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mlogo.png)
价格:面议
0
联系人:
电话:
地址:
1973年,美国开始设计、试验。1989年2月4日,首颗GPS发射成功,到1993年底建成了实用的GPS网,即(21 3GPS)星座,并开始投入商业运营。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星座已经布设完成GPS已经经历了首代和第二代,现在已升级到第三代,以保持其在导航定位系统的霸主地位,从目前来看,GPS是范围内精度覆盖范围广的导航定位系统;用GPS所测得的站星距离,并利用已知的在轨位置,可推算出用户天线的三维位置。这种基于被动测距原理的定位,称为被动定位。如果发送设备所发射的测距信号经过反射器的反射或转发,又返回到发送点,为其接收设备所接收,进而测得测距信号所经历的距离。这种发送和接收测距信号位于同一个地方的测距原理,gps视频监控回收,称为主动测距。用它所测得的站星距离和已知的在轨位置,也可推算出用户现时的三维位置。这种基于主动测距原理的定位,称为主动定位。
GPS自问世以来,就以其高精度、全天候、覆盖、方便灵活吸引了众多用户。GPS不仅是汽车的守护神,同时也是物流行业管理的智多星。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GPS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继汽车市场后的第二大主要消费群体。GPS属于被动式导航系统,在被动式测距系统中,用户天线只需要接收来自这些导航定位信号,从而就可测得用户天线至星的距离或距离差。这种发送测距信号和接收测距信号分别位居两个不同地方的测距方式,称为被动测距。1973年,美国开始设计、试验。1989年2月4日,首颗GPS发射成功,到1993年底建成了实用的GPS网,即(21 3GPS)星座,并开始投入商业运营。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星座已经布设完成
GPS实时差分定位的原理是在已有的地心坐标点上安放GPS接收机(称为基准站),利用已知的地心坐标和星历计算GPS观测值的校正值,并通过无线电通信设备(称为数据链)将校正值发送给运动中的GPS接收机(称为流动站)。近10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等显著特点,赢得了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中,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子午仪定位系统使得研发部门对定位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并验证了由系统进行定位的可行性,这就为GPS的研制做了铺垫。由于定位显示出在导航方面的巨大优越性以及子午仪系统存在对潜艇和舰船导航方面的巨大缺陷,美国三军及民用部门都感到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