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珠海ISO认证
行 业: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发布时间:2021-05-30
1、公司是否提供适当的工作环境?
2、公司是否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
3、公司是否合理安排工作,预防人员筋疲力尽?
1、公司是否具备测量设备?测量设备是否经检定或校准?
2、监视和测量是否有计划?记录是否保存?
E/S:如何监视和测量资源?
2程序文件和三层文件在行政部组织下由主管该程序的或相关责任人代表本部门编写,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
3信息安全计划和施工技术性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按照公司按照国家颁布的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编写。
4 其他管理文件由编写该文件的部门负责人审核,公司主管批准。
5《信息安全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都应标识清楚文件的名称、编号、版本、制文时间、发布部门和日期等。
6公司内行政文件的发文程序。文件编写部门在文件定稿以后,填写《文件审批接收单》,标明文件名称、编号、份数、说明、主办单位、接受部门,经部门审核签字后交行政部,行政部根据文件内容送有关签发,填写发文编号打印后,加盖发出。
7外来文件的管理程序。凡发到公司的与信息安全和有关的外来文件均由行政部负责签收、登记、分类,由行政部先送公司有关阅批,再根据批示的内容,送有关部门阅办或转发基层单位,有关部门阅办或转发以后,其文件原件一律由公司行政部收回并存档案室。各部门收到的外来文件,应交行政部处理;凡地方有关部门或顾客直接发到各与信息安全和有关的文件资料,各对照公司文件控制管理工作程序进行文书处理。
总则
公司应确定和选择改进机会,采取必要措施,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这些应包括:
a) 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并关注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b) 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
c) 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
改进的示例可以包括纠正、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突变、创新或重组。
10.2、不符合、事件和纠正措施
10.2.1当出现不合格,包括投诉的不合格,公司应:
a) 对不合格、事件做出应对,适用时:
1) 采取措施以控制和纠正不符合;
2) 处置后果,包括减轻不利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
b) 在员工参与和其它利益相关方介入下评估是否需要纠正措施来消除事件或不符合原因,以便不再发生或在其它地方发生。
c) 评价是否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者在其他场合发生。应通过下列活动,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措施:
1) 评审分析不合格和不符合;
2) 确定不合格、不符合的原因;
3) 确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发生类似的不合格、不符合。
d) 实施所需的措施,职业健康安全体系需按照8.1.2的等级顺序,实施必要的措施包括纠正措施
e)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f) 需要时,更新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g) 需要时,变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公司应向有关的员工,适当时员工代表及其它有关利益相关方沟通这些文件化信息。
纠正措施应与所产生的不合格的影响相适应。
10.2.2 公司应保留成文的信息,作为以下列事项的证据:
a) 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措施;
b) 纠正措施的结果。
10.3持续改进
公司应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通过:
a) 增强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b) 促进支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企业文化;
c) 在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措施时促进员工参与;
d) 向员工、适用时向员工代表沟通相关持续改进的结果;
e) 保持和保留持续改进的文件化信息作为持续改进的证据。
作用和承诺
管理者应证实其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承诺,通过:
a) 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b) 对保护员工的与工作相关的健康和安全承担全部职责和责任;
c) 确保制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并与公司环境和战略方向一致;
d) 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与公司的业务过程;
e) 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f) 确保获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g) 沟通有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h) 确保组织建立和实施工作人员协商和参与的过程;
i) 确保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j) 促使、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k) 通过系统地识别和采取措施以应对不符合、机遇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危险源和风险, 包括体系缺陷,确保及促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以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l) 支持其他管理者履行其相关领域的职责;
m) 在组织内培养、引导和宣传支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化。
n) 推动改进。
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管理者应证实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作用和承诺,通过:
a) 确定、理解并持续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b) 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服务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的风险和机遇;
c) 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
1 目的
通过识别、获取、更新和传递适用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相关的国家的、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控制。
3 职责
3.1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识别与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适用性。
3.2行政人事部及相关部门负责获取与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负责追踪新的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3.3 各负责与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接收和保管
4 工作程序
4.1 与公司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
4.1.1 国际公约;
4.1.2 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部委规章;
4.1.3 福建省及地方性的法规、规章、标准;
4.1.4 执法(相关)部门的通知、公报等其他要求。
4.2 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
4.2.1 根据本公司的行业特点,由行政人事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与公司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适用性进行识别。
4.2.2 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确定本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的适用性。
一、 评审目的:
检查、了解本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满足顾客要求及污染预防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
二、 评审内容:
1、之前管理评审的输出验证结果及应对措施执行情况;
2. 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3. 环境和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以及运行效果情况。
4、内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5、顾客反馈信息的处理与跟踪验证。
6、预防和纠正措施改进的状况。
7、过程的业绩和产品质量的符合性。
8、环境表现及改进的机会和建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评价。
三、 参加对象:
董事长、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相关单位负责人。
四、评审时间:
五、准备资料:
1、 内审相关资料,总经办负责。
2、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汇报,管理者代表负责。
3、 各体系运行情况,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