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AAA认证 ISO20000问题管理
价格:999.00起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徐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行 业: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发布时间:2021-10-08
ISO20000认证价值
1,保持服务目标与企业业务目标一致,有效的支持业务战略
2,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提高IT服务和运营效率
3,有效及地整合和利用信息,基础构架,应用及人员等IT资源
4,建立持续改进的服务管理机制,快速应对市场需求,提供客户满意度
5,向国际靠齐,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组织声誉,提升**
6,控制IT风险及相关的成本,提高与控制IT服务质量,降低长期的服务成本
7,灵活应对来自客户,认证机构,内部机构等不同的合规审核要求,增加投资者信心
ISO20000的目标是“为任何提供IT服务的企业提供一套通用的参考标准,不论其为内部客户还是外部客户提供服务”。由此看出,ISO20000标准从其产生和制定的目标来看,始终把提供IT服务的企业和部门作为认证主体。
ISO20000标准的制定者是来自各个行业的IT服务。同样,标准本身的服务对象也是各个行业的IT服务
提供商。因此,凡是存在IT服务职能的机构、组织,不论它是为企业内部提供IT服务支持,还是为企业外部客户提供IT服务,都是ISO20000认证标准的需求者。
他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
● IT服务外包提供商
---他们是IT服务行业的者,ISO20000管理体系是保证向客户交付高质量服务的根本保证,也是彰显IT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 其中特别指出的是为跨国公司提供软硬件支持服务的外包公司,他们业务涉及**的跨国公司,客户对国际标准要求高。因此,这类组织机构需要整合自身资源,通过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紧 跟国际标准步伐,为业务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 IT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
---这类企业采用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规范并对所提供的软/硬件产品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保证产品的高质量服务和持续支持。
● 企业内部IT服务提供商或IT运营支持部门
---银行、电信、地产、等大型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这些组织机构的IT系统规模通常都很庞大,业务对于IT的依赖程度高。随着组织内部IT统复杂度的几何增长,他们亟需改善内部IT服务管理水平,为业务的稳定和发展提高有力支持。他们通常通过与业务部门签订SLA来实现IT服务的交付明晰化、服务可计量化,以及保证可持续的内部IT服务改进能力。
理论上说ISO20000适合于任何有IT公司, IT组织和IT部门(电脑部门,IS部门,信息中心)。对于IT服务的甲方而言,通过ISO20000可以知道如何要求IT服务厂商,对于乙方而言,可以 更好投标和服务。简单说,ISO20000适合于任何对于IT 服务品质有想法有要求的各类组织。
ISO20000IT服务认证:
服务战略(Service Strategy):服务战略为组织在设计、开发和实施服务管理从组织能力和战略资产两个战略角度来提供。该部分内容提出了服务管理实践过程中整个服务生命周期的策略、指南和过程。服务战略是服务设计、服务转换、服务运营和服务改进的基础,它的主题包括了市场开发、内部和外部的服务提供、服务资产、服务目录,以及整个服务生命周期过程中战略的实施。
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服务设计描述了对服务及服务管理过程设计和开发的知道,它包括将战略目标转变成服务投资组合和服务资产的原则和方法,服务设计的范围不于新的服务,它还包括为保持和增加客户价值而实行服务生命周期过程中必要的变更和改进,服务的连续性,服务水平的满足,以及对标准,规则的遵从性。它组织如何开发设计服务管理的能力。
服务转换(Service Transition):服务转换为如何将新的或变更的服务转换到运营过程中有关能力的开发和改进的,服务战略需求通过服务设计进行编码,而服务转换则是探讨如何将这种编码有效导入到服务运营的体系中,与此同时,还应控制失败的风险和服务的中断。
服务运营(Service Operation):服务运营包含了在服务运营方面的实践,它对如何达到服务支持和交付的效果与效率,确保客户与服务供应商的价值提供了,并终通过服务运营实现战略目标。
持续服务改进(Continual service Improvement):服务改进为创造和保持客户价值而用更优化的服务设计、转换和运营提供。它结合了质量管理、变更管理和能力改进方面的原则、实践和方法。组织要学会在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业务连续性方面的不断提高和改进意识。此外,它还为改进所取得的成就与服务战略、服务设计和服务转换之间如何建立关联提供,为基于戴明环(PDCA)形成计划性变更的闭环反馈系统的建立提供思路。
ISO20000认证中业务关系管理与供应商管理是包含在ITIL原来的服务级别管理里面的,而报告管理则是分散在ITIL中的10个流程里,只是从体系管理的角度抽离出来立成流程,本质上ITIL与ISO20000的内涵仍然一致。另一方面,ISO20000也吸收了ISO的一些其它理 念,比如对管理体系PDCA(Plan、Do、Check和Action,即质量管理)的要求。
下面分别介绍ISO20000的每一个组成部份:
1)管理体系:
目标:提供包括策略和架构的管理体系,使IT服务被有效的管理和实施。
内容:提出对管理层的职责要求、服务过程中的文件管制要求、人员的培训要求。这一部分明确了一个IT服务商需要建立一个管理体系,并对这个管理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2)计划与实施服务管理:
目标:PDCA应用于全部的流程。
内容:提出了对服务管理体系的计划、实施、评审、改进。这一部分明确了体系整体层面的PDCA要求,引入了ISO9001中的内审与管理评审等精神,同时非常注重体系的改进。
3)计划和实施新的/变更的服务
目标:确保新服务和变更服务以协商的成本和服务质量来交付和管理。
内容:提出当一个新的服务或服务发生变更时,如何进行管理控制,并通过资源的布署,利用变更流程执行评审。
4)服务级别管理
目标:定义、协商、记录和管理服务级别。
内容:提出了文件化的服务级别协议、支持服务协议、供应商合同要求,阶段性进行评审报告实际情况,并做服务改进。
5)能力管理
目标:确保IT服务商一直保持有效的能力去满足当前和未来客户的业务需求。
内容:提出了能力计划制订要求,并需要进行相应的能力监视及调整,包括相关的程序与技术。
6)服务持续性和可用性管理
目标:确保在所有情况达到承诺给客户的服务持续性和可用性。
