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mlogo.png)
价格:6.80起
0
联系人:
电话:
地址:
蓝莓苗预防措1. 选择合格苗木 从可靠的蓝莓苗种苗繁育单位购买苗木可有效地降低种植风险。选用苗木必须是符合国家苗木质量标准的一级苗木,禁用不合格苗木。要选择3~4年生营养钵苗;要求根系完整、无病虫为害,根系发生褐变或黑色,尤其有异味的不宜选用;地上部枝条生长健壮,分枝较好,不宜选用只有高度、生长细弱的独干苗木;选用大钵苗和适龄苗木进行栽植,不选老化苗及根外扎于钵体外的苗木。2. 对苗木进行消毒处理 起苗前用恶霉灵加甲霜灵灌根防治苗木携带的病菌,做到无病苗出圃。3. 加强调苗防护 蓝莓苗栽植时,好选用当地苗木。如果需从外地调苗,应尽可能减少购苗环节,缩短购苗时间,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苗木的包装管理,防止其风干或者受冻。苗木运达后要在阴凉处放置并及时栽植。4. 改土 栽培蓝莓苗前必须将蓝莓苗根系生长的土层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土壤pH值范围为4.5~5.5,达到质地优良、通气透水、有机质含量较高(>3%)的要求,土壤孔隙度以调整到50%~60%为宜。生产中进行土壤改良采用的材料有锯末、牛粪、草炭、松针、沙粒、稻壳、硫磺、复合肥等。改土时好进行全层改土,将改土材料拌匀后再起垄栽苗。5. 规范栽植技术 蓝莓苗树佳栽植期在3~4月份,其次是10~11月份。栽苗时对苗木进行分级,尽量做到同一地块的苗木整齐度一致。采用高垄栽培,一般要求垄高30厘米、宽100厘米即可。栽植时采用等高线水平栽植,栽植深度以平钵土为宜,防止栽植过深与过浅。栽苗后浇透栽植水。6. 加强栽后管理 栽苗后加强水分管理,要浇水保苗,严防干旱和苗木失水及受涝;进行滴灌浇水,严防大水漫灌;浇灌生根剂;及时查苗补苗;进行地表覆盖和防除杂草;适时施肥和进行病虫害防治。7. 换苗 解决新栽蓝莓苗树生长不良或具有“假活”现象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发生上述现象的苗木及时更换。活性成分是指蓝莓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和起作用的成分。我们都知道蓝莓是对人体有益的,那么具体是哪些成分在起作用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来说道说道。5,南方之星:树形直立,生长势中等,早熟丰产,5月中下旬成熟,株产量3.6——7.2千克。果实大而均匀,蒂痕小,坚实度好,风味佳,品质优良,易繁殖。低温单位400小时。6,海岸:早熟种,需冷量200——300小时。树势中等,直立,结实后开张。果实中到大,果肉硬。甜酸度中等,可溶性固形物13%。有香气,风味好。果蒂痕小而干,丰产性好。几乎每种蔬菜水果中都会含有维生素,蓝莓中也是不例外的。蓝莓中的维生素含量平均在10mg/100g,维生素B5比较稳定,即使加热也是不容易破坏的,并且对于人类糙皮病和犬类黑舌病有一定的效果。定植穴大小规格为0.5~1.0m(长)×0.5~1.0m(宽)×0.5m(深)。种植高丛蓝莓可适当缩小整地规格,对兔眼蓝莓可适当增大整地规格。2,定植密度南方高丛蓝莓株行距以1.0~1.5m×2.0~3.0m为宜;兔眼蓝莓可以选择1.5m~2m×2~3m。粉蓝蓝莓苗花青苷色素是植物有的。蓝莓中含有丰富并且种类繁多的花青苷色素,栽培的蓝莓中的含量为0.07~0.15g/100g,而野生的蓝莓中的含量为0.33~0.38g/100g。因此,在蓝莓的种值园内,至少需配置两个以上品种相互授粉,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授粉树配置比例一般为2~5:1,即主栽品种2~5行,授粉品种1行。规模化生产中,每个地块栽培两个品种即可。2,品种选择根据国内外蓝莓规模化栽培经验和本省品种区试结果,适宜大别山,沿江和江南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蓝莓优良品种主要有:南方高丛蓝莓品种:奥尼尔,夏普蓝,密斯提,佐治亚宝石,南方之星。蓝莓中的铁、钾、锰等微量元素含量很高,蓝莓果汁中的锰含量可达400mg/100g。蓝莓是有一定香气的,香气中的主要成分有沉香木醇、丁香精油、香叶醇以及沉香木醇氧化物。随着蓝莓果实的成熟,香叶醇和沉香木醇的含量增加,其他成分减少。