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方案一:
外防外贴法施工
外防外贴防水法,即在底板垫层上铺设卷材防水层,并在围护结构墙体施工完成后,再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贴在围护结构的外墙面,然后采取保护措施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这款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其优点是随时间的推移,围护结构墙体的混凝土将会逐渐干燥,能有效防止室内潮湿,但当基坑采取大开挖和板桩支护时,则需采取措施,以解决水平支撑部位影响地下室堵漏的问题。
防水方案二:
外防内贴法施工
外防内贴法是在底板垫层上先将保护墙全部砌完,再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保护墙和底板垫层上,待地下室防水层全部做完,随后浇筑围护结构混凝土。这款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是在施工环境条件受到限制,难以实施外防外贴法而不得不采用的一种地下室堵漏施工方法。
防水方案三:
离壁式衬砌防水施工
该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除在围护结构的混凝土墙体及其内表面采取防水措施外,为达到地下室堵漏施工要求,再在主墙内侧增设1道离壁式内墙。该地下室防水设计方案虽属多道设防并有利于排水,但存在造价高,围护结构墙体不易得到充分干燥,以及较难确保柱、墙混凝土接缝部位的水密性等问题。
维修
人员勘查漏水原因,制定方案并施工
渗漏维修的人员经现场勘查,发现地下室漏水严重,其顶板、底板、后浇带、侧墙等都有明显渗漏的痕迹。
图1为地下室侧墙面渗漏,图2、图3为地下室顶板渗漏,图4为地下室穿墙管道口处渗漏。
图1 地下室侧墙渗漏
图2 地下室顶板与立柱交接部位渗漏
图3 地下室顶板渗漏
图4 地下室穿墙管道口处渗漏
维修人员告诉物业,像这样的渗漏情况,在表面进行防水堵漏施工是很难彻底渗漏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地下室进行整体改造作业。
几位维修人员讨论后介绍说:维修方案总体来说是对钢筋混凝土裂缝、后浇带、施工缝及渗漏点要进行专项防水堵漏处理,达到止水效果;对渗水严重的底板,需要采用排水法;地下室侧墙及顶板采用抗渗封堵喷涂法进行修复。
在征得物业许可并签订合同后,维修人员开始了维修施工作业,维修主要部位包括底板地面排水工程、车库顶板渗漏水治理、侧墙面的渗漏水治理以及对漏水穿墙管道口治理,具体如下。
1、底板地面排水工程
经现场勘查,现有地面为60mm细石钢筋混凝土并铺设钢筋网片,表面为砂浆地坪漆。渗漏维修人士用混凝土切割机沿漏水点规则间距切割排水缝,缝宽为2.5 cm,切割深度到达底板基层,排水缝接到了地下室排水沟。缝内嵌填碎石,表面采用了水泥砂浆抹平。
2、车库顶板渗漏水治理
1)施工人员将车库顶板背面的粉刷层和装修层进行了打磨,将其铲掉,直至露出原来坚实的混凝土基层。
2)仔细寻找裂缝,采用针孔法灌注了低黏度无溶剂高强环氧结构树脂浆材。
3)喷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抗渗剂,养护72 h。
4)刮涂腻子粉,涂刷乳胶漆。
3、侧墙面的渗漏水治理
1)打磨、铲掉车库顶板背面的粉刷层和装修层,直至露出原来坚实的混凝土基层。
2)仔细寻找裂缝,采用针孔法灌注了低黏度无溶剂高强环氧浆材。
3)喷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抗渗剂,养护72 h。
4)刷界面剂,底涂液。
5)抹一道2.5 cm丙乳砂浆。
6)刮涂腻子粉,涂刷乳胶漆。
4、对漏水穿墙管道口治理
施工人员采用电动工具将管道口开凿,深度为8 cm,宽度为5 cm,清理干净,然后用缓凝型“水不漏”进行封堵,预埋注浆针头。待“水不漏”达到一定强度后,表面刷涂渗透结晶防水涂料。随后刮涂腻子粉,涂刷乳胶漆。
经过现场勘查、制定方案、维修施工,该小区地下室渗漏水问题得到了完解决。
地下防水中的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一、干裂缝的处理
1 开槽:
把裂缝挖空呈20mm宽,50mm深的"U"型槽。
2 清理与润湿:
除掉松散物质,用水浸渍基面,让水浸透混凝土,然后去掉表面上的明水。
3 刷浆:
按容积把5份的渗透结晶料和2份水调和成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灰浆,在槽内和沿槽口的两面宽250mm处一层灰浆,可以用刷子或用手戴手套涂抹。
4 填缝:
当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灰浆涂层干燥约十分钟,但仍然有粘着性的时候,用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快速堵漏剂和水混合的半干料团填满"U"型槽并与表面平齐(在混合时用镘刀拌合调成半干的泥团,戴手套装填,然后牢牢地压实)。
5 刷浆:
稍微用水洒湿填缝的表面,然后在所修复的区域上再涂一道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灰浆。
6 养护:
在三天内,定期喷水进行养护。
二、混凝土蜂窝状缺陷结构的处理
• 用钢丝刷除掉松散物质,用水浸渍基面。让水浸透混凝土后去掉表面上的明水。
• 在蜂窝缺陷区域上涂一层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灰浆。
• 当灰浆尚有粘性时,用基层处理剂抹平凹穴。
• 刷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灰浆。
• 养护。