内容:提出了开发可用性与持续性计划的要求,并定义对此计划的维护与变更控制,同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以**服务目标。
7)信息安全管理
目标:有效地管理所有服务活动中的信息安全。
内容:提出了信息安全的方针要求,定义对风险的控制及信息安全事件的管理。
8)财务管理
目标:提供服务成本的预算和核算。
内容:提出了对服务成本进行充分控制的要求,明确IT服务商需要如何有效管理预算。
9)业务关系管理
目标:在理解客户和他们的业务基础之上,服务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
内容:提出了IT服务商需要与客户建立周期性的沟通机制,并重点定义了哪一些信息是必须交互的,同时需要定义投诉流程,并对客户满意度进行测量,以促进服务改进。
10)供应商管理
目标:管理供应商,以确保无缝、有品质的服务。
内容:提出了对服务供应商的管理要求(含直接供应商与分包供应商),并定义了周期性的评审机制,以确保业务需求的满足。
11)事件管理
目标:尽快恢复承诺的服务或响应服务请求。
内容:提出了事件的生命周期管理,明确了事件的分类分级要求,并强制规定了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处置要求。
12)问题管理
目标:主动识别和分析事件的原因,管理问题的关闭,以减少对业务的破坏。
内容:提出了问题的生命周期管理,明确了问题的分类分级要求,并定义了问题流程对事件流程的支持要求,以及错误的标识要求。
13)配置管理
目标:定义并控制服务和基础设施的组件,维护准确的配置信息。
内容:提出建立了配置策略的要求,定义了配置管理的信息边界,同时对性标识以及基线也做了明确规定,对CMDB的强制性规定,同时要求做周期的审计。
14)变更管理
目标:确保以受控的方式去评估、批准、实施和评审所有变更。
内容:提出了变更的分类,变更不成功的补救措施要求,定义了变更的趋势分析,紧急变更需要适当的授权控制。
15)发布管理
目标:交付、分发和跟踪版本进入现实环境时的一个或多个变更。
内容:提出了发布恢复和补救要求,并要求建立可控的测试环境,以**分布过程。
随着IT技术的持续发展,IT行业变得越来越**化,IT行业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的IT行业的成长也越来越快.但是在发展速度上,如何跟进的IT服务管理水平;在应用推广上,如何开展主流IT服务管理核心概念,摆在了国内各企业的面前.原先,国内大多数企业必须通过IS09001这个国际质量管理认证标准,但是它并不适用于现在的IT行业.直到2005年12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会(IEC)共同发布了ISO/IEC 20000标准.就此,IT服务管理领域个国际标准诞生了.如何将ISO/IEC20000标准在IT行业中应用推广,如何使国内各类行业都依靠的IT服务行业这一重要平台来遵循国际标准,成为众多IT公司的一个关键问题.所以无论是IT外包公司,还是使用IT服务支持前台和后台业务的企业,都需要建立一套基于IS020000的IT服务管理系统,来通过ISO 20000认证,从而提高对业务的服务质量并确保其IT服务管理系统安全.本系统通过引入ISO/IEC20000标准,将服务运营的管理流程(即:事件服务请求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和发布管理,知识管理,文档管理)融入进面向证券行业IT服务的管理中,使得该IT服务管理系统成为一个集中化,规范化的服务管理平台,以解决目前证券公司IT运维所面临的问题.本系统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基于BMC remedy AR系统和B/S体系结构,通过对服务管理模块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实现了面向证券行业的IT服务管理系统。
从**层设计层面,鼓励企业建立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信息技术服务从类别上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主机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交换机、网络路由器等产品,还包括机房环境设备;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软件)、备份软件、应用软件等。
从过程管理信息有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服务级别管理、可用性管理、连续性管理、业务关系管理等。
从服务指标则分服务满意度、服务运营成本、服务运营效率、服务运营能力、服务运营风险、人员要素、过程要素、资源要素等。
总之,信息技术服务是一个体系性的工作,当然国际上有相应的标准来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国内有国家标准这方面的开展,每一个参与方遵循相应的标准,不低于标准的情况下开展信息技术服务工作,才能收到的生产效益。
我们在工作中都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对应的标准肯定是适合多个参与方参考的,比如《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通用要求》这个标准,就可以为以下四种情况提供参考:
计划提供运行维护服务的组织建立运行维护服务能力体系;
运行维护服务供方评估自身条件和能力;
运行维护服务需求方评价和选择运行维护服务供方;
第三方评价和认定运行维护服务组织能力。
运行维护服务能力模型
在多数情况下运行维护和运营是同时存在的两个活动,而运行维护为运营提供**,但是运行维护与运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也可以作为提供运营服务的组织建立运营服务能力体系、评价和改进自身的运行维护服务能力的。
很多人,在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往往都是在等级保护测评阶段才发现针对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很多不满足。此时,寄希望与测评机构给出符合的测评结果为时已晚。在合规工作中,只有从开始就着手考虑,全局的考虑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轻松应对。
如果问题还从源头上去找,在网络或信息系统设计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之初,这些服务是否一一满足了对应的国家标准,如果前期各个环节能够很大程度上各方能够满足对应的国家标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卖信息技术服务的能够卖实打实的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买信息技术服务的能够买到货真价实的信息技术服务,那么理论上等级保护测评环节是很少存在不符合(现在为“差”)的情况,即使需要整改,只局限于小部分,或者说整改压力会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