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惠州ISO认证机构
行 业: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发布时间:2021-05-30
Q:企业是否有明确可能所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为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1、公司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是否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
2、公司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是否有理解相关方需求?
E: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是否考虑到4.1和4.2中所提及的问题?有无指出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是否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有无相应的需要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文件化信息?
Q:1.公司是否有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是产品及服务的检查、监视和测量、校准、产品及过程设计、纠正措施、规定方法和工作书、培训及使用有能力人员等方面。 2.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是否得到实施和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E/S:有哪些环境因素及重要环境因素?如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因素信息是否及时更新?
E/S:是否存在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确定过程如何控制?
阶段审核:关注主管部门,查相关记录,验证辨识与评价过程是否符合程序?抽一部分危险源,评定其辨识的合理性、科学性;现场巡视各处,简单验证危险源是否有遗漏,风险评价是否合理?
第二阶段审核:风险评价方法是否及时主动?现场核实针对识别出的不允许、重大、中度风险制定目标,管理方案及采取控制措施是否落实?风险评价是否与运行经验和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为确定提供资源,保证风险运行控制提供了信息吗?提供必要的检测活动是否已落实?重点查看企业各过程需要争取控制措施的风险是否有遗漏?评价是否合理?是否批准、传达?
E/S: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合规义务有哪些?有无形成文件的信息?其他要求的适用性如何?
版本是否及时更新?判断是否准确?现场验证其适用性。第二阶段关注法规的落实,员工和其他相关方是否及时获取了法规及其他相关方的信息?
E:策划的措施是否与业务活动过程相融合?
如何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4.2.1.3 政策法规、标准类的资料信息由工程部/技术部/等各相关部门负责收集、更新、整理、保存,详见《合规义务管理制度》及《成文信息管理制度》;
4.2.1.4 外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参观、访问由相应部门、项目部负责接待安排,并将结果报主管部门;
4.1.2.5 战略发展中心、行政人事部、工程部、物资采购部、各项目部及相关部门分别负责与顾客、工程合同方、物料供应商、废物收购方、顾客等相关方进行信息沟通,对其环境施加影响,详见《相关方管理规定》;
4.1.2.6 当相关方提出的有关意见或申诉时,由接待单位将原因填写在《信息联络处理单》,传递与相关部门,由责任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报主管批准后实施,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相关方。当对方有要求时,应在一周内给予解决或答复;当涉及多个部门时,可由对应部门以《信息联络处理单》的形式传递给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组织处理。
4.2.2 内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4.2.2.1 正常信息的处理:各部门依据相关文件的规定直接收集并传递日常正常信息;工程 部按照相应程序文件的规定传递方针、目标和指标、管理方案、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结果、更新的法律法规等信息;
4.2.2.2 管理者代表通过各种会议或采用公司文件、刊物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宣传解释公司的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4.2.2.3 行政人事部通过板报、小册子、内部刊物、会议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宣传质量意识、环保意识、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包括管理者代表的任免、员工代表工会的作用等;
4.2.2.4 公司建立员工代表机制,员工有监督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状况,公司如有计划直接或间接改变施工作业场所安全卫生情况时,要事先与员工进行商讨。员工代表作为员工的代表参与有关职业健康安全事务决策的协商工作,并将有关决议通过有关文件向员工进行通报;
1 目的
为避免和降低因人力资源的安全给公司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在涉及公司重要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岗位任用上提出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涉及重要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岗位任用前、任用中和任用后的所有活动和过程。
3 术语和定义
4 职责和权限
人力产资源部负责员工的招聘、调配和管理;并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执行,对人力资源安全事项进行监督检查。
各部门对员工在信息安全方面提出需求
1 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信息的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及反馈,作好信息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信息的传递与处理,以及与外部各方的信息交流。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
3.2 行政人事部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对外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
3.3 行政人事部负责与其上级主管部门的信息交流及内部员工反映问题的反馈工作。
3.4 战略发展部负责与合同相关方(顾客)的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
3.5 各部门负责工作范围内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以及对相关方信息的收集。
4 工作程序
4.1 信息的分类
4.1.1 外部信息
4.1.1.1 安全生产监督局、地方监测站、环保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地方劳动部门、总工会、消防局、当地、认证机构网上、电力局等部门或检查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4.1.1.2 政策法规标准类信息,如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法律法规、条例、产品标准等;
4.1.1.3 相关方反馈的信息及其投诉等,相关方指顾客、工程合同方、供应商、废物收购方、社区居民、员工家属等;
4.1.1.4 其他外部信息,如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卫生、质量技术等管理方面的信息。
4.1.2 内部信息
4.1.2.1 正常信息,如方针目标、绩效测量和监视记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以及体系正常运行时的其他记录等;
4.1.2.2 (潜在)不符合信息,如体系内部审核的不合格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等;
4.1.2.3 紧急信息,如出现火灾、疾病的传播、洪涝灾害、台风、事故、事件等情况下的信息与记录;
4.1.2.4 其他内部信息(如员工的建议等)。
4.2 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信息可采用书面资料、记录、讨论交流、电子媒体、声像设备、通讯等方式予以传递。
4.2.1 外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4.2.1.1 工程部、行政人事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局、地方监测站、环保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地方劳动部门、总工会、消防局、当地、认证机构等监测、检查结果及反馈信息的收集,由工程部、行政人事部传递到公司相关部门及项目部,当监测或检查结果出现不符合情况时,按照相关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处理;
4.2.1.2 各相关部门、项目部按其业务范围将收到的上级主管部门文件呈报部门主管后做出相应的处理,若直接从外部获取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管理信息时,应在一周内以《信息联络处理单》反馈到工程部,由其负责分类、整理,根据需要传递到相关部门;
风险和机遇评价管理制度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
合规义务管理制度
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信息交流管理制度
成文信息管理制度
与顾客有关过程管理制度
检修安装试验过程管理制度
顾客及外部供方财产管理制度
检验与试验管理制度
不合格输出管理制度
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制度
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制度
顾客满意度管理制度
合规性评价制度
内部审核管理制度
管理评审制度
纠正措施管理制度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制度
环境、安全不符合管理制度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评价
(1) 本企业针对本公司产品建立的文件化环境体系是符合
ISO14001:2015环境、GB/T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2) 本企业环境、安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人员培训、污
染预防、危险源辨识和控制、生产工艺、设备等资源是适宜的,能满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和产品环境、安全的要求。
(3)本企业环境、安全方针目标通过贯彻实施评审,基本实现。顾客满意得到增强,赢得了市场的认可,环境保护得到有效控制,职业健康安全符合标准要求。
(4)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中和内部质量审核中出现的
环境、安全体系不合格项和产品环境、安全不合格,均由各责任部门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纠正措施进行纠正,实施和执行均保持有效性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环境保护得到有效实施,达到了职业健康和安全的要求。
(5)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以来,产品受到顾客的普遍欢
迎,生产过程中无产品质量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通过征询顾客意见,顾客对企业产品环境、安全和服务感到满意,运行说明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适应内外环境,能够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废水、噪声、资源能源、固体排放物均达标排放控制。
(6)本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以来,为顾客提供的产品,
能满足顾客要求,按质按期交货,受到顾客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