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服务 认证便捷 清远ISO认证标准 ISO22000认证
价格:25880.00起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清远ISO认证标准
行 业: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发布时间:2021-10-07
1)是否对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部门、层次、人员进行了识别?
2)是否确定了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所必需的能力?是否对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能力胜任与否进行了评价和考核?经理、质量检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持证上岗?
1、组织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策划和为实现产品/服务过程策划中是否确定和提供并维护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
2、基础设施包括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等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维护?并能保持实现产品的符合性?
3、支持如运输或通讯等是否能确定和提供?
利用
1)电子档案的封存载体不得外借。
2)利用时使用拷贝件。
3)利用时要遵守保密规定。
4)利用者对电子档案的使用应在权限规定范围之内。
5)具有保密要求的电子档案上网时必须符合国家或部门有关保密的规定,要有稳妥的安全保密措施。
电子档案的销毁。
1)电子档案的销毁,应在审批手续后,由归口部门确认,方可实施。
2)非保密电子档案可进行逻辑。属于保密范围的电子档案被销毁时,如存储在不可擦除载体上,须连同存储载体一起销毁并在网络中彻底清除。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公司依设计输入资料及相关产品和服务要求进行设计展开,终形成产品和服务内容清单并报送总经理批准,发行项目部。
需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出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设计的更改
若在产品和服务设计过程中,发现有任何异常状况或不符合产品规格之要求时,应重新返回相关阶段,对研发工作日程、规格、计划等逐项评审,变更中还需考虑不利影响所采取的措施,经总经理批准后,才可作相关设计变更。
必要时设计更改需要得到顾客的批准
外部提供的过程和服务的控制
总则
建立《采购管理程序》,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生产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
在下列情况下,公司应确定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的控制:
a) 外部供方的过程、产品构成产品生产的一部分,如供应商提供的部件等;
b) 外部供方替公司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如物流服务;
c) 公司决定由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部分过程。
公司根据外部供方提供过程、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确定对外部供方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并加以实施。对于这些活动和由评价引发的任何必要的措施,具体执行《采购管理程序》
控制类型和程度
公司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不会对客户产生不利影响,应管理如下方面:
a) 将外部提供的过程纳入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
b) 外部供方直接向客户提品和服务;
c) 制定外部供方的控制及其输出结果的规定;
d) 考虑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公司稳定地提供满足客户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e) 当外部供方自身控制的有效性出现偏差的应对措施;
f) 确定必要的验证或其他活动,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
职业安全风险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风险评价
公司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以:
a) 在考虑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前提下,评价已识别的危险源风险;
b) 确定和评估其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运行和保持相关的风险;
公司评价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方法和准则应适合与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和性质,并且是及时的,应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并且是系统的方法,这些方法和准则应保持和保留文件化信息。
职业健康安全机遇和其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机遇评价
公司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以评价:
a) 增强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职业健康安全机遇,此时应考虑策划的组织、方针、过程和活动的变更,以及:
1) 调整工作和工作组织、工作环境的机遇;
2) 消除或减少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机遇;
3) 其它有助于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机遇
变更的控制
组织应建立过程以实施和控制影响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的车的临时变更和变更,例如:
a) 新的产品、过程和服务或对现有的产品、服务和过程的变更,包括:
工作场所和周边环境;
工作组织
工作条件
设备和劳动力
b)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更
c) 知识和危险源及风险的信息的变更;
d) 知识或技术的发展
公司评审非预期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减轻不利影响。
一.目的
根据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的要求,为检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涉及的各部门所开展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确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有效运行,并为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二.审核范围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所涉及的各部门、人员。
三,审核依据
1. ISO14001:2015、ISO45001:2018标准
2.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作业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
3. 顾客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