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樱桃红价格
行 业: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
发布时间:2021-09-22
2 各种着色剂的特点
2.1 色粉着色的特点
直接用色粉(颜料或染料)添加适量粉状助剂对塑料粒子进行着色的方法,又称干法着色。
其优点是分散性好、成本低,可小批量操作。由于它省却了其它着色剂,如色母、色浆等加工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因而成本低,买卖双方不受量的限制。制造色母不可能做1~2kg,但色粉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质量,配制十分方便。使用色粉着色,与其它造粒着色相比,加工的树脂少经历一次降解过程,有利于减少塑料制品的老化,增加其使用寿命。
但大缺点是颜料在运输、仓储、称量、混和过程中会飞扬,产生污染,严重影响工作环境。随着环保、企业ISO9000指标等要求,色粉着色越来越受到局限,但对于效果的着色,采用色粉直接混合着色具有一些色母着色达不到的效果。举例来说:一些耐热性差、怕剪切的颜料粉制成色母,由于其承受高温的时间长,而在色母加工设备中受剪切作用的时间长,着色效果会明显减弱,如珠光色粉、荧光粉、夜光粉。用珠光色粉制成色母再着色塑料,比直接用珠光粉混入塑料着色,其珠光效果要减弱10%左右,且注塑产品还容易产生流线状和接缝。在制造这类色母时,均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地减少色母在加工过程中受热的温度、时间及受剪切的程度(不用双螺杆造粒机,而用单螺杆造粒机等)。
干法着色另一个令用户头疼的问题是挤出机的料斗不易清洗。用以着色的色粉在白油等湿润剂的作用下,沾附上料筒内壁(乃至螺杆上)。当需要换料时,清洗料筒便成了现场操作工的难题,费时费料,事倍功半,而使用色母着色就没有这个问题。
另外,使用色粉着色,由于颜料粉均匀分布在需着色的树脂中,所以其分散性较好,这个结论只能针对注塑产品,特别是厚壁产品而言,对于吹膜、纺丝类产品则另当别论。因为色粉一般都没进行过预处理,当其混于树脂后,仅靠从挤出机进料口、螺杆、至出料口这么一段距离以及这么短的塑化混合时间,要使颜料粉的分子与被着色的颜料分子很好地携起手来--充分结合,是完全不能保证的,会有“夹生”现象产生。但这种“夹生”现象在厚壁产品中会被掩盖掉,在吹膜、纺丝产品中就显而易见。所以后者的着色方法仍以色母为主。
除此以外,色粉因生产厂商的生产日期、批号的不同,同一牌号的色粉也存在着一定的色差,即使用户坚持用同一配方,但在加工过程中很难做到批与批之间的注塑产品的颜色一致性,而色母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中途取样、检验、调节来弥补每批色粉的色差,相对来说,色母对颜色的重复性明显优于色粉。
正因为色粉用于塑料制品的着色有种种局限,受到了其它着色剂的挑战,但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定色、配色不受量的限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私人企业来说,要想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用色粉有其一定的经济性,特别是一些色样单一、产量大、对着色要求不高的产品,如PVC门窗、EVA鞋底等,还是青睐于它,因而色粉着色剂无法完全退出舞台。
2 耐热稳定性
2.1 耐热稳定性对塑料着色的重要性
对于各种不同类型塑料树脂,根据其设备,工艺条件,产品要求,其加工温度在120℃至350℃/5分钟不等,如软硬质聚氯一般在170℃~200℃,低密度和高密度聚,聚在200℃~280℃,而聚,聚烯胺,ABS,聚碳酸酯则在250℃~330℃。
颜料的耐热稳定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时间内,颜料不发生明显的色光,着色力和性能的变化。颜料在塑料中受热变化是由下列因素构成:(1)颜料因受热化学结构分解,例如偶氮颜料因受热偶氮基断裂而变色;(2)颜料和塑料树脂中添加剂间互相化学作用;(3)颜料受热溶解在树脂中;(4)颜料受热后其粒径大小发生变化而变化。
