工艺评定目的:
a.评定施焊单位是否有能力焊出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所要求的焊接接头;
b.验证施焊单位所拟订的焊接工艺书是否正确。
c.为制定正式的焊接工艺书或焊接工艺卡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3.焊接工艺评定过程
a、拟定预备焊接工艺书(pWPS)
b、施焊试件和制取试样
c、检验试件和试样
d、测定焊接接头是否满足标准所要求的使用性能
e、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对拟定的焊接工艺书进行评定
4、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A、国内部分:
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GB/T19869.1-2005《钢、镍及镍合金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JB/T6963-93《钢制件熔化焊工艺评定》
B、欧洲标准:
ISO15614-1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焊接工艺,部分钢的弧焊和气焊、镍及镍合金的弧焊
ISO15614-2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第二部分:铝及铝合金的弧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