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网络光缆分光箱 来电询价
价格:120.00起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广电网络光缆分光箱
行 业:通信 通信设备配件 线缆交接盒
发布时间:2021-12-10
宁波五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中国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慈溪市工业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捷,紧靠沪杭甬高速公路,距宁波国际机场60公里,国际集装箱码头60公里,世界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9公里。
光纤分线箱、光纤配线架、光纤配线箱、光纤楼道箱、光纤分光箱、光纤分配箱、光纤直熔箱、光纤网络箱、光纤熔接箱、光缆分线箱、光缆分纤箱、光缆配线箱、光缆楼道箱、光缆分光箱、光缆分配箱、光缆直熔箱、光缆熔接箱、光缆网络箱
规格:8芯、12芯、16芯、24芯、32芯、48芯、72芯、96芯、144芯
材质:冷轧板、SMC、ABS
使用区:移动 联通 铁通 电信 FTTH FTTB FTTX FTTP
为适应市场需求设计的分纤(分光)箱,分为直熔型、适配器型光缆分纤箱和盒式、插片式光缆分光分纤箱。箱体材料采用冷轧钢、不锈钢或复合材料。主要适用在FTTH接入方式下的楼道或户外分光点。适用于FTTH的一级或二级分光,二级分光优势特别明显。并且引入了旁路纤接续功能。
直熔型体积小巧,配置多样,特别适合一级分光模式下,放置在楼道、弱电井等场合。
适配器型分纤箱除具有分配线功能,还预留分光功能,可灵活配置各种不同规格的盒式光分路器。
光纤配线架主要技术参数:
(符合YD/T988-2007通信光缆交接箱要求)
1、 工作环境温度:-40°C~+60°C
2、 :环境湿.度::≤95%(+40°C)
3、 :大气压力:70Kpa~106Kpa
4、 光缆进入数量:1X2根(下进缆)
5、 皮纤进入数量:1X2根(下进纤)
6、 :箱门开启角度:180°
7、 :适配器可选SC\FC\LC
8、 接地耐电压水平不小于3000V(DC)/1min不击穿,无飞弧。
9、 :绝缘电阻:≥2X1000MΩ/500V
光缆分纤箱概述:
本产品应用于FTTH接入系统中的终端接入环节中,特别适用于室外壁挂式或抱箍式条件下使用。上行连接配线光缆(Distribution Cable),下行连接光缆(Drop Cable),既具有传统光缆分纤箱的熔接、分光和配线功能,又能与iField智能施工工具及ODN网管配合使用,实现iODN的智能光纤管理和智能施工。
上联光缆:容量16-32光缆出纤:蝶形光缆接SC蝶形光缆尾纤或快速连接头至用户端。进缆方式:室内上进/下进、室外下进。
分纤(分光)箱:适用插片式 适配器直接安装。
插片式光分路器箱,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二个到四(八)个扩展槽位,将光分插片插入插槽即可。通过灵活的增加光分插片数量来实现端口的扩容,不同容量的光分模块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另配置熔纤盘用于上联光缆的接续。尾纤的存储采用用适配器固定,实现了无跳接。箱体材料采用冷轧钢或不锈钢。产品主要适用在FTTH接入方式下的楼道分光点。适用于FTTH的一级或二级分光,二级分光优势特别明显。
Ø 光分插片灵活的配置方式,限度为运营商节约初期投资。
Ø 光分插片集光分与适配器为一体,极大的方便了工程施工,也减少了常规盒式光分路器因施工或保管不当造成的损坏。1:4和1:8采用一个插槽,1:16占用2个插槽,1:32占用4个插槽。
Ø 尾纤的存储采用SC适配器固定,客户未开通时,上联尾纤在此停泊,实现了无跳接。
Ø 上联光缆:容量24芯,常规容纳2根光缆进入(可选择设计进入4-6根缆,要求订货时需说明)。蝶形光缆出纤:蝶形光缆接SC蝶形光缆尾纤或快速连接头至用户端,32(64)芯。进缆方式:室内上进/下进、室外下进。
Ø 光分路器:适用1:4,2:4,1:8,2:8,1:16,2:16,1:32,2:32光分路器
12芯容量箱体尺寸为W*H*D(mm)=265*340*115mm(长、宽为含裙边尺寸)
16芯容量箱体尺寸为W*H*D(mm)=265*340*115mm(长、宽为含裙边尺寸)
24芯容量箱体尺寸为W*H*D(mm)=265*340*115mm(长、宽为含裙边尺寸)
箱体内部采用翻转式结构,翻转板上方区域用于外部引入光缆与用户引入光缆对接。
翻转板下方区域用于各类光缆、尾纤走线以及外部引入光缆成端熔接等功能,其中支持外部引入光缆上下方进线要求,。
36芯尺寸为W*H*D(mm)=320*420*125mm(长、宽为含裙边尺寸)。
箱体内部采用翻转式结构,翻转板上方区域用于外部引入光缆与用户引入光缆对接。
翻转板下方区域用于各类光缆、尾纤走线以及外部引入光缆成端熔接等功能,其中支持外部引入光缆上下方进线要求。
插卡式32芯尺寸为W*H*D(mm)=320*420*125mm(长、宽为含裙边尺寸)
宁波五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到货时间
卖方交付全部相关设备及有关的材料和资料的时间不应晚于其与买方签订《结算单》或其收到买方发出的《发货通知单》(或订单)之两周内到货。(关于到货时间的应,如优于该指标,也应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