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是指带有搅拌装置的间歇式反应器,根据工艺要求的压力不同,可以在敞口、密闭常压、加压或负压等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反应釜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染料、食品及生物化工等企业,属高温高压设备,危险性较大,易发生物料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重点防范各类危险因素,正确使用反应釜并做好维护工作。
原因分析
操作和使用不当、制造和设计缺陷、化学腐蚀等是造成反应釜物料泄漏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常见原因,其中操作和使用不当引发的事故较多。由于反应釜内通常是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因此事故后果较一般爆炸事故更为严重。
◇作业
1.作业人员在未对设备内气体进行置换或置换不彻底的情况下,试车或打开人孔进行焊接检修,空气进入设备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后引发爆炸。
2.用可燃性气体(如合成系统的精炼气、碳化系统的变换气)补压、试压、试漏。
3.未进行动火分析和动火处理(如未加盲板将检修设备与生产系统进行隔离,或盲板质量差,或采用石棉板作盲板),未办理动火证就进行动火作业。
4.带压紧固设备阀门和法兰螺栓。
5.盲目追求产量,设备超压、超负荷运行。
6.擅自放低储槽液位,导致水封起不到作用,或因岗位间配合不够造成压缩机泵抽负,空气进入设备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7.在设备运行中擅自离岗,没有及时发现设备工艺参数变化,导致系统过氧爆炸。
◇操作失误
1.进行设备置换清扫时,置换顺序错误。
2.在操作中错开阀门,或开关阀门不及时顺序错误,致使设备憋压或气体倒流超压,引起物理爆炸。
3.投料过快或加料不均匀,引起温度迅速升高或设备内母液凝固。
4.未及时排放冷凝水或操作不当,使设备操作带水超压。
5.由于操作原因引起的压缩机泵抽负,使空气进入设备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6.过早停泵停水,造成设备局部过热、烧熔、穿孔。
7.投错物料,导致其在回收工序中受热分解爆炸。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随之
反应过程中的压力要求对容器的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
反应釜由釜体、釜盖、夹套、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承等组成。搅拌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任意选配。釜壁外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支承座有支承式或耳式支座等。转速超过160转以上宜使用齿轮减速机.开孔数量、规格或其它要求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作。
1.通常在常压或低压条件下采用填料密封,一般使用压力小于2公斤。
2.在一般中等压力或抽真空情况会采用机械密封,一般压力为负压或4公斤。
3.在高压或介质挥发性高得情况下会采用磁力密封,一般压力超过14公斤以上。除了磁力密封均采用水降温外,其他密封形式在超过120度以上会增加冷却水套。
9、连接好所有导线,包括电源线、控制器与釜间的电炉线、电机线及温度传感器和测速器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