颜料耐热稳定性优良品种,可防止颜料在受热下因分解或晶形变化而导至变色,耐热稳定性是颜料用于塑料着色一个重要应用性能指标。
2.2 塑料用颜料耐热稳定性测试方法
2.2.1 测试设备 单螺杆挤出机:L/D=24;注塑机。
2.2.2 测试原料 颜料 塑料解质(HDPE,PP,PS,等)。 测试浓度:颜料浓度分别为0.1%,0.05%,0.025%,0.005%;对应钛白粉均为1%。
2.2.3 测试方法 可将定量颜料混合物按(2)浓度在单螺杆挤出机多次挤出成均匀粒子。 在注塑机中按一定恒定时间,以200℃,220℃,240℃,260℃,280℃,300℃间隔温度,逐步制造样板并进行测试, 评定:按待色板冷却16小时后,对色板进行测试,色差E=3为该浓度耐热稳定性。
2.3 塑料着色如何正确应用颜料耐热稳定性指标
(1)颜料在塑料加工中耐热稳定性指标与使用浓度有关
有些颜料在不同浓度下,其耐热稳定性能相差很大,如C.I.颜料紫23用于HDPE着色,浓度低于0.025%耐热性只有200℃,大于0.1%,才有260℃。(2)颜料在塑料加工中耐热稳定性指标与应用需料解质有关 颜料在某一应用解质和某一浓度下耐热稳定性指标,并不等于其在其它解质下的指标相提并论,例如C.I.颜料紫23在涤纶原液着色时能耐260℃/4小时。因此,颜料在这些使用情况下需慎重试验后才能选用。(4)颜料在塑料加工中耐热性指标与钛白粉的加入浓度有关 一般,加入钛白粉后耐热性指标将会有所下降。(5)着色树脂本身的耐热性指标与钛白粉的加入浓度有关(5) 着色树脂本身的热稳定性的影响 树脂受热时由于热降解作用而发生变色如泛黄等,这也会影响颜料在塑料中应用耐热指标。
着色剂
Coloring agent
定义:任何可以使物质显现设计需要颜色的物质都称为着色剂。它可以是有机或无机的,可以是天然的或合成的。
我国允许使用的化学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 靛蓝、亮蓝,以及为增强上述水溶性酸性色素在油脂中分散性的各种色素。
我国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有:甜菜红、紫胶红、越桔红、辣椒红、红米红等45种。
着色剂主要分颜料和染料两种。颜料按结构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染料是可用于大多数溶剂和被染色塑料的有机化合物、优点为密度小、着色力高、透明度好,但其一般分子结构小,着色时易发生迁移。
按来源来分,可把着色剂分为两大类:一
着色后成品
着色后成品
为天然着色剂二为人工合成着色剂。
天然着色剂是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类胡萝卜素。当前,国际市场中被 广泛接受和使用的天然色素主要有万寿菊花色素物(lutein)和辣椒色素物 (capsanthin)。另外,国内还常使用天然动、植物作着色剂;如把人参茎叶粉、万寿菊粉、紫育精粉、木薯叶粉、松针叶粉、橘皮粉、银合欢叶粉、胡萝卜、虾蟹壳粉、海藻等, 作为畜、禽、水产品的着色剂。
合成着色剂主要是类胡萝卜素。如β-阿朴-8-胡萝卜醛(C30H40O)或β-阿-朴-8-类胡萝卜素乙酯(C32H44O)以及柠檬黄素(C33H44O)、素、加利红、加利黄、露康定等。
添加原因
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结果,人们凭感觉接受的外界
着色剂
着色剂
信息中,83%的印象来自视觉。可见, 产品外观的重要性,这其中特别是外观颜色尤为重要。就饲料产品而言,用户用不用某种饲 料产品,饲料的外观颜色起着极重要的决定作用。对畜、禽、水产品而言,特别是禽类产 品,消费者是否乐于购买食用,胴体表皮的颜色、禽蛋的卵黄颜色都是极主要的因素。畜、禽、水产品的外观颜色取决于所采食的饲料的色素含量和累积。传统的粗养方式,由于饲养 期较长,动物机体内累积的色素、味素较多,终产品的外观色泽非常宜人,消费者乐于接 受,产品的价格也高;相反,由于现代育种及饲养技术的迅速发展,畜、禽。鱼虾等的生长 速度很快,产品的饲养期很短,因而从天然饲料中获得的色素累积很少,产品显得苍白,失去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价格亦低。要解决这一问题,显然一般需求助于着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