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实验服务 小型纳滤膜分离设备技术参数
价格:38000.00起
纳滤膜简述及工作原理:
纳滤是在压差推动力作用下,盐及小分子物质透过纳滤膜,而截留大分子物质的一种液液分离方法,又称选择性反渗透。纳滤膜比较小截留分子量为150-1000MWCO,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可应用于溶液中大分子物质的浓缩和纯化。
纳滤膜过滤多采用错流的过滤方式。错流方式避免了在死端过滤过程中产生的堵塞现象:料液流经膜的表面,在压力的作用下液体及小分子物质透过滤膜,而胶体和大分子物质等则被截留;料液具有足够的流速可将被膜截留的物质从膜表面剥离,连续不断的剥离降低了膜的污染,因而可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较高的膜渗透通量。错流过滤业已是比较有效、比较可靠、比较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的膜分离手段。
温度对纳滤膜系统的影响:
系统的操作温度主要由纳滤膜的工作温度来决定,而温度对膜的通量影响相对较大。当温度升高时,膜的通量会上升,但若温度过高,会对膜的性能产生破坏的作用,因而,一定要注意温度的适度调整。具体可以根据产水标准来决定膜的通量,从而来对温度进行操控,在保证产水水质达标的情况下,让膜的通量提升到较大,从而让系统处于较高的运行效率。纳滤膜技术是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围内,孔径为几纳米,因此称纳滤。
实验室的小型膜过滤装置泛应用于:
溶液或气体物质分离、浓缩和提纯(高分子、细胞、微生物、病毒、水中胶体、杂质、铁锈、、藻类等的分离技术)。它利用具有选择透过能力的薄膜做分离介质,膜壁密布微孔。原液在一定压力下通过膜的一侧、溶剂及小分子溶质透过夞壁为滤出液,而较大分子溶质被膜截留,从而达到物质分离及浓缩的目的。膜分离过程为动态过滤过程,大分子溶质被膜壁阻隔,随浓缩液流出膜组件,膜不易被堵塞,可连续长期使用。过滤过程可在常温、低压下运行,无相态变化、节能。
纳滤可以脱除各种有机物和有害化学物质,同时保留人体所必须的无机离子,因此其在饮用水处理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纳滤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膜分离技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时,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以达到分离、提纯。
影响因素
1.进水压力对纳滤膜的影响
进水压力本身并不会影响盐透过量,但是进水压力升高使得驱动纳滤的净压力升高,使得产水量加大,同时盐透过量几乎不变,增加的产水量稀释了透过膜的盐分,降低了透盐率,提高脱盐率。当进水压力超过一定值时,由于过高的回收率,加大了浓差极化,又会导致盐透过量增加,抵消了增加的产水量,使得脱盐率不再增加。
2.进水温度对纳滤膜的影响
纳滤膜的物料(水电导)透过率对进水水温的变化,随着水温的增加水对通量也线性的增加,进水水温每升高1℃,产水量就2.5%-3.0%;(以25℃为标准)。
3.进水PH值对纳滤膜的影响
进水PH值对产水量几乎没有影响,面对脱盐率有较大影响。PH值在7.5-8.5之间,脱盐率。
4.进水盐浓度对纳滤膜的影响
渗透压是水中所含盐分或有机物浓度的函数,进水含盐量越高,浓度差也越大,透盐率上升,从而导致脱盐率下降。
本产品页面的价格及参数等相关内容,可能会因市场变动而小幅调整,欢迎您通过电话和在线客服等方式联系我们,以获取准确、实时的产品价格及相关服务内容,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