地下防水混凝土工程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l、完成钢筋、模板的隐预检的验收工作,并应在预检中对穿墙螺栓、设备管道或套管、施工缝及位于防水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埋件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2、提前制定好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工作。3、配合比经试验确定。 (二)材质要求水泥:宜用不低于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如掺用外加剂亦可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按设计要求选用。水泥应有出厂报告,并复试合格。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石子:宜用卵石,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含泥量不大于l%。掺和料:粉煤灰等,其掺量应由试验确定,并有出厂合格报告,等级符合规范要求。外加剂:应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试验确定,并有合格报告,并复试合格。 (三)工器具:插入式振捣棒、铁锹、溜槽、铝合金刮杠、木抹子、小线等。 二、质量要求 (一)主控项目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二)一般项目1)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正确。2)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3)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为 15mm、~10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lOmm. 三、工艺流程:配料、拌合 砼运输 砼浇筑 养护 四、操作工艺 (一)混凝土搅拌时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室配合比通知单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袋水泥、砂、石,务必每车过磅。雨季施工注意每天测定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下料顺序:石子水泥砂,顺序倒人料斗内,先干拌0.5~1min再加水。加水后搅拌不少于90s,坍落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二)棍凝土运输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及时运送到浇灌地点。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周转环节,以防止砼产生离析,水泥浆流失。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人工二次次拌合。 (三)砼浇灌底板应连续浇灌,不得留施工缝。在墙体施工缝上浇筑砼前,需将表面清理干净,先铺一层20~25mm厚1:l水泥砂浆。浇砼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灌40~50cm。为保证砼浇灌时不产生离析,砼由高处自由倾落,其落距不应超过2m,超过时应加串桶和溜槽。防水砼要用机械振捣密实,一般采用插人式振捣器,插入要迅速,拔出要缓慢,震动到表面泛浆无气泡为止,插点间距应不大于40cm,严防漏振。 (四)施工缝的位置及接缝形式. 底板防水砼应连续施工,不得留施工缝。墙体一般只许留水平施工缝,其位置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设置,如需留垂直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变形缝处,或与设计协商解决。施工缝可作成企口缝、高低缝、平缝三种形式,墙厚在30cm以上的宜作成企口缝,墙厚小于30cm时应墨用高低缝或止水片。新旧接槎处继续浇灌砼前应将其表面凿毛,清除浮浆,用水清洗后保持湿润,铺一层20~25mm厚的1:1水泥砂浆,再浇灌砼。固定模板用的穿墙螺栓与铅丝尽量不要穿过砼防水结构。若需穿过时,应在穿墙螺栓上加焊止水环,要求止水环必须满焊无遗漏。止水环数量依设计要求。穿墙螺栓在浇注完砼拆模时,将外露螺栓头切掉。 (五)变形缝处可采用埋人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来处理。此时止水带位置应准确,圆环中心应在变形缝中心线上。止水带应固定好,浇砼前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土杂物,以确保与砼结合良好。 (六)养护:常温砼浇灌完24h后必须遮盖浇水养护,养护不少于14天。 (七)应注意问题1、蜂窝、麻面的造成原因是振捣不当,脱模早,模板干燥,模板缝隙偏大跑浆。2、孔洞的造成原因是漏振,在管道密集预埋件和钢筋稠密处浇灌砼困难,应采用细石砼浇灌。3、渗水、漏水是由于施工缝接槎处未处理好或施工中漏振,随意加水,水灰比不准造成,应严格控制计量,认真振捣,认真处理好施工缝。 (八)成品保护l、保护钢筋模板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和模板。2、在拆模和吊运其他构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企口及撞动止水带。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器盒及预埋件的位置,防止振捣时挤扁或预埋件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