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ISO9001认证流程
价格:26800.00起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郑州ISO9001认证流程
行 业: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发布时间:2021-05-29
企业依据ISO9001:2015标准要求建立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运用过程方法及各过程的输入、输出、管理职责、工作要求、绩效考核,并使其文件化。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的管理,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以证实本公司具有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及产品质量水平的能力。
4.3.3 设备操作工按照要求,每天开工时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试运转检查,填写《设备点检记录》一旦发现隐患,及时通知生产部维修工,维修工检修后填写《设备维修记录》。
4.3.3操作者按照《设备保养计划》的要求进行保养并在工作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扫、润滑、擦拭,生产部不定期对设备保养情况和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填写《设备维修保养检查记录》,以此作为评价设备完好率的依据。生产部每季度计算设备完好率,编制《设备完好率统计表》。
4.3.4 关键设备实行双重保养制,即日常维护保养和设备定期保养。除保养由操作者按《设备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保养外,维修工每月进行一次检修,并填写,《设备保养记录》 。
4.3.5设备、模具、工装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由生产部组织修理。生产部定期检查设备、模具、工装的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装状态良好。
4.4 设备、工装的报废
4.4.1 设备、工装报废的条件
(1)经过预测,大修理后技术性能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产品质量的设备;
(2)设备、工装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
(3)无修理价值的设备、工装;
(4)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安全和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设备、工装。
4.4.2 设备、工装报废的程序
由生产部提出并填写《设备封存(报废)申请表》,总经理批准即可报废。由生产部和采购部报废手续。
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管理
4.2.1 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与评估:
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顾客、所有者、组织中的成员、供应商、银行、工会、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 管理者代表:所有者、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b) 采购部:外包加工方、供应商、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c) 业务部:顾客、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d) 管理部:员工代表、附近企业及居民、银行、工会、社会团体。
4.2.2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4.2.3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审。
4.2.4各部门在获得内外部环境要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表》进行修订。
4.3 每次管理评审前,管理者代表汇总企业内外部环境要素情况及相关方的期望与要求的相关资料,并提交管理评审。
制定质量方针
本公司总经理负责制定、实施和保持质量方针,方针应满足以下要求:
a.与本公司的宗旨相适应;
b.考虑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特点;
c.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d.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e.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f.相关方的要求与期望;
5.2.2 沟通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应:
a.管理层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将质量方针宣传到本公司各层次,确保质量方针得到正确的理解和实施。
b.在每次管理评审会议上,管理者须组织对质量方针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对其做出必要的调整。
c.当有相关方(公司内部员工、客户、认证机构或其他单位)需要公司提供质量方针时,文控或管理者代表及时提供,必要时做好发放记录。
1 目的
对产品实现的必须的过程进行测量和,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和,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对产品和服务过程、顾客满意进行测量和;对测量和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的控制。
3 职责
3.1 业务部负责顾客满意信息进行获取、监视和评审;
3.2 品管部
a) 负责对产品和服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对测量和的结果进行评审和放行;
b) 负责收集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并传递与分析、处理;
c) 负责统筹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自检。
3.3 各部门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选用。
1、公司考虑到影响公司目标和方向和管理体系绩效的内外因素和公司相关方的要求,在需应对的风险与机遇一览表,识别了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2、公司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策划了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包括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明智决策延缓风险。实施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机会。明确了如何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与其对于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