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企业老板经营管理
价格:0.10起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企业老板经营管理,天津砖瓦
行 业:教育 职业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
发布时间:2021-08-30
企业怎么做,抓住这10点
1.正确、恰当地激励员工
任正非早年就表示:每一位管理者都希望下属的投入工作,率地完成工作;但同时管理者们应该明白,员工的工作成效与你使用什么样的激励手段有直接的关系;以高压、逼迫式的管理取胜的时代早已过去了,采取恰当的激励手段,是现代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的技巧之一。
2、建立规范
在规范上,任正非特别强调:对各个岗位做详细的岗位描述,使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向谁汇报,有什么,承担什么责任。当然这种限制不应过于严格,但一定要有。建立合理的规范,员工就会在其规定的范围内行事。当超越规定范围时,应要求员工在继续进行之前得到管理层的许可。华为在这方面做得可以说相当出色了。
3、多与员工交流企业发展的看法
在华为公司里,员工之间、员工和之间经常交流的,征询员工对公司发展的意见,倾听员工提出的疑问,并针对这些意见和疑问谈出自己的看法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能接受的?为什么?如果企业有困难,应该公开这些困难,同时告诉员工企业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
4、重在观念
任正非说,以前的那种把管理职务当官来看,将员工当作工具,封建家长式的作风应当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理解员工具体需求,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机制,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合理地设计和实行新的员工管理体制。将人看成企业重要资本,是竞争优势的根本,并将这种观念落实在企业的制度、方式、员工的报酬等具体的管理工作中。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
做好员工的日常管理
企业家甚至阿里所有的员工都不认为他们是一家科技型公司,他们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服务型的公司。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阿里的实时成交屏幕上,的电商生态系统一目了然,在所有交易中,阿里还搭建了电商交易重要的前端和后端,就是支付环节和物流系统。
然后基于这三个平台所产生的行为轨迹,又能出国民甚至世界的阿里大数据应用。在30,000人之众的绩效考核上,阿里所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做好日常管理就行了。
总结:阿里如此轻松的、而且精准的就能做出几万人的绩效考核,这与阿里初创时就做好每个人的日常管理是分不开的。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
华为之父任正非:企业怎么做,抓住这10点
5、给员工设立高目标
华为对的人才可谓花了很大精力去挖掘和留住。但留住人才的关键是什么呢:不断提高要求,为他们提供新的成功机会。任正非说,作为一个管理者,你要认识到在员工成长时,他们需要更多的运用自己的头脑来帮助企业并被认可的机会。所以你必须创造并设计一些挑战机会以员工去追求更高的业绩。只有当员工感到自己在工作中能够得到不断的支持,能够不断地学到新的东西,他们才会留下来并对企业更加忠诚。
6、允许失败
不要因为员工失败就处罚他们,失败的员工已经感受到非常难过了,我们应该更多的强调积极的方面,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帮助他们学会在失败中进行学习,和他们一起寻找失败的原因,探讨解决的办法。批评或惩罚有益的尝试,便是扼杀创新。
7、员工发展个人事业
任正非曾说:我们华为会为每一位员工制定一个适合于个人的发展计划。在日常谈话中,在评估员工业绩时应经常询问员工,他心中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并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方法以支持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然后尽力培养、扶植他们。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
把经营放在前头
两件不一样的事情,做起来要有先有后。经营、管理,孰先孰后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一句话回答:
先有经营,后有管理,经营结构决定管理结构,管理是在特定经营结构下发挥作用的。企业正常的状态应该是:经营走在前头,管理跟在后头,而不是相反。
曾经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培训,现场效果往往很好,但培训结束,员工往往依然故我,工作方式并没有多大变化。有的咨询方案也是这样,形式上很,逻辑上也无懈可击,但推行起来要打很多折扣,效果并不理想。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经营与环境的关系上,环境是自变量,经营是因变量。在管理与经营的关系上,经营是自变量,管理是因变量。
经营是一个大系统,管理是一个小系统,个人和部门只是一个节点和要素。在大系统不改变的情况下,只改变节点和要素,事情的结果不会有根本的改观。单点的努力,怎么可能取得系统的改观呢?!尽管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做这种尝试和努力。
反之,经营结构改变,管理结构会随之改变,部门和个体行为也会随之而变。正如同一张网,它每一个节点都要受到其它节点的制约。
当然,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其实,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经营与管理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在创业期,生存高于一切,经营要高于管理。在发展期,管理高于经营,企业发展才可持续。在成熟期,经营高于管理,企业效益才会明显。衰落期也是收割期,经营高于管理,专注当期利益,往往是自然之选。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