3,夏普蓝:早熟,树势强。土壤适应性强,丰产。果实大,有香味。蒂痕小而湿,低温单位150——300小时。4,密斯提:中熟种。树势强。果粒中——大,果蒂痕小而干。南高蓝莓品种中丰产品种,属暖带常绿品种。低温单位200——300小时蓝莓苗栽植选址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蓝莓苗建址基地自然气候生态条件应具备:阳光充足并能够保障日光照时间在8周-9周时间/年、其日光照12小时左右,少不低于8小时;全年无霜期天气低应在不少于180天以上;冬季冷温能够达到零上7.2℃以下的低温并在450h~850h以上;自然气候属于空气新鲜、湿润、无旱情、降雨量适度并无霜害、冻害的、水系发达的较平坦地域。但应注意选择非四面环山的山谷地带以外,其丘陵坡度不超过10%并有水源充足保障条件的地带。土壤条件应该是土壤疏松、土层深厚、通气性与排水性良好、湿润而不积水、有机质含量在8%-12%之间(不得≥2%)、PH值在4.3~4.8之间(不低于4.0并不高于5.5)、土壤栖留水位在45-60的沙壤土地、或沙土地、草炭土地外,还应考虑到在土壤湿度小而需灌溉时的水源水质,好是能够利用上地表池塘或水库等无污染水源,并应注重其水源水质的PH值符合蓝莓苗生长技术规程标准要求。土壤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是蓝莓栽培成活的重要因素。一般要求有机质含量5%,且pH值4.0~5.5的土壤,反之进行改良。当有机质含量低于5%时,在定植前将河沙或锯末、草炭、烂树皮等掺入土壤中。当土壤pH值(>5.5)或钙含量过高时,需降低pH值。大量研究表明施硫是降低土壤pH值的一个有效措施。国内外多采用硫磺粉调低pH值。具体施硫量应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及pH值大小来确定。土壤pH值过低(<4.0),常用石灰来调高pH值。 [1] 育苗流程1、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培育半高丛蓝莓及矮丛蓝莓苗:基本培养基:WPM+ZT(0.5-1.0mg/L)+IBA0.05 mg/L。启动培养:采用茎尖或茎段,用75%的酒精灭菌30s,再用0.1%的升汞灭菌8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五遍后,接种到培养基中,光照16h,光强度2000~3000勒克斯,温度23℃左右。增殖培养:待种苗长满瓶后,反复转接,直到所需数量。考核:瓶苗长势良好,颜色正常,感染率控制在5%以内,数量适中,为合格。2、移栽:瓶苗炼苗三天后,剪成约3厘米的茎段,用800倍的多菌灵及生根粉浸泡10min后,移栽到灌满水苔的苗盘中,温度控制在15~28℃,湿度70~90%,用遮阳网遮光至茎段生根为止。每隔15天喷一次800倍多菌灵和生根液。生根后移入12×13厘米的营养钵中,育苗土ph值控制在4.5左右,同时掺入1/4左右的锯沫或松针等。管理:每天适度浇水,观察病情与虫情,及时预防。考核:生根率≥70%,生根后成活率≥90%为合格。待根系长满营养钵后可以移入大田。蓝莓清洗干净控干水分,小锅中加入80克白糖;2.将白糖与蓝莓拌匀放一旁静置;3.直到白糖融化蓝莓出现很多汁水;4.小锅放到炉子上大火煮开转小火慢慢熬煮;5.熬煮的中间要不停地搅拌防止糊锅,等汤汁收到浓稠后倒入柠檬汁和麦芽糖,再继续熬煮一会就可以关火了;6.果酱放凉后装入消毒过的玻璃瓶冷藏,尽快食用。 中国蓝莓栽培起步比较晚,主要以北高丛、半高丛、矮丛、以及兔眼蓝莓为主。地域分散,种植面积截止2009年春天大概在20000余亩,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苏等。其中辽宁省产业化种植面积大。苗床整理苗床径宽1.2m左右,过道900px左右,高度为1块砖厚。苗床底部先用五氯硝基苯溶液消毒(3包350g五氯硝基苯消毒320平米)和撒一层薄薄的有机肥料,再铺松针2~75px,中间铺粗苔藓3~100px,上部铺细苔藓2~75px,粗苔藓铺好后用工具轻轻压实,粗苔藓铺好后再铺细苔藓,细苔藓铺好后同样轻轻压实。铺好后总厚度略高于一块砖的厚度。铺好后用薄膜盖住备用。也可全用细苔藓做苗床。插穗选择及处理插穗来源为组培苗和大棚苗,组培苗从根部开始发绿的位置截取,长度在2~75px左右,嫩枝头和叶发黄的枝条舍弃,剪好的插穗放在700倍75%的百菌清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一边剪取一边浸泡。