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原料,缓冲溶液的试剂和配方
1)生物原料, 作为CT线的生物原料使用情况各异,所以这里只做略述。
首先,单克隆抗体与膜的结合优于多克隆抗体,主要时由于多克隆抗体有很多不同的表面位点,而各位点与膜的佳结合条件都有细微的差别,毫无疑问就增加了优化难度。其次,分子量越大,蛋白越难结合到固相材料上。
2)缓冲液
大家关心的可能就是希望获得一个性能优良的配方,包括缓冲液,封闭液等等处理溶液配方。
其实我也无法提供给你一个万用配方清单。因为不同的反应体系需要不同的配方来支持, 而不同机构的反应体系又有差异。想获”鱼”先学”渔”.。为了不误导大家,我在下面涉及到配方的问题上,仅提供思路,具体配方请自己摸索。
缓冲液的构成一般是:PBS(或其他缓冲体系)+作用物质(针对某一特定问题)+PH调整. 我在参考过以前的各种资料后,个人意见为配方原则为宜简不宜繁,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作用物质,原来的很多需要添加的作用物质,由于膜制造技术的改进已经不再需要。
推荐的缓冲体系为0.01M PBS PH7-7.2, 该缓冲体系对多种抗原抗体都有良好的适应性。
作用物质的情况大致罗列如下:
少量NACL,减少信号强度,消假阳。
有机醇(甲醇,异丙醇等),润湿膜,减少膜带有的静电,利于结合包被。个人不推荐,因制膜工艺改进。
表面活性剂(TW20,TX100),增加亲水力,可避免线条中空现象,也可增色。
糖,保护剂,减缓老化速度,也可以增加亲水力同上。
调PH到某个位置,可以消假阳。
成型
当匀浆内的成型剂开始挥发,膜逐步干燥成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温度比较高,有些厂家在这个过程采取了在密闭腔体内成型,同时补充配方溶液的形式,来避免一些有效成分的蒸发。
切割
通过以上步骤生产出来的膜是呈一个宽度极大的产品,宽度的大小直接和滚筒的大小相关,滚筒越大生产越方便,但设备的成本也越高.宽膜要经过切割才能成为我们购买到的25mm或18mm(或20mm)宽的膜,而长度上,成品卷膜和宽膜的长度是相同的.理论上可以让厂家切成你需要的任意宽度,但这样会造成原料的浪费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后来厂商在和试纸生产厂家的协调过程中,综合用料成本和生产便利性基本确定了上面说的宽度,以此为标准。
从生产过程,我们可以得知,NC膜本身已经添加了表面活性剂来改善亲水能力,而且已经存在有一定的缓冲系统(虽然对纸条测试影响不会很大)。
膜的宽度与点样位置
膜的宽度一般有18mm(or 20mm)和25mm两种, 分别使用在做测试条和做测试板上。然而,不同的T线点样位置将带来不同的灵敏度。点样位置上移,金标复合物通过T线位置时速度变慢,反应时间增加,灵敏度升高。反之灵敏度降低。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改变灵敏度和消除假阳性。
硝酸纤维素膜(nitrocellulose filter membrane,简称NC膜),在胶体金试纸中用做C/T线的承载体,同时也是免疫反应的发生处。NC膜是生物学试验中重要的耗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